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號太真,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芮城)人。唐朝時期後妃,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者。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一、楊玉環生平故事
1.楊玉環生於開元七年(719年)農曆六月初一,其家族是一望族,高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曾擔任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
2.楊玉環的童年是在蜀州度過的。 10歲左右,她的父親去世,她被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璬家。楊玉環天生麗質,性格婉順。她精通音律,擅長歌舞,善彈琵琶。
3.開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皇帝玄宗的女兒鹹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有幸受邀參加。在婚禮上,鹹宜公主的胞弟壽王李瑁見了玉環,立即對楊玉環一見鍾情,非娶玉環不可,應武惠妃的要求,唐玄宗當年就冊立楊玉環為壽王妃。
4.後來,武惠妃病逝,由於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是玄宗最寵愛的妃子,在宮中待遇等於皇后。她去逝後,唐玄宗鬱鬱寡歡,整日茶飯不思。這時有人進言說楊玉環“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這正中唐玄宗之意,於是將楊玉環召入後宮之中。
5.後來,唐玄宗以為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書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天寶四載,唐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後,遂冊立楊玉環為貴妃,由於唐玄宗自廢掉王皇后就再沒有立後,楊貴妃其實就是皇后。
二、唐玄宗與楊貴妃
1.唐玄宗十分寵愛貴妃,曾為她親譜《霓裳羽衣曲》,然後召見楊貴妃時,令樂工奏此曲。楊氏還親以金釷釷軟,親自插在她麗鬢髮上。玄宗常對後宮人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也為此譜新曲《得寶子》。
2.嶺南進貢一隻白鸚鵡,能學說話,被稱為「雪衣娘」。玄宗每次烏貴妃下棋,如果局面對玄宗不利,宦官怕玄宗輸棋,就叫聲“雪衣娘”,這只鸚鵡便飛入棋盤,張翼拍翅。後來「雪衣娘」被老鷹啄死,玄宗與楊貴妃十分傷心,將它葬於御苑中,稱為「鸚鵡塚」。
3.由於楊貴妃得寵,她的家人也沾了大光,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她的兄弟也都獲高官,甚至遠房兄弟楊鑷,原為市井無賴,因善會計,玄宗與楊氏諸姊妹賭博,令楊鑷算賭賬,被賜名國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餘職,進而操縱朝政。玄宗遊幸華清池,以楊氏五家為扈從,玄宗還親為楊氏禦撰和徹書家廟碑。
4.由於楊貴妃恃寵驕縱,有一次氣壞了玄宗,被玄宗殺人歸娘家。貴妃出宮後,玄宗飲食不進,高力士只好再召回她。楊貴妃被攆的罪名是「妒悍不遜」。很多人猜測是因為唐玄宗的另一名妃子──梅妃。 「梅妃叫江采萍,比楊貴妃早19年入宮。江采萍不僅容貌美麗,而且溫柔典雅,很快便擄獲了玄宗的心。江采萍喜歡淡雅的梅花。唐玄宗便將她封為梅妃,特地在後宮為她栽種了一片梅林。
一日,她寫了一首《一斛珠》,託人帶給玄宗。玄宗見詩,便召她入翠華西閣敘舊。不料,此事被楊貴妃探知,醋意大發,把玄宗和梅妃一番羞辱。李隆基畢竟是皇帝,怎能讓貴妃如此教訓,一怒之下,命人將楊貴妃送回娘家。貴妃一走,唐玄宗很快就後悔了。當天晚上,趁著夜色,唐玄宗就派禁軍將貴妃從楊家接了回來。
5.到了天寶九年,楊貴妃又被遣送回了娘家。這次被攆是玄宗給楊家的下馬威。因為楊貴妃的得寵,楊家也跟著顯赫。地位的升高,楊家便無法無天了。楊家接受招待的規格已經超出了規定的界限;大肆收受賄賂;不僅如此,還欺負到皇家頭上了。以至唐玄宗的女兒信成公主也和楊家人產生了矛盾。竟,如再不管,整個江山都快成了楊家的了。因此,玄宗很生氣,於是楊貴妃再一次被攆回了娘家。就是要滅滅楊氏家族的威風。這招果真很靈,楊家人慌了神,楊貴妃更是終日以淚洗面。
但這次唐玄宗並沒有很快把貴妃接回去,但還是很想念的。後來一個叫吉溫的人來遊說唐玄宗,正中玄宗下懷。唐玄宗立刻派人探望貴妃,也將自己的御膳分了一半給她。楊貴妃見皇帝派人來看她了,感動地淚流滿面,馬上伏地認錯,還剪下了自己的一縷頭髮,獻給玄宗。玄宗派高力士將楊貴妃接回了宮。
四、楊玉環最後下落之謎
