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正個人資料 成「神」路給我上了一課,如果換成我,我也想做這樣的人

2023-09-03於正

一、

其實,於正的成功主要來自兩點!

1978年,於正出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

原本他的本名不是這個,而是叫做於徵。

小時候的他就特別喜歡文學,對小說和文章都充滿了興趣。

9歲那年,已經個頭不小的於正因為不合群,而且有點娘娘腔,所以沒有人願意和他玩,他也樂得清閒整日在家裡看電視。

不過有趣的是,別看那時候他還小,但在思想領悟這一塊已經在同齡人裡遙遙領先。

看《梅花三弄》這部劇時,據說於正還被感動的哭的淚流滿面,氣的他父親罵他沒有一點兒男子氣概。

對此,於正並沒有在意,只是回了句:「哎呀,討厭啦」。

雖然父親覺得這個孩子有點太軟了,平日裡對他愛讀書愛看報的興趣也沒怎麼管過,但好在於正的母親十分疼愛他,只要是兒子喜歡的書,她都會買給他。

就這樣,本著書中滿是黃金屋的中心思想,於正過完了自己的童年!

轉眼之間,他已經14歲了。

這一年,為了為心中的文學夢開創一個起點,他決定自己寫一本小說。

很快,這部武俠小說在他的筆下寫得栩栩如生,那個裡邊的女主角也被這個少年反复蹂躪,虐戀千遍萬遍也不厭倦……

1992年,正當他為了心中的文學夢不斷地吸取時,從台灣走出來的瓊瑤火爆了整個中國。

有人說瓊瑤的故事都是她的親身經歷,所以才會有這本好的小說。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瓊瑤的小說在爆火之後就迎來了翻拍的結局,所有的作品只要是賣得好的,都被其拍成了電視劇。

其中最經典最讓觀眾百看不厭的,無疑是那部清代劇《還珠格格》。

這部劇捧紅了太多的人,也讓生活在台灣的瓊瑤吃到了太多的紅利,所以她毫不客氣地再次推出幾部作品,反響都空前的好。

而在瓊瑤火到不行的時候,那個自己已經寫了一部武俠小說的於正也把目光放在了這位阿姨的身上。

對於瓊瑤的小說,於正看的兩眼燈光,一下子就陷進去了。

可是,不要以為他這只是崇拜而已,因為在未來十年後,你就會明白他那雙放光的眼睛,不僅僅只有佩服,更多的還是找到了一條改變自己的康莊大道!

二、

1996年,於正終於18歲成年了,青春期的叛逆讓他的夢想有些不切實際,因為他想要走演員這條路。

那時的他覺得自己很瘦,長得還行,如果去考電影學院的話應該不成問題。

但理想終歸是理想,還沒等怎麼樣呢現實就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

他接連考了兩次上海戲劇學院都沒成功,最後只能退而求其次地來了一招聲東擊西,報考了新聞系。

就這樣,他如願以償地走進了上海戲劇學院。

但進是進來了,但那顆想當演員的熊熊烈火從未熄滅。

為了能學表演,於正根本不去上自己的專業課,而是跑到表演系去做旁聽生。

不知為何,他的身上總是透露著一種迷之自信,總是以為自己是天才,只要是旁聽幾節課後就可以成為演技炸裂的人。

然而,現實這次又給了他一個響亮的大嘴巴子,讓他終於認清了自己到底幾公斤幾兩。

當時大二的一次匯報晚會上,系裡要表演一段開場舞,而於正又認為自己是一名“演員”,所以就要理所應當的驚艷全場成為這場晚會最靚的仔。

可惜,他太高估自己了,對自己的認知太少了。

當報告晚會開始時,當大幕還沒有拉開時,緊張到渾身僵硬的於正在其他人都沒有進場時,他就開始跳上了…

這樣社死的時候說實話,只要自己不尷尬,那尷尬的就是別人。

於是,他就這樣在台下無數人的嘲笑和起哄中,硬生生地跳完了這支舞蹈。

也因為這次的經歷,讓於正的心裡留下了陰影,凡是以後有燈光的地方,他就緊張並且發抖。

這段經歷也成了他的夢魘,時不時想起時,還會尷尬的頭皮發麻。

儘管如此,可還是沒有讓於正打消做藝人的想法。

為了實現夢想,他去跑劇組,做群演,堅信有一天一定能一飛沖天,一炮而紅!

可惜,這樣的好運沒有落在他的身上,原本是準備充足的戲份,為此也排練了無數遍,但在開拍的那一刻,卻腦子一片空白,什麼也不記得了!

於是,這段表演一共前後後拍了一百多遍,最後也沒過。

為此,導演把他一通好罵,還要他趕緊離開劇組。

不得不說,他是真的沒這個天賦,也沒這個命啊!

