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播是拿下了3個熱播第一,但張若昀這劇,也留下了一個最大遺憾

2023-03-02張若昀

2023年的第一部熱劇,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早。

春節期間,《狂飆》的熱播,引發了收視狂潮。

它在中視八套播出,成為近9年來收視最高的劇,而在愛奇藝上,它也創造了平台迄今最高的熱門紀錄。

張若昀

毫不誇張地說,今年的劇王基本上被《狂飆》鎖定了。

《狂飆》完結之後,誰能接得住它的國民級熱度?

不久前,張若昀主演的新劇《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登陸了愛奇藝(以下簡稱《顯微鏡下的大明》)。

這部劇未播先火,各方期待很高。

其一,從播出時間,就能看出愛奇藝對它的重視程度。

敢接棒《狂飆》的劇,多少是有兩把刷子的。

張若昀

其二,本劇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

馬親王之前的小說改編的劇品質都不錯,像是《長安十二時辰》和《風起隴西》。

其三,本劇主演是張若昀

他之前主演《慶餘年》《警察榮譽》都是品質好劇,累積了大量人氣。

張若昀

其四,本劇只有14集,每集只有30多分鐘,短小精悍。

帶著這麼多的期待,《顯微鏡下的大明》上線後,就迅速拿下愛奇藝飆升榜第一,豆瓣電視劇榜第一,隔天也登頂貓眼熱度榜。

張若昀

皮哥帶著好奇一口氣刷了5集,感覺卻是喜憂參半

馬伯庸小說最大的特色就是「混搭」,他喜歡把現代的概念嫁接到古代的故事裡,形成一種奇妙的戲劇效果。

例如《長安十二時辰》,就是把現代劇中「24小時營救」古代故事結合;

例如《風起隴西》,就是把現代諜報劇和三國故事結合在一起。

張若昀

這部劇也是類似。

從劇名《顯微鏡下的大明》就能看出“混搭”,將現代的“顯微鏡”大明時代嫁接,用管中窺豹{/b }的方式,展現大明社會的運作方式。

張若昀

喜歡這種風格的觀眾,會驚訝於他獨特的視角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不喜歡的觀眾,則覺得這一鍋亂燉,有些不倫不類。

因此,你如果是《長安十二時辰》《風起隴西》的受眾,大概率也會喜歡這部劇。

張若昀

反之,可能就不太看得進去了,甚至只是劇名,就會將你勸退。

這種矛盾性,從熱度上就能看出來。

該劇播出首日熱度排名第三,隨後猛衝到第一,又很快降了下來,甚至比不過早就完結的《狂飆》和《三體》。

當然,相較於這些外在數據,大家更關心的是這部劇到底品質如何,是否值得一追。

張若昀

先說該劇的畫面。

在網劇陣營中,《顯微鏡下的大明》拍出了電影版的質感,構圖和濾鏡選得都很講究。

具體舉幾個例子。

這是故事發生地仁華縣,群山環抱,雲霧繚繞。

張若昀

這是縣內舞龍時候龍頭的造型,怎麼一個酷了得。

張若昀

這是兩位主角河邊聊天的畫面,有點小橋流水人家的感覺。

張若昀

這是主角上省城告狀時的俯拍鏡頭。

張若昀

鏡頭拉近,主角這造型,有點《新龍門客棧》那味兒了。

張若昀

這是縣城大街,有點「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意思。

張若昀

光從畫面就能看出,主創是用心創作的,「畫面黨」們可以放心食用。

再說說故事。

原著小說中,一共講了六個案件,這部劇拍的就是第一案“絲絹案”,帶有一定的懸疑和破案屬性。

很多人一看《絲絹案》,立刻會問,這是不是類似《少年包青天》那樣的斷案劇,每一季,破一個案子?

張若昀

也對,也不對。

《少年包青天》裡的案例都是殺人案,故事的核心就是抓到兇手,簡單好理解。

《顯微鏡下的大明》裡的案例是六個明朝基礎政治事件

每個案件涉及的領域不同,這個“絲絹案”,講的是一個稅務案件,理解起來有些吃力。

算數天才帥家默(張若昀 飾)在縣衙的稅簿中,發現「人丁絲絹」稅收有問題。

在好友豐寶玉(費啟明 飾)的協助下,他們開始了漫長的探查過程,最後撥亂反正,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張若昀

