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到底是誰,為什麼說他是孔子的老師?

2024-12-03老子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

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

在權術上,講究物極必反之理。

在修身方面,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

他的存在對世界和中華來講都是一種瑰寶,時至今日,老子的著作《道德經》仍然是世界上最為廣泛流傳的劇作。

老子身上最為傳奇的還是他的那些異聞,比如騎牛入關,紫氣東來等,正是因為這些異聞使得老子在中華傳說中跟神仙劃上了等號。

當然,這在唯物主義的當今肯定是不可信的,老子是人,更是古代先賢。

歸根結底,老子其實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身上,有著很多離奇的傳說。

下面,我來給大家說一個,關於老子出生的故事,大家聽一聽,自己來判斷真實與否。

老子

相傳老子的母親是春秋時期宋國的女子,名曰李氏。

李氏十八歲那年,在河邊洗衣服,洗著洗著她看見順著水流,漂來一枚金色的李子。

李氏從河中撈起李子,吃了一口。然後不一會兒,李氏就出現了懷孕的症狀,乾嘔,肚中好像有孩子在踢自己。

李氏懷胎足足81年,腹中的孩子才呱呱墜地。

這孩子剛出生就會說話,指著李子樹說自己姓李。他的長相也與一般人不同。 “生而皓首”,不僅是白頭髮,還是白眉毛、白鬍鬚,所以被稱為老子。

而且耳朵也特別長,所以叫李耳,字聃。

老子

相信大家聽完這個老子降生的故事,都會莞爾一笑。但是,從這個故事,我們也可以捕捉到一個信息,就是老子確實不是一般人。那麼,歷史的老子,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關於老子其人及其生平經歷的記載,在古代典籍中,我們能夠找到的大多數是只言片語的文字,比如,《左傳》、《禮記》、《莊子》、《呂氏春秋》等書中,講到老子的,只有幾句話或者幾個字,而且描述上,還有一定的出入。

只有司馬遷的《史記》,對老子的生平進行了比較詳細地交待。司馬遷寫了一篇《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錄了先秦時期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把老子、莊子、申不害、韓非子四人合為一傳,寫老子的部分,大概七百字。下面,我們來看看司馬遷怎麼說。

老子

司馬遷給了我們三個版本的老子生平。

第一個版本,交待老子的籍貫姓氏、名字、職業,也交待了孔子向老子問禮的故事以及老子出關的故事。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週守藏室之史也。”

這是一個判斷句,老子,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這個地方的人,他姓李名耳,字聃,職業是掌管周朝藏書室的史官。

這個說法可信嗎?可信度比前面的傳說要高很多,因為我們知道,司馬遷寫《史記》,還是比較忠於歷史的,態度也是比較嚴謹的。

沒有不太對勁的地方嗎?確實有。第一個疑問,老子真的是楚國人嗎?苦縣這個地方,在班固的《漢書.地理誌》中,並不屬於楚國。

再加上範曄的《後漢書》中記載,苦縣在春秋時期是屬於陳國。

目前,史學界也普遍認為,苦縣在春秋時期,是屬於陳國的。

苦縣的位置,在今天的渦陽縣、鹿邑縣一帶。渦陽縣和鹿邑縣離得併不遠,只有八十公里,一個屬於安徽,一個屬於河南,老子故里到底是在渦陽,還是在鹿邑,至今仍存有爭議。

西元前478年,陳國被楚國所滅,我們可以這樣推測,可能是由於楚滅了陳,所以司馬遷誤以為老子是楚國人。

老子

第二個疑問,錢穆先生在《莊老通辨》中指出,李耳應當是離耳的訛傳,離別的離,長的意思,離耳,長耳朵。聃,耳曼也,還是耳朵長。老聃,耳朵長的老者。

無論是李耳,還是老聃,都指出老子的一個特徵,那就是耳朵長。但是老子是不是叫李耳,這個卻很難說。

可能是當時的人們以訛傳訛,抓住了老子長耳朵的特點,又不知道他的姓名,就把他稱為李耳了,並說他字老聃。

司馬遷寫《史記》距離老子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在史料不足的情況下,從當地老百姓的口中得到這些信息,記錄下來,也很正常。

老子

在這個版本中,孔子有一天前往週都,向老子問禮。老子對孔子講了一番話,這些話是什麼呢?咱們後面再說。

孔子離開後,對弟子說:“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我今天見到了老子,就好像見到了真龍一樣!可見老子確實很厲害。

這個故事,在《孔子家語·觀週》中,有更詳細的記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讀一讀。

在《呂氏春秋》中,說「孔子學於老聃」。在《曾子問》中,記錄了四則孔子曾經提到老子的事。

有三則是在說“吾聞諸老聃曰”,我從老聃那裡聽說過。

老子

還有一則是說,“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我曾經跟隨老聃在巷黨助葬,主持喪葬的儀式,老子是主持,孔子協助。

在《莊子》中,也多次提到老子和孔子討論「至道」。

從這些記錄裡,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老子和孔子有交集,孔子曾經問道老子,換句話說,老子曾經是孔子的老師。

老子和孔子,都是對中華文化影響非常大的先哲,我們回顧歷史長河,發現了兩個人曾經相交的足跡,找到了道家和儒家的交集與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