#王昭君死後,匈奴對她做了什麼?#
王昭君不是第一個去和親的,但卻是最著名的一次和親。
之前的的漢匈和親,多多少少讓漢王朝有一點屈辱,因為都是為了討好匈奴,不得已,嫁過去的是公主一類的人(實際上大部分是宗親或民女代替)。
王昭君這次不一樣,當時的匈奴單於呼韓邪看到漢朝把自己的本族對頭北匈奴滅了,雖然高興,但是他也害怕大漢掉頭來就打自己,所以匈奴主動來求著漢王室要結親,已經不敢再有更大的要求了。於是漢王朝以宮女、待詔掖庭的王嬙(昭君)賜予呼韓邪單於。呼韓邪即以其為「寧胡閏氏」。
王昭君到底叫什麼字什麼,《漢書》和《後漢書》有出入。漢書說是“王薔,字昭君”,後漢書卻寫的是“昭君字嬙”。他本來是個宮女。傳是和親時候,很多宮女都想去,畢竟去了匈奴就是王妃一級的人物了。所以很多人賄賂畫師把自己畫的好一些,結果昭君沒錢去賄賂,結果畫師就把他畫的醜。因為畫的醜,皇帝反而挑中了他去和親。誰知昭君現身一看,皇帝傻眼了,這相貌,送過去有佔虧啊。但那也沒辦法。只能去了。
昭君去草原以後,和呼韓邪單於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師,封為右日逐王。但三年後很不幸的是呼韓邪單於死了。按照匈奴的習俗,那就是老單於死了,他的王妃們,要繼續嫁給新繼任的單於,那怕有輩份的差異。這一點讓王昭君有點受不了。於是她給當時的漢成帝上書,說老單於過世了,我按說已經完成了和親的任務,請求歸漢。但是漢成帝並沒有同意,敕令昭君「從胡俗」。
就這樣,王昭君又和韓邪單於長子即新繼續的複株累單於一起生活,兩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長女名須卜居次,次女名當於居次。
11年後,複株累單又死了,王昭君再一次隨胡俗嫁給搜諧若鞮單於。兩年後(西元前18年左右),王昭君病逝。
王昭君死後,依照匈奴的習慣,就在草原簡葬了。墳在那,並不十分清楚。史書記載昭君葬稱」青塚「。後來,在現在的內蒙古,山西,河南都有傳說中的昭君墓。但均未有明確的考古發掘紀錄。
內蒙的在呼和浩特市南郊,規模最大,還建有昭君博物館,是4A級景區。山西與內蒙交界的朔州也有相傳的「青塚」。估計是衣冠塚。
河南的許昌的昭君墓,則是比較明確的,是為紀念昭君出塞所建造的衣冠塚。
王昭君在草原,生了三個孩子,和呼韓邪單於生的長子伊屠智伢師,封為右日逐王。後來在王莽的新朝時期,匈奴內鬥中被殺。
王昭君長女鬚卜,在西元2年王莽專政時期,為取悅王太后(王政君),厚賞烏珠留若鞮單於,令其送王昭君長女鬚卜居次返回中原,進宮服侍王太后。後來回嫁匈奴。還生過兩個孩子,在新朝時,還在王莽的宮中,後來被攻入長安起義軍的殺死了。
王昭君的次女當於居次,也是嫁給了匈奴王公,有個孩子被封為酰櫝王,王莽新朝時期,還曾受命到長安朝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