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忠
字藎忱,山東臨清唐園村人。
1891年8月11日生。
1905年考入臨清縣立中學。
1911年在天津法政學校就學時秘密加入中國同盟會。
1912年考入天津法政學堂。
1914年未畢業即棄文從武,到北京政府陸軍第二十師隨營學校當學兵,後升任司務長、師部參謀。
1916年隨部入湘與護國軍作戰,失敗後回臨清。同年到河北廊坊馮玉祥部第十六混成旅,任中尉差遣,後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
1926年任第十五混成旅旅長,由宋哲元指揮。
1926年馮玉祥部西北軍屢遭失利,張自忠一度投靠閻錫山,9月國民軍五原誓師後,張回歸國民軍。
1927年5月任馮玉祥的副官長。 1927年8月馮玉祥開封開辦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軍官學校,張自忠任校長。
1928年7月任開封警備司令,8月任第二十五師師長。
1929年第二十五師改編為第六師,仍任師長。
1930年4月中原大戰後,任張學良整編成的東北陸軍第三軍(即以後的第二十九軍)第三十八師師長。
1932年1月張率第三十八師進察哈爾省,兼張家口警備司令。
1933年3月率部參加長城抗戰之喜峰口戰役,時任第二十九軍前線總指揮。 1933年7月到廬山訓練團受訓。
1935年4月9日任中將。同年11月8日代理察哈省政府主席兼委員,12月11日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12月12日任察哈爾省政府主席,20日兼任察哈爾省保全司令。
1936年6月26日任天津市長。 1937年3月以冀察平津軍政工商考察團長的身份,率團到日本考察。
1937年七、七事變後,奉宋哲元令暫代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北平綏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長。 1937年11月任軍政部附。 1937年11月經馮玉祥、宋哲元等保薦,任代理原第三十八師擴充而成的第五十九軍軍長。
1938年2月率部參加臨沂戰役,擊敗日本「鐵軍」坂垣師團,保障了台兒莊大捷。 1938年4月13日以戰功升第二十七軍團軍團長兼第五十九軍軍長。 9月參加武漢會戰,10月任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武漢失守後兼任第五戰區右翼兵團總司令。
1939年5月2日加上將銜。後率部參加隨棗會戰、棗宜會戰。 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對日作戰中殉國。國民政府為其舉行國葬,並於1940年7月7日追贈為陸軍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