主線很簡單,但細節,卻很難搞清楚。

例如反派是如何用移花接木的手段,把七個縣的稅賦,轉嫁給一個縣的。

為了讓觀眾理解,整個故事的脈絡,導演編排了許多辯論戲,藉用角色之辯,來幫觀眾縷清細節。

這是縣衙裡的斷案戲,是不是很類似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

張若昀

這是主角和鄉紳在黃知府堂前爭辯,正反辯方分坐兩側,被網友戲稱「大明版」的《奇葩說》。

張若昀

爭辯的內容,對於一般觀眾來說比較晦澀。

如「本色稅」和「折色稅」的區別。

張若昀

如「官收官解」的方式,一條鞭法、腳費的計算等。

張若昀

為了說明作案手法,主角甚至繪製了一張心智圖。

張若昀

拉近一看,堪比天書。

張若昀

小說裡是可以用大段文字,對背後的財務知識來解釋的。

但在影視劇裡,觀眾很難在短時間內捕捉到精髓,這也造成了一定的追劇障礙

此外,馬伯庸作為編劇,雖然對台詞進行了口語化的處理,但依然有大量台詞保持「文縐縐」的特點,角色幾乎每隔幾句必蹦出一個成語。

張若昀

張若昀

像這樣吊書袋的台詞,層出不窮,雖然保證了全劇的質感和逼格,但同樣造成了與觀眾的距離感。

張若昀

看這樣的劇,就像在上一堂古代稅務課,多了一層字字璣珠的厚重感,少了像《狂飆》那樣即食即得的暢快感

「劇情黨」們,謹慎入坑。

最後說說演員。

張若昀飾演了一個只會算帳的會計帥家默,劇中的綽號是「算呆子」。

張若昀

這個呆子身上還有一段坎坷身世

年幼時家中失火,因為他的疏忽,父母葬身火海,他是帶著罪惡感生活的。

張若昀

張若昀

張若昀的表現只能說中規中矩

表演方法沒有突破,很多場景都讓人亂入了《慶餘年》裡的範閒。

張若昀

大概是虧欠觀眾太多了,彈幕裡還一直在刷:「張若昀,你欠我們的《慶餘年2》《雪中悍刀行2》什麼時候還。」

費啟明飾演了一個廢柴富二代豐寶玉

他塑造的這個角色真心不錯,從造型上能看出一股又慫又憨的氣質。

張若昀

劇中表現也放得開,很多表情都演得很到位,甚至扭曲到模糊。

張若昀

張若昀

戚薇飾演了豐寶玉的姊姊,商業天才豐碧玉,個性潑辣,和程仁清(王陽 飾)是一對歡喜冤家。

從截圖也能看出,她演得很真實

誇張的眼影、嘴角的皺紋都真實可見,沒有磨皮虛假濾鏡,那種從底層摸爬滾打再勤勞致富的老闆娘形象,被她拿捏住了。

張若昀

吳剛飾演了那個逃稅漏稅的大反派官員,「絲絹案」和他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他要設法阻止主角斷案。

張若昀

不過吳剛在劇中是友情客串,戲份不多。

他在《狂飆》裡的演出被吐槽,急需一部作品重新證明自己的實力。

全劇最讓人驚訝的,還屬王陽。

張若昀

熟悉王陽的觀眾都知道,他是韓庚的表哥,長相優雅帥氣,之前一直出演那種儒雅之士,在《人世間》裡飾演的暖男蔡曉光{ /b}被大家稱為「人間理想」。

但本劇中他卻飾演了一個亦正亦邪的律師(狀師)程仁清,也是劇中的男2號,此人巧舌如簧,面目可憎。

看看這個扮相,注意到他眼角周圍的肌肉微微顫動了嗎?真是把角色的陰鷙演出來了,眉宇之間和《九品芝麻官》裡的方唐鏡像極了。

張若昀

張若昀

和方唐鏡一樣,這個角色一出場還自帶一把扇子,上面寫著「浩然正氣」四個大字,反諷的效果也出來了。

張若昀

程仁清在前期肩負起了反派的重任,舉手投足間都有一種飛揚跋扈的嘚瑟勁兒。

這是縣衙辯護時的不屑,這個戰術閉眼動作夠絕。

張若昀

這是和豐碧玉聊天時的狀態,嘴裡滔滔不絕,這個戰術皺眉也不遑多讓。

張若昀

這是當眾拆穿主角身世的戲,注意看那個眼神迷離的樣子,頗有幾分王思聰低眼看人的神韻。

張若昀

這是獨自嗨了,唱戲時的神態,這種搖手指的動作,也把角色的自鳴得意給演出來了。

張若昀

當所有人都以為他一黑到底時,他卻來了個反轉

在和老友喝酒時,我們才得知,程仁清是當年蒙受了冤屈才一蹶不振。

「過去的事兒了,不提了。」

此刻他的神情裡沒有了陰鷙,只剩落寞。

張若昀

鏡頭拉近,我們甚至能看到他眼眶裡,若有似無的淚痕

這就是演員的功力,可以透過微表情來表現人物的內心,陰鷙和落寞之間,一鍵就可以切換。

張若昀

從第5集開始,程仁青這個角色也慢慢洗白,和主角形成了亦敵亦友的關係。

原著小說是帶有紀實性的文字,故事情節上略平,但程仁青這個角色讓劇作的張力,一下子撐起來了,值得期待。

分析了這麼多,我們不難發現,《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是一個追劇門檻比較高的劇。

它的畫面講究,演員演技全部在線,但是故事略微晦澀難懂,並不是大多數人喜歡看的爽劇。

張若昀

它適合以下幾類人:馬伯庸的書迷、張若昀的粉絲、嚴肅歷史劇愛好者。

如果要衝擊全網爆款,這種門檻,也會成為限制受眾最大的一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