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是世界級短篇小說名家,但他在長篇小說上也頗有造詣。
他的長篇處女作《一生》,一問世就大受歡迎,是茅盾推薦必讀的37本世界名著之一。
托爾斯泰說:
“莫泊桑之所以天才,是因為他寫作不是按自己所希望,而是按事物本來的樣子,因而更能指引人們看到真相。”
這一點在《一生》中體現尤為明顯。
《一生》講述了純真少女雅娜一心追求幸福,結果卻遭逢丈夫背叛、雙親離世、獨自離家的悲劇人生。
雅娜的遭遇固然令人同情,但悲劇背後的原因更引人深思。
心理學家墨菲說:「人人都是自己命運的預言家。」
看懂了莫泊桑的《一生》,才發現原來每個人的結局,都藏在自己的認知裡。
- 低層次認知,悲哀人生的始作俑者。
雅娜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她坐擁31座田莊,無須費力鑽營,每年保底2萬法郎進帳。
沒有一絲陰霾的生活,造就了她天真爛漫的性格,也使得她對事物的認知非常單純。
她對「鳳凰男」於連一見鍾情,因為對方儀表堂堂,風趣健談,目若秋水。
短短3個月,兩人就走完相知、相戀及成婚的整個過程。
雅娜以為這是命中註定的愛情,殊不知一切不過是於連的圈套。
蜜月一結束,於連本面目就暴露無遺,他不僅霸占妻子的家產,對眾人苛刻無度,還接連出軌。
起初看時,覺得雅娜太不走運,因錯信一人毀一生,或許換個人相愛,結果就會截然不同。
但仔細斟酌後,才發現假設並不成立,她的苦果與自身認知有密切關係。
在修道院封閉學習6年,她一心嚮往外面世界,她以為修道院之外處處明媚,殊不知花花世界之下危機四伏。
父親告訴她賣掉一座田莊,才夠為她翻新。
她只顧關心修繕得美不美,卻看不到家中生意的經營不善。
出席某盛典期間,於連忽然對她說:“如果你願意的話,就把這當作我們的訂婚儀式。”
她滿心沉浸在被求婚的喜悅,壓根沒意識到背後的輕慢與敷衍。
她習慣凡事都往好處想,殊不知陽光之下,必有陰影相伴,單純樂觀並沒有錯,但往往無法正確指導生活。
不懂人間險惡,不知人心叵測,吃虧乃是必然。
叔本華說:“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人的思維意識。”
缺乏洞察輕率行事,注定要為莽撞買單。
判斷力不足,必然導致決策失誤,低層次認知,是悲哀人生的始作俑者。
- 認知程度越低,越容易受人擺佈。
大雪夜裡,雅娜凍得實在無法入眠。
此時,她迫切渴望於連的撫慰,走到丈夫臥室,卻看到令她不恥一幕:
昏暗爐火光裡,她的丈夫和另一個女人,並排枕著同一個枕頭。
兩人互相依偎,正睡得香甜。
那個女人不是別人,正是她情同手足的使女羅莎莉。
兩位至親聯合背叛的衝擊,讓她痛徹心扉。
她跑到懸崖邊,打算一了百了。
在千鈞一髮之際,雅娜突然想起父母,這才放棄輕生。
經此一遭,她決心與於連劃清界限,但醫生的診斷卻給她當頭一棒,因為她懷孕了。
神甫說:
“孩子是上帝補償的幸福,是夫妻間新的紐帶,是丈夫以後忠誠的保證。”
她聽信了神父的話,將孩子視為新的幸福所在。
此後,她一心圍著孩子轉,並竭力滿足孩子所有需求,可她兒子長大後,卻染上許多惡習,甚至與娼妓一起離家出走。
除了寫信要錢外,其他時間兒子對她不聞不問。
但她卻認為兒子寫信,證明自己並沒被拋棄。
與兒子保持聯繫相比,給錢幫忙收拾爛攤子算不了什麼。
正是雅娜的縱容,使得兒子堂而皇之將她的家產掏空。
羅曼羅蘭說:“人生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足夠的認知。”
雅娜本有機會及時止損,卻因輕信花言巧語,一再受人擺佈。
無論是神甫偽善的勸和說辭,或是兒子虛假的孺慕之情,她都照單全收。
即便人到中年,她依舊如年少時一般,保持著近乎盲目的樂觀。
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
一個人的認知,如果永遠停留在原地,不往高處提升,那麼無論時間如何流逝,悲劇只會不斷重演。
- 打破固有認知,才能開啟新的局面。
雅娜父親在處理匯款中途猝死,麗松阿姨隨後因病情加重過世。
送走身邊僅剩的兩位長輩後,孑然一身的雅娜萬念俱灰,不由再次萌生死意。
所幸使女羅莎莉重新出現,為她帶來了轉折。
羅莎莉想藉機償還恩情、彌補過錯,因此自薦分文不取重任使女一職,僅僅兩週,雅娜就在羅莎莉的幫助下釐清亂賬,並償還了所有債務。
但還完債後,剩下的錢只夠勉強度日。
起初她對此並不在意,照舊覺得得過且過即可。
羅莎莉一針見血戳破她的僥倖:“若不積極做出改變,不久後您將徹底一無所有。”
雅娜心知此言不虛,於是同意賣掉大田莊換個小宅院,以此爭取每年多出一筆存款。
她還鼓起勇氣寫信給兒子,鄭重聲明以後不會再給錢。
她甚至獨自前往巴黎,首次主動探望兒子,並決心搞清楚對方的真實狀況。
儘管最終未能順利找到對方,但她至少不再畫地為牢,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兒子在不久後,竟主動歸家。
沒有了雅娜的金錢支持,他在外實在混不下去,只能重回老母親身邊。
這出峰迴路轉,讓雅娜對人生有新的感悟,她不再埋怨命運不公。
作家張涔汐說:
「我們的認知是一把無形的尺子,它測量你對外界判斷的結果。」
人如果認為福禍早有天定,把一切都甩鍋給命運,那遇事就容易妥協。
一旦轉變思維,明白怎樣把握命運,比命運怎樣更重要,就會懂得抗爭。
縱觀雅娜一生,她既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
她幼時,被父母送進修道院,與世隔絕被養得太天真。
她少時,還沒充分享受繁華,就遇人不淑落入別有用心的算計。
她中年時,被不肖兒子玩弄於鼓掌,累得未老先衰、家破人亡。
但幸運的是,雅娜重遇羅莎莉,透過對方的幫助走出困境,並改變了認知。
誠如莫泊桑在小說寫的:
「人這一生,既不像想的那麼好,也不像想的那麼壞。」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順逆境。
差別在於,是有驚無險的度過,還是狠狠栽了跟頭。
認知高度決定幸福程度,如何提升認知是每個人的人生必修課。
遇事不能只看表象,多花心思探索事情的本質。
做決策不可莽撞,多揣測選擇背後的結果。
保持高度敏感,歷事煉心,借境修心,人生會越來越好。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作者:鄭鼎鼎
【聲明: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帳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訊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害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