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簡介及歷史故事(毛主席如何評價三國名將張飛:一個致命缺點、兩個值得稱讚的優點)

2023-01-13張飛

毛主席非常喜歡看書,各類文學作品、馬列著作、人物傳記等書籍涉獵非常廣泛,三國書籍也是毛主席愛不釋手的書籍之一,在閱讀的時候更是做了大量的批註。對於三國眾多文臣武將有著自己獨特的評價,見微知著。

例如我們熟知的猛將張飛,毛主席就一針見血表示張飛的優缺點很明顯,性格脾氣暴躁,一觸即跳是其缺點,這也是張飛日後死於非命的必然結局,那麼張飛的優點又是什麼呢?不要急,咱們接著往下說

一、張飛致命的缺點:個性脾氣暴躁,一觸就跳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論關羽、張飛處理人際關係的優劣處:羽善待士卒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卹小人。毛主席曾以此勉勵王震將軍:取兩人之長,去兩人之短。

可見,在毛主席的眼裡,張飛的缺點就是脾氣急躁,一觸就跳,張飛也恰恰死在自己的這一致命弱點上。

張飛

西元219年冬,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所殺,當時張飛在闐中鎮守,聽聞二哥關羽被害,旦夕哭泣,手下諸將以酒勸解,張飛醉酒後,怒氣更大,以至於帳下有士兵犯錯就鞭打他們。在得到劉備伐吳的詔令後,張飛令範疆張達三日內準備好白旗白甲,掛孝出征,這兩人表示三日內無法籌集,希望寬限時日。不料惹得報仇心切的張飛大怒,只覺得兩人在違抗軍令,把兩人綁在樹上各鞭打了五十下,打完之後,用手指著二人說:「明天一定要全部辦完!

兩人回到營帳商議表示今日受了刑罰,讓我們明天就湊齊三軍的白旗白甲,如何能湊齊?張飛這個興暴如火,如果明天置辦不齊,明天就是咱倆的死期啊!於是范疆張達先下手為強,潛入張飛營帳,趁著張飛醉酒臥床,割下張飛首級連夜逃往東吳投降孫權去了。

張飛

張飛被殺後,部將吳班將此事上奏劉備,劉備聽說張飛那兒有表章送來,就說“噫!一定是張飛死了”,這也是張飛“不卹小人”死於非命的必然結局。

二、張飛的優點一:粗中有細

演義小說戲曲裡面的張飛,一貫都是以勇猛、魯莽、疾惡如仇的形像出現,但其實張飛並不像小說戲曲中描寫的那麼粗心,在許多地方他還是相當精明細心的,毛主席就很高讚賞張飛的粗中有細。

例如張飛入川進攻江州時,遇到老將嚴顏的抵抗,嚴顏派人混入張飛的軍營中,張飛察覺後,並沒有暴怒要殺掉那個細作,而是巧妙地利用他散步假消息。張飛在部署戰鬥時,故意高聲地表示:「今晚抄小路突襲嚴顏!」細作聽完後回去報告嚴顏,嚴顏率兵從小路攻打張飛,才發現中了張飛的埋伏,結果被張飛俘獲。

張飛

毛主席在八大二次會議上說:十個指頭九個好,一個指頭有問題,要看到自己的缺點。不要粗而不細,要學三國張飛「粗中有細」。

三、張飛的優點二:有高度的原則性

做人有底線,也一定要有原則。古城相會這一段就展現出張飛有著高度的原則性。 ,毛主席就非常喜歡看京劇《古城會》的張飛戲。

張飛

1944年10月,毛主席在延安黨校做報告,談到幹部審核問題時就表示:張飛與關羽在古城相會時,張飛懷疑關羽,是有高度原則性的。徐州被曹操攻破後,劉備逃往袁紹處,張飛不知所踪,後來關羽更是在形式上投降了曹操,雖然演義裡有「降漢不降曹」的約法三章,但關羽在曹營裡幫曹操誅殺了顏良、文醜,被封侯,儼然就是曹操身邊的“紅人”,現在你關羽回來究竟是做什麼來了?

張飛

毛主席針對這片段表示審核幹部要像張飛一樣要有原則性、嚴肅性,當然過火還是要不得的。

後來毛主席又談到《古城會》,他說:當時在古城的三弟張飛,看見從曹營回來的二哥關羽,對他提出種種疑問,是張飛有警惕性的表現,在當時那種環境是完全正確的,但關羽一旦斬殺了追過來的蔡陽,用行動表示與敵人劃清界限,張飛於是開門迎接關羽,兄弟團結,共同對敵。

張飛

據作家趙超構回憶,在1944年6年他曾陪毛主席看過《古城會》,當劇中張飛自稱“我老張是何等聰明之人”,露出那副得意神情時,毛主席笑了起來。

「粗重有細」、「有高度的原則性」則是毛主席對其高度讚賞的體現。

總結:毛主席結合正史與演義中張飛的生平事蹟,對於張飛「粗中有細」「有高度的原則性」表示稱讚,同時也指出了張飛「脾氣暴躁、一觸就跳」的致命缺點。張飛這樣的結局告訴我們要善於時時刻刻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易怒暴躁,敬君子的同時也不要得罪小人。

參考資料《毛主席點評歷史人物》

《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