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粉絲不操心正主的事業,最近有網友向於正提問吳謹言怎麼很久沒拍戲,於正火速解釋了一番。他聲稱吳謹言不缺市場,有多個劇本在考慮,順便提了一下白鹿,表示白鹿有更多劇本可以選擇。
對於於正的回應,大家的態度各有不同。 路人覺得吳謹言雖然有兩年沒進組,但是各類資源一樣不落,身為演員當然是好好打磨演技更重要,粉絲管得太寬了。
還有觀眾不看好吳謹言,評論她在《正青春》裡的演技太華太浮誇,越看越想棄劇。最後也特別提到吳謹言曾經因為不尊重央視採訪,被央視點名批評的事,表示自己以後不想再看到她的名字。
當時吳謹言團隊由於耍大牌被中國電影報道親自下場實錘,隨後央視網也指出吳謹言“藝德不夠”,這件事引發了軒然大波。
《延禧攻略》走紅後,吳謹言一度被觀眾看作是能撐起90花檯面的人。可惜的是後繼乏力,沒有拿出像樣的作品。先是《正青春》被觀眾吐槽表情浮誇僵硬,後有《尚食》、《傳家》跌出期待值,整體反響平平,口碑遠不如當初。
從新銳小花到歸於沉寂,只能說吳謹言沒有好好利用手中的牌,一會耍大牌,一會敷衍表演,把原本積累的觀眾緣全部消耗殆盡了。時間會證明一切,不珍惜自身羽翼,人氣再高,天賦再高,終究只是曇花一現,走不長遠。
如果說吳謹言是自己作出了“體寒”,於正旗下另一位藝人李一桐則是天生“體寒”。 一直有戲拍,斷斷續續也有一些小熱度,可是無論如何就是撲騰不出多少水花,好像離火差了十萬八千里。
資源方面李一桐並不差,透過一部網劇《半妖傾城》進入演藝圈,後面幾部電視劇《鶴唳華亭》、《劍王朝》、《了不起的女孩》、《驪歌行》都是主演,部部都是和當紅小花小生搭戲,這已經是許多演員可望不可及的起點了。
或許「體寒」是天生存在,當了這麼多回主演,仍然拯救不了李一桐的「小透明」體質。有人調侃說她才是真正的“劇拋臉”,劇播期間能小火一陣,播完便無人問津。
總而言之,李一桐給觀眾的印像是不怎麼缺戲拍,演技也還可以,可是離真正意義上的出圈就是差把火候。連《蒼蘭訣》和《狂飆》這種量級的劇都沒能給李一桐挽尊,即便她在劇中戲份不輕,也並沒有因此享受到特別的紅利。
放眼娛樂圈,90花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有人年紀輕輕就成為三金影后,有人歷練歸來榮升頂流,還有一部分人挑不出太多問題,卻總是欠缺臨門一腳,不管演多少部仍然是「無效播劇」居多,令人格外惋惜。
周雨彤就是不溫不火的代表之一,雖然和其他90花相比她的作品不算太多,但口碑基本上都還不錯。翻翻她的作品,最近幾年的高人氣劇《我在他鄉挺好的》、《愛情而已》她都參與主演。
她的演技和挑劇本的眼光觀眾一向放心,沒有忽高忽低的表現,也不存在為了爭一時熱度而消費自己。 90花里,週雨彤更像是一類佛系的存在,有戲約就拍,不拍戲的時候就專注自己的生活,不會為了收視率刻意博取關注。
同樣處境的還有陳都靈,剛出道就與歐豪、楊洋、馬思純合作電影《左耳》,片中陳都靈出演女主角李珥,清秀水靈,溫柔堅韌,至今仍是觀眾心中的經典角色。
劇版《七月與安生》中陳都靈出演了林七月,因為有影版珠玉在前,相比之下陳都靈的表現並不是那麼出色,在經歷了聲勢浩大的宣傳期過後,劇版反應平平,很快便湮沒於眾多的影視劇中。
去年《良辰好景知幾何》上線,陳都靈在劇中扮演家世沒落的千金小姐林杭景,亭亭玉立,頗有幾分書卷氣的扮相贏得了許多觀眾的好感。可惜的是,熱度只維持了一陣,沒多久就偃旗息鼓。
今年大火的《長月燼明》中也出現了陳都靈的身影,劇中她化身佛口蛇心的聖女葉冰裳,「扮兔吃老虎」的角色設定吸引了不少粉絲。 瘋批美人的柔弱與狠戾形成鮮明反差感,《長月燼明》因此成為陳都靈的代表作品之一。
然而,陳都靈好像總是缺少點運氣,和其他幾位小花一樣處於尷尬的待爆名單,每次都與高位擦肩而過。
以後90花會越來越傾向兩極化,站在金字塔尖的頂流花們終究只是少數,大多數分佈在腰部甚至邊緣,對於這些小花來說,努力讓事業有起色難度較大,爭取機會刷臉並抓緊將流量變現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