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豪個人資料:我就是一個追求夢想的普通人

2024-05-17吳建豪

「20歲是幼稚,30歲是感恩,40歲是珍惜。」這是吳建豪回首出道二十餘年來,對不同階段的自己的總結。他說,時間教會了自己珍惜和感恩,雖然每一年、每一秒的自己都處在變化中,但不要害怕變化,享受過程最重要。

跳舞是初心

旅行激發創作靈感

2001年,隨著偶像劇《流星花園》的播出,飾演F4組合成員「美作」的吳建豪迅速爆紅,那一年他23歲。其實成為演員並不在吳建豪的夢想規劃中,如果將時間倒轉,早在十年前,有一個13歲的男孩已經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奉獻給了舞蹈。

「跳舞是我的初心,然後做音樂自然而然地來了。」正因如此,在《流星花園》席捲整個亞洲後的第二年,他沒有選擇乘勝追擊繼續拍戲,而是發行了首張個人專輯《身體會唱歌》。二十年後,吳建豪初心仍在、熱愛不減,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2》中他依舊對唱跳保有熱情,更在《空空》這首歌曲的表演舞台中大膽選擇以獨舞的方式呈現。

吳建豪最新專輯《Take a Ride》 受訪者供圖

2022年吳建豪正式進軍國際樂壇,發行了首張英文創作專輯《Take a Ride》,隨後推出國際中文版。一般來說,歌手用不同語言演唱歌曲,即使是同一首歌也很容易唱出兩種感覺,不過吳建豪選擇盡量將這種不同降到最低。 「我其實不想(讓人)有不一樣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中文版本還是有一些英文歌詞存在,我希望兩個版本蘊含著同一種靈魂跟精神。”

無須精心設計主題,拋開複雜、凌亂的思緒,吳建豪想做出那種讓人輕鬆、舒適的音樂,「把這張專輯放在車子裡面聽,然後你可以開到任何地方,我想做的就是這種朗朗上口、簡單好聽的音樂。

吳建豪創作音樂的核心很簡單,就是希望能透過音樂傳遞出喜怒哀樂,帶動聽眾情緒、陪伴他們走出難關。

吳建豪。受訪者供圖

而想要做出輕鬆、簡單的音樂,首先自己要放鬆下來,吳建豪坦言旅行常常會激發出創作靈感。籌備這張《Take a Ride》專輯時,他曾一口氣跑到大洋彼岸的美國洛杉磯,還租了一間靠海的民宿。 「我一打開房門就是大海,那種感覺跟在錄音室完全不一樣。我在那裡寫歌,休息時就打開門看海,簡直就是在度假,所以心情也會更開心,放輕鬆的感覺讓創作也變得更自然一點。

接納不完美

敢於嘗試失敗才有機會成功

歌手、演員、舞者、製作人、MV導演……吳建豪熟練地切換著不同身份,彷彿從不畏懼那些未知的挑戰。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曾經他也有過害怕失敗的時期。

「我記得有一次受邀當導演為一個運動品牌拍攝MV,那時候我打電話給朋友,說怕自己搞砸。但朋友說『你還是應該去做,就算搞砸也無所謂,因為你有這個機會可以去挑戰、去嘗試,為什麼不去? '”

聽了朋友的勸說,吳建豪豁然開朗,他覺得朋友說得很對。即使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敗,但是如果他願意一直去嘗試、去挑戰,肯定有一天會達到自己想要的水準。 “不可能每件事情都是完美的,一下子就ok,所以要去嘗試失敗才會有成功。”

台灣偶像劇《下一站,幸福》海報圖

提起吳建豪,除了《流星花園》中的美作,他在《下一站,幸福》裡飾演的任光晞,更是許多觀眾心目中的「白月光」角色。然而吳建豪在接下這部戲的初期,只是抱著可以配合新專輯一起宣讀的心情拍攝。

2008年,吳建豪決定要重新找回做音樂的自己,同時經紀公司為他接下了一部電視劇的工作。 「初期我真的沒有很想演,尤其當時我在籌備專輯中,還有很多其他的計劃。」吳建豪在一次採訪中暴露自己拍攝初期的心情。

然而,開拍兩個星期後吳建豪接到了一通電話,要他到電視台開會。他抱著「如果他們現在把我換掉,我會很樂意」的心情赴約,這是因為當時他演得也很辛苦、很累,而且自己的重心還是放在音樂上面,沒有花太多心思在演戲。

到了會議現場,當導演詢問他有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幫忙的時候,吳建豪這才表明,當時自己根本看不懂中文。而他飾演的任光晞是律師,需要講大量的專業術語。

令吳建豪大為感動的是,導演陳慧翎在此之後開始特地為他錄台詞,而且不只是簡單的錄音還配合著演戲的狀態。就這樣他啃下了「台詞」這塊硬骨頭,心態也發生了180度大轉變,將自己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這部戲裡面。

「演完後,我覺得這是我演藝事業中最好的一次經歷。」最後《下一站幸福》創下台灣偶像劇史上收視亞軍紀錄,亮眼的成績讓所有主創的心血沒有付之東流。

對於十多年後的今天,觀眾們仍對「任光晞」念念不忘,吳建豪回應:「這不是單獨某個人的成功。我覺得這是因為整個團隊、導演組、劇組,我們大家一起努力、辛苦凝聚的精神,讓觀眾們感受到了這一點。

吳建豪。受訪者供圖

享受過程

一個追求夢想的普通人

時間是變化的財富。出道二十餘年,吳建豪認為自己一直處於變化中,甚至每一年、每一秒都在變。 「20歲是幼稚,30歲是感恩,40歲是珍惜。」他用三個字總結了不同時期的自己。

剛出道時因為F4偶像藝人的標籤,「大家就覺得你是靠外表,是一個花瓶之類的。」吳建豪承認年輕時期的自己,會被這些聲音影響心情。但是後來他想通了,“偶像是別人說的,只要我自己知道自己的價值是什麼,我的心態、我的精神是什麼就夠了。因為我沒辦法控制所有人對我的看法。”

現在很多偶像出身的藝人,有時會急於撕掉身上的標籤,而吳建豪的處理方式則是——不去想這些事情。 「我沒必要浪費精力在一些不重要的東西上面,人生已經有這麼多重要的事情可以去領會,你還為一些很沒必要的事情糾結幹嘛?”

當被問到如何定位自己時,吳建豪思考片刻簡單答道:“我就是一個普通人,追求夢想的一個人。”

身為前輩,他送給演藝圈後輩的建議是一定要做功課、不要偷懶,該做的事情就去做。不要被負面的事情影響,更不要因為旁邊的人說了什麼影響自己的心態,好好去珍惜、享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