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英俊的葉賽寧。
1925年12月28日,葉賽寧在列寧格勒一家旅館裡,葉賽寧用一條皮帶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位俄羅斯田園詩人去世時年僅30歲。
葉賽寧出生於梁贊省農民家庭,自小隨著外祖父生活。葉賽寧9歲開始寫詩,15歲因《給母親的信》時引起詩壇關注。
你無恙吧,我的老媽媽?
我也平安。祝福你安康!
願你的小屋上空常漾起
妙不可言的黃昏的光亮。
常接來信說你揣著不安,
為著我而深深地憂傷,
還說你常穿破舊的短蠄,
走到大路上去翹首慫望…
畫家列賓作品《葉賽寧》。
1917年葉賽寧認識了《人民事業報》打字秘書吉娜伊達,兩人一見鍾情,三個月後終成眷屬。但後來兩人的感情出現了裂縫,關係逐漸惡化,最後只好分手。
1921年美國著名舞者鄧肯訪問莫斯科,與葉賽寧一見鍾情。但他們的婚姻也只維持了不到3年的時間,1923年兩人離婚。與鄧肯離婚後,葉賽寧情緒低落,詩作也呈現憂鬱的風格。
1925年,他梅開三度,又與列夫·托爾斯泰的孫女結合,但不久便因精神問題住進精神病院。當年12月26日,他在留下一首絕命詩後自殺身死:
再見吧,我的朋友,
再見,親愛的,
你永遠記得我心間。
命中註定的分離,
預示著來世的重逢。
再見吧,我的朋友,
不必話別無握手,
別難過,莫悲戚——
這世間,死去並不新鮮
活下去,當然更不希罕。
葉賽寧與第二任妻子、美國舞者鄧肯。
葉賽寧與第三任妻子、列夫托爾斯泰的孫女索妮亞。
葉賽寧以鄉村為歌詠的對象,詩句優美恬靜。
俄國作家葉夫圖申科稱他為「一個最純粹的俄國詩人」。葉夫圖申科認為,葉賽寧的詩歌完全土生土長,放射出俄羅斯土地的神奇色彩,充滿俄國大自然的味道。葉賽寧大量使用俄羅斯童話、歌謠、民語、俗語等。
美國評論家斯洛寧則把葉賽寧形容為“以牧羊人的天真爛漫的眼光來觀察大自然的詩人”,他的自然詩往往給人帶來天人合一之感。他完全置身於大自然,觀察、體會眼前的一草一木,捕捉俄羅斯的鄉土氣息,再以清新的詩句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