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某爽分手後,張翰就被釘在「負心漢」榜單上,任人唾罵,連吃牛肉麵都被噴得體無完膚。
前腳某爽剛塌房,後腳他就在綜藝上大口大口吃上了牛肉麵,報了當年一罵之仇。
口碑回暖,資源不斷。
照理說張翰應該要乘勝追擊,事業再上新台階。
但2022年還沒過完,他又從「人人同情」的受害者,成了網友口中逼瘋某爽的「元兇」,名聲還不如塌了房的某爽。
新綜藝鏡頭全被刪除。
十年打磨的劇本慘遭下架。
沒有塌房,勝似塌房。
張翰,你確實在塌一種很新的房子。
一、
在綜藝節目中,曾有賓客用紙條寫下了對張翰的第一印象:花心。
張翰略顯無奈的說:
「我確實花心,10年內就談了2個女朋友。」
和吳某凡,李某峰等私生活複雜的明星相比,張翰的感情生活乾淨的就像一張白紙。
在談對象這方面,他絕對沒得說。
但就是這樣白紙一樣的“深情明星”,卻比吳某凡、李某峰挨罵挨得還要多。
《一起來看流星雨》之前,他還只是娛樂圈籍無名的小透明。
但09年這部偶像劇播出後,他從此翻身把歌唱,一躍成為當年最炙手可熱的男主演。
有了名,也有了愛情。
螢幕裡,他和18歲的某爽是對歡喜冤家。
螢幕下,倆恩恩愛愛好不甜蜜。
對方18歲生日當天,他還送了自己親自挑選的手鍊,祝福她「和水晶一樣永遠純潔」。
當初二人有多恩愛?
只要同框出席活動,張翰眼神就黏在對方身上下不來。
公開戀情後,他微博三條不離秀恩愛。
就是倆沒一起上節目,他也會反覆cue對方:“希望和我的公主一起坐旋轉木馬。”
當某爽和別人鬧矛盾,他更是不由分說出來力挺。
一句「楚雨蕁可不是你可以隨便欺負的」,拉爆觀眾的少女心。
兩部《流星雨》已經將倆捧成「經典螢幕cp」。
誰承想他們私下互動比電視劇還要甜一千倍。
那段時間,他們就是觀眾心中最佳的「金童玉女」。
但沒等到兩人結婚的消息,分手的消息卻意外來臨。
先是張翰一反常態,發了一條傷感微博,引來吃瓜群眾的熱烈討論:
“終於相信和你步入婚禮的不一定是你最愛的人。”
面對網友的質疑,他堅定地表示:「感情一切如常。」
參加節目時還特意打卡結婚勝地,希望和某爽在這裡辦婚禮。
但張翰的新節目還沒播完,某爽卻單方面宣布分手。
她在鏡頭前表示,分手這件事還沒跟對方商量。
那邊還在秀恩愛,這邊冷不丁宣布分手了。
被甩了就算了,罵也是他捱的。
人總是不自覺的偏向弱者,和張翰在一起時,某爽確實卑微到塵埃裡。
其實早在兩人公開戀情前,關於他們的緋聞已經飛了漫天。
參加《快樂大本營》時,他被要求給某爽說親人生病了,希望她能捐骨髓。
電話那邊的她沒猶豫一句,立刻答應,這件事成了某爽愛得卑微的最好佐證。
包括公開戀情,也是女方勇敢公開,張翰支支吾吾了一個月才官宣戀情。
同時他也透露,自己沒有結婚意願,因為母親不支持。
某爽愛得多卑微,就襯的張翰有多渣。
戀愛腦的某爽能多「瘋」?