好在,他這人恢復得快,也不知道啥叫不好意思。

對於「羞愧」二字,那都是最不值錢的玩意兒。

眼看著當演員不行了,於正就看上了編劇的活兒,因為當時劇本總是被導演修改,所以編劇一氣之下就不干了。

於是,他對導演說自己可以寫剩下的劇本,但導演不信,非要他趕緊離開。

氣不過的於正回到房間刷刷刷用幾個小時的時間寫了兩集劇本,然後天一亮就塞進了導演的房間裡。

抱著試著看的態度導演看了一遍,然後立刻把要背行李走的於正給攔了下來,希望他能留下來。

從那以後,他成為了這個劇組的御用編劇,直到這個戲拍完,而他也因此得到了一大筆的收入。

在接近畢業時,於正就已經透過寫作讓自己成為了班上為數不多的有錢人,過著平淡又奢華的生活。

那時候,他為一個真人秀節目寫劇本,一集一千塊錢,很快就存了好幾萬塊錢,更是成為班上每個月賺得最多的那個。

就這樣,於正開啟了成為一代編劇的道路,而這也為他日後的成名打下了基礎。

三、

於正的成名不光是有自身的原因,很大的一部分也來自於伯樂的「賞識」。

而李惠民就是其中之一。

那是1999年,當時於正認識的一個製片主任把他這等東西推薦給了香港導演李惠民。

然後李惠民在看過之後說這個人寫的東西還不錯,還挺有趣的。

於是,於正被帶去香港,收在了李惠民的門下。

以為這一去再回來就是文學界的大佬,卻不想這一去就是個為人賣命寫作的打手。

不過雖然日子很苦逼,但不得不說他能走上編劇這條路,李惠民確實功不可沒!

在香港的日子裡,於正很是憋屈。

李惠民雖然是名義上的師傅,但卻基本上沒見過他什麼,每天只知道催他寫作,還不給他錢。

沒跟著李惠民以前,於正自認為寫作能力很強,一週寫兩集。

但到了李惠民這裡,兩集的量是一天的工作,在他眼裡於正簡直懶得不像話。

對此,於正都蒙了,他覺得這是無法完成的事情,於是他就被李惠民上了一課。

他告訴於正,多看其他導演的作品,把情節結構‘扒下來’,定好框架後,直接往裡面填內容就行,速度自然提高了。

不得不說,這個方法簡直就是看得太通透了,玩的也是太絲滑了。

有了這樣的“醍醐灌頂”,於正很快就養成了在寫作前觀看或借鑒的習慣。

也許正是因為這段經歷,才讓他日後說出了那樣理直氣壯的名言警句!

在香港打工的日子,於正根本賺不到錢,每天不僅要被催更,還要時不時的在師傅和師母畫的大餅下艱難的活著。

曾經他自爆,那段日子自己真的參透了,租著一間很差的房子,老鼠和蟑螂在身上爬著走過去。

每年回家的時候,他還要帶著一堆的作業回去,天寒地凍中,他手上的凍瘡潰爛,可以見到骨頭。

這樣的日子讓他看不見任何希望,光著不賺錢的現狀讓他徹底失去了耐心。

於是,他想要擺脫,想要反抗!

隨後,於正寫了一部《靳柯傳奇》讓他小有名氣,也成為了翻身的開始。

這部作品得到了李惠民的認可,並和於正說自己會把它拍出來。

然而,讓於正做夢也想不到的是,李惠民說的是拍出來,但卻從來沒有說過要把他的名字也寫上去。

為此,兩人日後鬧得不歡而散,甚至上了法庭。

這邊,因為《荊軔傳奇》小火一把的於正開始真正地好了起來,在完成師傅交代任務的同時,他也接到了一些私活兒。

據說當時的一部戲30集,他就能賺到4萬塊錢,說不開心那是假的。

後來,為了真正擺脫束縛,於正離開了李惠民,獨自北上進京發展。

在劇組裡,他成了真正的編劇,為導演寫著滿意的劇本。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他的父親得病了,很重的那種,於是於正立刻回家。

他原本打算停掉工作,安心照顧父親,可是得了病的父親太過倔強,硬是要他回去工作,他說:「你幹嘛留在家裡,你應該去做自己的事業。如果你留在家裡,你就是等我死」。

沒辦法,於正只能回到劇組!

他每天都打電話回家裡,問父親的狀況!

可惜,最後父親還是沒有撐過去,當母親打電話告訴他父親快要不行了的時候,他去找導演請假,可是卻沒想到聽到了人生中最冷酷無情的話!

導演說:“你父親死有什麼了不起……我兩千多號人還活著,你要一走就全死了!”

該說不說,太不是人了吧!

不僅如此,導演還把於正鎖在屋子裡,讓兩個大漢在門口看著他,並要求於正趕緊寫出17集的劇本,不然一切免談。

對此,於正要瘋了,他的腦海裡一片空白,心裡只有快要不行了的父親。

都說人逼急了會有無窮無盡的潛力,這話用在正身上也很適合。

為了能回去看父親,他在二樓爬到窗外,然後沿著水管逃走了。

可惜,這樣的逃跑方式還是改變不了他見不到父親最後一面的結局,等他到家的時候,父親已經走了。

這個打擊不可謂不大,以至於於正花了一年的時間來療傷才讓自己走出來。

2002年,於正在上海開了工作室,可還沒來多久,他就和老恩師對薄公堂了。

原因是他所寫的《荊軒傳奇》真的被拍成了電視劇,但卻沒有把編劇寫成他的名字。

於是,他把李惠民告上法庭,爭奪署名權。

兩人上演了一場撕逼大戰,好不精彩。

什麼師徒情都已經不重要,利益往往才是最終的目的。

可惜,這部劇在上映後並沒有多大的成果,所謂的利益也少得可憐。

但儘管如此,於正還是火了,不是因為寫作的能耐,而是那副翻臉不認人的模樣。

其實正經來看,他也沒有什麼不好!

