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群雄割據,人人都想爭得頭籌,問鼎中原。各國相爭,必有強弱。春秋時期著名的有春秋五霸,除去我們所熟知的齊桓公和晉文公,憑藉出色的帝王權位之術和治理國家的才能登上榜單,還有本文講的楚莊王。
楚國原本地處蠻夷,雖然國家實力強勁,卻被其他諸侯國所瞧不起。被這般輕視,楚國人血氣方剛,自然不甘心。所以,歷代楚王都致力於壯大楚國,好問鼎中原。在歷經楚莊王、楚文王等人的建設下,楚國儼然已經很強大了,到楚莊王時期,他要做的就是繼承先人遺志——打敗晉國,問鼎中原。
可剛繼位的楚莊王,並沒有一開始就大展雄圖霸業,甚至於成日吃喝玩樂,絲毫沒有賢明之主的樣子。他的這副模樣自然引來楚國大臣所不滿,不久就有大臣伍舉進諫,楚莊王雖然鄭重其事回了。但私下楚莊王依舊成日玩樂,不問朝事。這時以死進諫的蘇從堵上自己的性命和舉族的前途,才讓楚莊王內心觸動,自此,他再也沒有玩樂之相,反而勤勤懇懇,大有將楚國做大做強,一統天下之勢。
楚莊王在親政之後,下令改革楚國政治,調整官員權利,尤其是收縮了楚國令尹手裡的權利,讓權利集中在帝王手裡。除此之外,問鼎中原少不了打仗,他下令勤加訓練兵馬。當然,最令後人所稱道的,還是楚莊王的賢能。
在與晉國爭霸的邲之戰勝利後,為了慶祝戰功,大臣向他建議在邲地修建一座京觀,京觀是用敵方將士屍體堆成的塚。但楚莊王卻沒有同意,他認為打仗其實是為了之戰,君王不應該好大喜功,看重面子,真正要做的是管理好國家,讓百姓過上好生活。
除卻賢德之名,楚莊王身為君王還很大度,知大義不拘小節。在楚國平定鬥越椒之亂後,為了給將軍們接風洗塵,封賞軍工,楚莊王在宮裡舉辦了一場宴會。宴會上,楚莊王讓自己幾個愛妾去給大家敬酒,美酒美人,一時之間,大家都很高興。
這時一場風刮來,熄滅了席上的蠟燭。這時許姬湊到他的耳邊悄悄說,妾在給眾位將軍斟酒之時,有人趁亂拉扯臣妾,臣妾反抗時扯掉了他頭盔上的紅纓。待會等侍從點亮蠟燭,只要看席間之人誰的頭上沒有紅纓,誰就是那個罪徒。
誰料莊王卻制止了,還吩咐大家把頭上的紅纓都摘下來,這下就調戲許姬的人也找不到了。事情過後許姬覺得很委屈,便向莊王詢問。莊王回答說,人孰能無過,將軍們立下赫赫戰功,席間喝醉酒犯錯也是常有的,不必如此小肚雞腸。後來在七年後與鄭國的戰爭中,一位將領立下赫赫戰功,在莊王獎賞他時,他卻推辭不受,下跪言道,我就是當年調戲許姬的罪臣,承蒙大王不殺之恩,這次是來報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