多次透露自己愛得自卑,所以為愛整容,最後因為男友不喜歡再整回來。
為了男友立下規矩不拍親密戲,錯失許多好機會。
談戀愛時不進組拍戲,甘當男友助理,陪男友到處飛。
事業最巔峰時期,某爽全用來談戀愛了。
或許談戀愛時,她做的這些都是甜蜜。
但這樁樁一件件,都給張翰埋了大雷,只等兩人分手瘋狂反噬。
自從某爽單方面宣布分手,張翰微博便徹底淪陷。
有讓他追回來的,有表示惋惜的。
但更多是在猜測他做了什麼對不起人家的事。
但無論某爽走得怎樣乾脆俐落,外界輿論如何洶湧滔天。
張翰不為所動,誓死捍衛自己的深情人設:「我最愛的依舊是小爽。」
「深情人設」或許能幫他挽回一點分手的損失,但實在不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最優解。
甚至於他直接把自己後路堵死了,親手將自己釘在「渣男恥辱柱」上。
「我最愛的依舊是小爽」話音還沒落完,他的新戀情就曝光了。
分手後,某爽一度被傳出「暴瘦」新聞。
每次被拍到,她都一副皮包骨的模樣,看了好不嚇人。
對此,外界都認為她是為情所傷。
女主角瘦成骷髏頭,男主角攜新歡秀恩愛。
兩相對比,男主角成了十惡不赦的「渣男」。
當初「深情人設」立得多好,如今被罵就有多麼慘。
甭管他發什麼微博,下面必定罵聲一片。
就連吃牛肉麵,都能被罵「沒有心」。
張翰被罵還情有可原,但娜札被罵,就是真的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了。
雖然張翰和某爽分手了,cp粉卻遲遲走不出來。
一看男主角又官宣了新戀情,炮火紛紛對準了娜札。
他們口徑一致,將她視為「小三」。
各種時間線,小道消息,傳得有模有樣。
娜紮實在沒辦法,發了一篇《他真的很好》的小作文。認認真真回顧了倆戀愛歷程,宣稱自己不是「小三」。
但就算做到這個份上,該挨得罵一點沒少挨。
最嚴重的時候,她一度被罵到關閉留言區。
身為話題度最高的女星之一,某爽粉絲的戰鬥力有多麼強悍自不必多言。
就是關了評論區,他們照樣能想辦法的橫膈膜應你。
那段時間,她被罵到嚴重憂鬱。
上節目崩潰大哭:「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我?」
自己在家也是眼淚不停,頭髮狂掉。
姊姊和媽媽必須將她手機強行奪走,不讓她上網看負面評論,才能讓她有所好轉。
但無論精神狀態多差,處境多麼艱難。
娜札始終沒有分手的念頭,照樣高調秀著恩愛。
“為你,和全世界為敵”,這句話簡直就是倆的真實寫照。
可惜,這段共患難的感情還是以分手告終。
如果不是外界壓力太大,說不定二人或許可以走到最後。
罵也挨了,感情也吹了。
和某爽談一段戀愛,竟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
所以某爽翻車後,張翰成為第一位「獲益者」。
「渣男」名號沒了不說,還收穫了網友的同情。
奈何機會來了他卻把握不住。
愣是自己作死,混了個比某爽還臭的名聲。
二、
當年某爽翻車,全網掀起了對她的“聲討大會”,紛紛扒皮她曾經的“囂張”言論。
宣稱自己想要坐享其成的事情。
被問及“拍戲累不累”的時候坦言:“不累,覺得累了我會拒絕拍攝。”
個人道德低落不說,職業道德也一點沒有。
當「群嘲某爽」成為網路正確時,張翰化身為「狙爽一號選手”,狠狠吃了一波紅利。
先在鏡頭前大吃特吃牛肉麵,和前面挨罵遙相呼應,引起網友憐憫。
後來是大談特談自己對新作品如何努力,和某爽形成對比。
一天拍23小時戲,即使身體不適也要堅持下去。
這麼一拉一踩,張翰「美強慘」人設立穩了。
張翰本人也想順勢而上,趁著口碑回暖靠作品殺出重圍。
於是由他兼任編劇、男一號,對外號稱「十年磨一劍」的作品《東八區的先生們》誕生了。
對於這部作品,張翰真是下足了功夫。
在綜藝裡帶領實習生審片7、8小時一動也不動。
成片出來後依然不斷打磨細節:走路要和音樂卡點、雪花要落在睫毛上。
臨播出前他還不忘最後掙扎一番,動用強大的朋友圈做宣傳。
他幾乎將所有希望寄予這部電視劇。
可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
作品播出後,張翰從人人同情落得聲名狼藉。
真不怪觀眾對他要求嚴格,如果非要用一個字概括這部作品,那麼只能是:三觀盡毀。
故事情節很簡單:四個大學認識的鐵哥們,在上海奮鬥打拼,最終愛情事業雙豐收。
以男版《歡樂頌》的旗號出道,呈現給觀眾的卻是《油膩中年男幻想錄》。
用扯女主角內衣帶的方式“英雄救美”,完事還加上一句惡臭的台詞:是不是給你拽舒服了。
在鏡頭前吃女主角豆腐,美其名曰「浪漫」。
看女上司不順眼,就用最卑鄙的造黃謠的方式搞臭她的名聲。
他以為自己成功上演了一出“霸總好戲”,擺出“小樣,看我不迷死你”的表情等待觀眾誇獎。
殊不知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得腳趾扣地,三觀盡毀。
這哪裡是“霸總”,這分明就是“油膩”。
作品播出後,張翰接替了黃曉明的「油王」稱號,連連霸榜熱搜,評論中十條有九條都在罵他。
連官媒都下場發聲,怒噴:
油膩、懸浮、尷尬,價值觀不敢苟同。
當然,他的作品也喜提2.1低分。
直追《逐夢演藝圈》,打破爛片底線,成為倒數第一。
最後慘遭下架,全網封鎖。
古有曹雪芹十年磨一劍,磨出佳作《紅樓夢》。
今有張翰十年磨一劍,磨出爛劇《東八區》。
但這麼抓馬的爛劇放在張翰身上,卻顯得合理很多。
畢竟,他早把自己活成了爛劇男主角。
三、
要不人家演霸總能成功,人家從小到大都是霸總。
他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是個名副其實的富二代。
大學裡其他同學還在當家教賺錢的時候,他就已經開著豪車到處遛彎兒。
畢業後,一部《流星雨》直接將他送上事業巔峰,在娛樂圈紮穩腳跟,從此衣食不愁。
沒窮過,沒醜過,沒吃過苦。
這就是張翰幾十年的人生軌跡。
《流星雨》之後,他就成為「霸總專業戶」。
對趙麗穎說:“整片魚塘都被你承包了。”
對張鈞甯說:“帶上這個項鍊,你就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對徐璐說:“你腳下十五萬三千八百平的大廈,都是屬於我的。”
流水的女主角,鐵打的霸總語錄。
幾年霸總演下來,張翰自己也很迷惘。
「我感覺我的人生一直在重複。」
「我想撕掉這個標籤。」
中間他也曾嘗試轉型,一部《戰狼2》讓他重新出發。
但事實證明,他也就在「硬漢劇」裡當男配出彩。
真讓他來扛大旗,分分鐘變「披著戰爭片外套的霸總片」。
難道說演霸總就是他逃脫不了的宿命嗎?