畢竟從前也沒得到什麼像樣的栽培,如今好不容易寫的作品還被別人拿了去,換成誰也會不樂意吧?

隨後,於正再次出手寫了一部作品,但還是反響平平,甚至老媽都說不愛看,因為太費腦筋了。

正是這句話,讓於正茅塞頓開,還想起了老恩師曾經和他說過的話,多看看別人的作品,勾個框架出來,然後直接往裡填就是了……

2006年,於正真的翻身了。

憑藉《大清後宮》這部劇,他徹底火了!

但緊接著,就有人說這部戲涉嫌抄襲《金枝欲孽》,說他完全是照搬。

對此,於正昂首挺胸的說:「如果這要是抄襲,那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做電視劇了,大千世界的故事就這麼多,沒有什麼新意的」。

最後這件事不了了之,而於正也因為被熱議的關係,人氣大增。

不得不說,存在即是道理!

四、

也許是看到了這種借鏡的紅利,於正開始了他獨樹一格的寫作之路。

從那以後,他先後推出了《楚留香傳奇》,《最後的格格》,《胭脂雪》等好評神劇,更是獲得了2007年《電視劇》雜誌年度十大編劇稱號。

2010年,於正不僅只是個編劇了,他還同時擔任電視劇《美人心計》和《歡喜婆婆俏媳婦》編劇和製片人。

這部《美人心計》讓於正的名頭在提升了一個檔次,知名度也提高了許多。

對於林心如,於正更是誇到不行,只要她是自己見過最好的演員。

可是,這個誇贊還沒多久,林心如就自投自演自拍了一部《傾世皇妃》,不僅收穫頗豐。還獲得了大獎。

對此,於正不只一次暗諷其挖走他的團隊,然後去拍另一部作品。

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總之就是覺得好詭異啊!

2012年,於正再接再厲又推出《王的女人》和《宮鎖珠簾》。

這兩部劇讓於正再次嚐到了甜頭,也同時為他打開了古裝清宮劇的大門。

2013年,他再次出手,改編金庸的《新笑傲江湖》並推出自己力捧的女主角袁姍姍,希望能藉此把其捧上一線。

畢竟之前已經有了楊冪,所以這次的他信心十足。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袁姍姍有點不照常理出牌,最後在各種巧合下把自己黑了個體無完膚,只能用健身來換回一些流量。

2014年,於正徹底成為別人眼中的“神”,同時擔任了電視劇《宮鎖連城》,《美人製造》和《神鵰俠情侶》三部劇的編劇和製片人。

那時候,只要他想捧紅一個人,那簡直太容易了!

為了陳曉的一句話,他就直接把女主角拿掉,換成了白月光陳妍希。

這部劇也讓一對神仙眷情侶走進了現實,成就了一段好姻緣!

就在於正洋洋得意時,卻不像一個意外找到了他的頭上!

2015年,瓊瑤女神向廣電致信,希望能懲罰抄襲她作品的於正。

此事一出激起千層浪!

隨後於正不承認抄襲,說自己這只是藉鏡而已。

但最後的結果差強人意,他被判公開道歉,並停止傳播《宮鎖連城》,而五出品方被告共計賠償500萬元。

有了這次的判決,於正的語氣也軟了下來,並在娛樂圈裡消失了一段時間。

等到他再次火起來時,已經是2018年的事了。

2018年,隨著《延禧攻略》的爆紅,於正再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儘管他的名聲依舊不好,說他抄襲的人比比皆是,但他根本不在乎。

就像他曾經說過的話:我就不理你們,我氣死你。現在我覺得我寫的爽就可以,我收視第一名就可以了。

話說有點太欠了,可是轉過頭一想,也不無道理啊!

就連同行的編劇都看不下去了,還給了他很多建議。

對此,於正理都不理,因為他明白,自己那麼努力又那麼好,一定會讓很多人不爽…

好有道理的樣子啊!

如今,網路上有傳言於正身價40億,已經是個妥妥的影視大佬了。

從默默無聞到爭議不斷,於正用滿不在乎的態度和自己獨有的方式成為了人上人。

他從一個普通人成為了可以決定別人命運的「神」。

只是這個過程充滿了棘刺和數不盡的輿論。

同時他也收穫了金錢和不好的名聲。

不知道這樣是否值得!

也許在他的心裡,有錢才是最重要的吧,至於其他的負面影響,在他看來都是不值一提的。

如果換做是我,我應該也會這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