1、天寶十四載(西元755年),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隔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途經馬嵬驛時,以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士兵,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隨即嘩變。唐玄宗說國忠亂朝當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不殺難慰軍心,繼續包圍皇帝。唐玄宗只好接受高力士的勸言,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後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縵死在佛堂的梨樹下,享年三十八歲。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回宮後,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但設尋得。由此可見,楊貴妃確實死於馬嵬坡。
2.有人說,楊玉環可能死於佛堂。 《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禁軍將領陳玄禮等殺了楊國忠父子之後,認為“賊本尚在”,請求再殺楊貴妃以免後患。唐玄宗無奈,與貴妃訣別,「遂縹死於佛室」。
3.楊貴妃也可能死於亂軍之中。這種說法主要於唐詩的描述。杜甫於作的《哀江》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齒今 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之句,暗示楊貴妃不是被縵死於馬嵬驛。另外,李益所作七絕《過馬嵬》和七律《過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蓮花血」和「太真血染馬蹄盡」等詩句,說明了楊貴妃為亂軍所殺。
4.楊貴妃之死也有可能是亮金而死。主要見於劉禹錫所用的《馬嵬行》一詩。 「綠野扶風道,黃塵馬嵬行,路邊楊貴人,墳高三四尺。乃問裡中兒,皆言幸蜀時,軍家誅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門屏,貴人牽帝衣,低迴轉美目,風日為天暉。
五、楊玉環的才華
1.楊玉環善長歌舞,通曉音律,是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體態豐腴,卻是一位舞蹈高手,還精通胡旋舞,身段飄搖,翻躍如風,令人眼花繚亂。因為她,唐代女人才以豐腴為美。
2.文才突出,《全唐詩》的捲五就收錄了楊貴妃所作所為《贈張雲容舞》:「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裊裊秋煙裡。輕雲嶺上乍搖搖欲墜,嫩柳池邊初拂水。
六、有關楊玉環的典故
1、玉環羞花。有一種小巧玲瓏的花卉,就像初涉人世的少女,人們都叫它「含羞草」。傳說楊玉環初入宮時,因見不到君王而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著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刻捲了起來。宮女都說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唐玄宗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封為貴妃。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
2.一騎紅塵妃子笑。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唐玄宗的寵愛楊貴妃,為了博得楊貴妃的歡心,每逢荔枝季節總要委派專人透過每五里、十里的驛站從四川馳運帶有露水的新鮮荔枝。楊貴妃在唐玄宗的心目中當然更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了。從此就有了這歷史上這著名的一笑。另外,「華清笙歌霓裳醉,貴妃把酒露濃笑」!作為貢品進入宮廷的美酒,最後也取名為:露濃笑。
4.貴妃醉酒。楊貴妃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三千寵愛在一身”。但她也曾一時失寵而藉酒澆愁之時,醉後放浪形骸。唐玄宗有一天與楊貴妃約會,第二天設宴百花亭,一同往賞花飲酒。但到了第二天,楊貴妃先到百花亭,禦筵候駕。但等了又等,不見玄宗來,這時有報皇帝去江妃宮了,楊貴妃聞訊,妒火欲死。借酒消愁,三杯亦醉,春情頓熾,於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頻頻與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監,作種種醉態,雖未醉,但口中酒氣已能醉人。這時周圍可憐的牡丹,也被熏得紛紛合攏花瓣。此時,玄宗匆匆趕來,但玉環已經醉臥長亭,睡眼惺忪。玄宗看到花褪殘紅奇景,又看看貴妃之睡態,因此,楊玉環便有了“羞花”的美譽,“羞花”,其實也是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