不不不,比起“演霸總”,他早就到達了最高境界:活成霸總。
當別的來賓談到前任這個話題,他一臉自信的說:
「初戀跟我在一起,就是她這輩子最大的幸福了。」
蔣勤勤表示,自己想回歸演藝圈,找回自己的事業。
張翰毫不顧忌她的感受,強行灌輸自己的價值觀:
“你在事業最好的時候選擇回歸家庭,在我眼裡就是最成功的女人。”
坐飛機有空搭被張翰借筆,還回去的時候空乘發現原子筆按不動。
拆開一看,原來是他為了表達感謝,將自己的微信小號寫紙條上塞進去了。
這語氣,這劇情,這自戀,是不是跟他演的霸總如出一轍。
當然,工作中的他更是將「霸總」貫徹到底。
在職場真人秀中,張翰擔任面試官角色。
面試前他給實習生的考題是:收集公司信息,並報告對公司發展的相關建議。
可實習生忙完準備接受審核時,他的考題臨時變成了:推薦自家藝人。
輕飄飄一句話,白費了實習生所有努力,還頗為對方著想:
「這個社會就是這麼嚴格。」
這個社會很嚴格,但由張翰說出來就顯得十分可笑。
拍攝《傳奇大亨》時,他多次以演員身分參與劇本創作,也將著名港劇導演戚其義擠了下去。
要知道,這位導演曾經的作品有《金枝欲孽》、《天地男兒》…各個都是高分神劇。
後來他在訪談中表示:「在內地拍戲,演員大過導演。」言語內外直指張翰。
就連劇本都能插手,別的就更別說了。
拍完騎馬戲,導演要求張翰補拍鏡頭。
他立刻拒絕:“找替身不就好了。”
對別人:這個社會是嚴格的。
對自己:別嚴格到我頭上。
霸道又雙標,令人咂舌。
張翰全方位無死角的想撐起「霸總人設」。
甚至在生活中也把自己凹成「霸總」。
可惜空有霸總的皮,沒有霸總的骨。
沒有霸總的脾氣和實力,終究將自己活成了笑話。
在《花兒與少年》裡有這樣一個片段。
其他來賓喊張翰去買水果,這時張翰的霸總魂崛起了。
買水果時,他給所有人都買了,唯獨沒給自己買,想藉機展現自己為集體付出的精神。
但等到別人開始分水果時,張翰開始難受了:“沒一個人注意到我沒有水果吃。”
可明明有人要跟你對半分著吃,被你自己拒絕了。
要嘛你就別付出,要嘛你就付出到底。
表面裝霸總,內裡又擰巴著想讓人關心。
性格撐不起霸總的骨,實力更撐不起。
《五十公里桃花塢》裡,宋丹丹要求新來的嘉賓都做一個自我介紹,介紹下自己姓名和代表作品。
其他小咖一一照做,就算沒什麼作品也坦然承認。
但到張翰這裡畫風變了,一句「我是張翰」簡單帶過。
一向拗脾氣的宋丹丹不樂意了,逼問他:“你演過什麼?”
張翰就是死活不肯說出自己的作品。
一句「我沒名」,將氣氛降到冰點。
還真不怪他不肯說,畢竟他是真沒什麼能拿出手的作品。
唯一拿了獎的,還是《戰狼2》中演的男配。
出道數十年,唯一讓人記得的就是「霸總」。
成也霸總,敗也霸總。
演霸總十幾年,生生把自己活成霸總。
但真正的霸總有實力有情商,而這正是他的短板。
黃曉明被稱「油王」尚且能力挽狂瀾,改過自新。
因為人家有實實在在的作品,人品也從來沒得說。
但他要作品沒作品,要口碑沒口碑。
本來靠某爽翻車賺了一波好感。
又被他親手撲滅,用一部爛劇臭了名聲。
人們反感的當然不是「霸總」。
是無意識的冒犯。
是不自知的油膩。
是沒實力卻依舊狂妄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