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夷長技以製夷是誰提出的(「師夷長技以製夷」-魏源和《海國圖志》)

2024-07-11魏源

魏源魏源在《海國圖志》提出了「師夷長技以製夷」的主張,開啟了解世界、向西方學習的新潮流。

  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湖南邵陽人。近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

  魏源的著述種類很多,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海國圖志》,這是一部介紹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和世界地理歷史知識的綜合性圖書。全書詳細敘述了世界各地和各國歷史政治、風土人情,主張學習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提出「師夷長技以製夷」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著。該書最早衝破了清朝「閉關鎖國」的思想禁錮,提出了晚清軍事改革的早期目標,對洋務運動的出現、晚清軍事近代化以及日本明治維新運動的興起都有積極的影響。

魏源「師夷長技以製夷」是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來的,透過學習西方的先進軍事技術尋求禦侮強國之道。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由於戰事的失利,魏源悲憤填膺,愛國心切,於1841年3月,憤然棄筆從戎,投入兩江總督、抵抗派將領裕謙幕府,到定海前線參謀戰事。於1842年寫成50卷的《海國圖志》。魏源為何要編撰此書呢?在《海國圖志》一書的序中,講得非常清楚:「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製夷而作。

  魏源寫書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夷情”,幫助人們習其“長技”,以抵禦外侮,振奮國威。這給那些妄自尊大,把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視為“奇技淫巧”,盲目排外的頑固派,擊一猛掌。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對付外國侵略者,不能“捨其長,甘其害”,而必須“塞其害,師其長”,只有“善師四夷者,能製四夷”。

  1847至1848年,魏源又將《海國圖志》增補為60卷本,刊於揚州;到1852年又擴充為百卷本。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一部由中國人自己編寫的有關世界各國情況介紹的巨著。

  《海國圖志》全書100卷,約80萬字。卷一、卷二為“籌海篇”,除說明了具體的海防戰略戰術外,突出強調要“師夷之長技以製夷”,即學習西方製造戰艦、火器的技術和養兵練兵之法,主張在國內設置造船廠和火器局,自己製造船砲,鞏固中國海防。卷三至卷七十,介紹了世界各國地理、歷史、風俗、經濟、政治和兵備等情況。卷七十一至卷七十三,介紹了外國教會、中西曆法和紀年的情況。卷七十四至卷八十三,介紹了中國地理概況及沿海地區情勢。卷八十四至卷九十五,介紹了先進的西方戰艦、火器技術,並收錄有《火輪船圖說》《鑄砲鐵模圖說》等科技文獻。卷九十六至卷一百,介紹了地球天文的知識。

《海國圖志》除了以林則徐主持彙編的《四洲志》為基礎外,先後徵引了歷代史志14種,中外古今各家著述70多種,另外,還有各種奏摺十多件和一些親自了解的資料。應注意的是,其史料來源還有外國人的著述。其中,如英國人馬禮遜的《外國史略》、葡萄牙人馬吉斯的《地理準備》等20種左右的著作。書中徵引中外古今近百種資料,系統性地介紹了西方各國的地理、歷史、政治狀況和許多先進科學技術,如火輪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製造和使用。所記各國氣候、物產、交通貿易、民情風俗、文化教育、中外關係、宗教、曆法、科學技術等,都超過了前書。所以,有人譽《海國圖志》為中國人談世界史地之「開山」。

  《海國圖志》向人們提供了80幅全新的世界各國地圖,又以66卷的巨大篇幅,詳敘各國史地。使當時的中國人透過《海國圖志》這「望遠鏡」開眼看世界。既看到了西方國家的“堅船利炮”,又看到了西方國家的商業、鐵路交通、學校等情況,使中國人跨出了“國界”,認識近代世界的新鮮事物。

魏源《海國圖志》是一部盡收世界於眼底的大書,代表時代發展的潮流。

  在《海國圖志》中,魏源不僅重視工商業,並由經濟擴展到政治,由原來對西方堅船利炮等奇技的驚嘆,發展到對西方近代資本主義民主政體的介紹。至此,魏源的「師夷」思想發展到了時代的高峰。

  所謂「師夷」主要指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各國在軍事技術上的一套長處。魏源說:「夷之長技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他不但主張從西洋購買船砲,更強調引進西方的先進工業技術,由自己製造船砲。所謂“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敵制勝。魏源明確地把是否學習西方國家「長技」提高到能否戰勝外國侵略者的高度來認識。他強調指出,不善師外夷者,外夷制之。

在戰略防禦的思想指導下,魏源提出了「以守為戰」、「以逸待勞」(《海國圖志·籌海篇三》)的戰略思想,以至「誘其深入」、「堅壁清野」、「出奇設伏」、「水陸夾攻」、「草木皆兵」(《海國圖志·籌海篇一》)等戰術原則。魏源這種以弱勝強的戰略戰術思想,適用於近代中國的反侵略戰爭。魏源從反侵略立場出發,以師夷為手段,以製夷為目的,表現了一種光輝的愛國主義思想。

  令人遺憾的是,守舊排外的清朝政府,根本不會採納魏源的意見,他的許多精心設計,也只能當做歷史資料保存下來,除了思想上的影響以外,起不了實際作用。

  總之,魏源的《海國圖志》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增長了對世界各國情況的了解,激發了人民的愛國之情,同時也扭轉人們故步自封、因循守舊的思想。其中「師夷長技以製夷」的思想可謂全書的總綱,這一思想開啟了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向西方尋求救國良方的大門。 《海國圖志》也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對促進近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以及哲學理論的建構都有不可磨滅的重要性。

魏源《海國圖志》無論從政治影響之深遠或學術成就之巨大看,它都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