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父親是鹹豐皇帝,母親是歷史上著名的慈禧太后。
同治皇帝
他在位期間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國起義和捻軍之亂,不過相繼被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重臣平定。後來清廷開展洋務運動,有一個短暫的政治穩定期,我們也管這個階段叫作「同治中興」。其實同治皇帝十八歲親政,主要還是兩宮太后(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垂簾聽政、議政王奕主持政務,互相配合的成果。
慈禧太后
但是同治皇帝的壽命卻很短,年僅十九歲就駕崩了,算是清朝比較短命的皇帝(去世最早),關於同治皇帝的死歷史上可謂是眾說紛紜。
同治皇帝
比較官方的說法是同治皇帝死於天花,但著名的《花隨人聖庵摭憶》卻記載這位年輕的皇帝死於梅毒。一個堂堂的大清皇帝得了花柳病這感覺真的是不可思議。
載滄劇照
除非有一種可能是有人將同治皇帝帶出宮去瀟灑快活。您別說,還真有一個這樣的人物──載澄。此人是貝勒爺,父親是恭親王奕訢。 《清朝野史大觀》等書籍記載:載澄此人可以說是十足的公子哥,吃喝嫖賭抽,沒有一樣不在行的。此人帶壞了同治皇帝,他比同治大兩歲,關係很近,經常帶同治“微服私訪”,去那種聲色犬馬的地方尋花問柳。所以這才導致同治皇帝得了花柳病。而且他活的時間也不長,二十八歲就病逝了,據說得的也是花柳病。
假如說真如野史記載同治皇帝得了花柳病,卻說他得了天花,那就是為了保留皇家的顏面吧,如果真得是這樣那就很慘,同治皇帝年輕的生命死的這樣尷尬,也是為他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