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妹個人檔案: 張惠妹的中音區是最歷害的,她的特質是什麼?

2023-10-27張惠妹

至於張惠妹的中音區,則是有目共睹的。氣聲、嘆聲、咽聲等的使用,因為當前使用者眾多,並不為奇。而阿妹技巧上的優點不在於她在中音區演唱上有什麼更多的技巧,而在於:一,阿妹氣息均勻,在不逼緊聲帶的前提下進行的聲帶自振——聲音的顫抖的頻率較快,非常的優美,聲帶的「緊」松與聲音的「松」完美結合;二,阿妹的聲音表情比一般歌手更為豐富。聽歌有如見人-彷彿能見到演唱者演唱時的表情和心情。這一點除了能說明張惠妹在每首歌、每個樂句、每個字詞的斟酌和處理上,是認真的、用心的,更加說明,她在音樂理解能力和表達力上的聰穎和天資。

應該說,無論高音、中音、低音,建立於自身的聲音特徵基礎上,張惠妹每個音區的演繹都是到位和獨特的。但是,在一個歌手的音樂生命道路上,往往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至今我仍然不確切地知道到張惠妹在豐華的最後一張唱片《不顧一切》時,聲音到底是由於什麼問題,忽然變得如此不盡如人意。這張專輯的大部分歌曲,阿妹的演唱均表現得有些疲憊,精神不好的樣子,聲音沙啞,在該具備力度的地方,明顯地有心無力了。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了解更多」或使用手機百渡「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性的學習

這種情況並不像是一般的聲帶疲勞,似乎,聲帶受損了。後來,張惠妹華納時代的唱片更證明了這一點。阿妹的聲音減弱了衝擊力,渾厚的女聲被削減成了沙啞。

所幸的是,經過再學習和調整,看得出,現在的張惠妹,學會了適應和使用自己的新聲音了。如今,隨著阿妹音質的缺失,低音區和高音區都成了阿妹比較不願意涉足的領域。大部分歌曲均維持在中音區。是而,阿妹需要藉助於口腔發聲位置的變化,轉移聲音的吸引力所在——阿妹將聲音的位置移到了口腔的前部——這也是時代給予張惠妹的機遇,在R&B哼唱蔚然成風的當下,放置於口腔前部的哼唱有了其合法性,這種半假聲的技法甚至還是屬於潮流的。哼唱技巧在音量和音色上都會產生變化。一方面,音量削減了;另一方面,音色由於靠前,顯現出一種柔軟的透明感,有些嫵媚的——《真實》專輯中,由阿妹自己填詞的《感應》(是不錯的詞),集中體現了張惠妹這種新的技巧,聲音集中於口腔前部上齒後的位置,哼唱出一種慵懶的感覺,撩撥人心。很慶幸的是,阿妹非常好的音樂感覺維持了這種原來與她聲音本色不盡相似的哼唱的水準。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點擊文章下面的「了解更多」或使用手機百渡「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讓老師幫你做一個專業的發聲測試,先找到你的問題幫你調整一下,在為你量身定制學唱計劃,科學系統全面的進行學習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