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10月26日消息,根據《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開展中央和國家機關直屬單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推薦申報工作的通知》,經過復核趙炎、馮鞏的申報資料,組織專家從技能藝能特點和水平、代表性和影響力、師承和授徒傳藝情況等方面對二人進行審核,中國廣播藝術團同意推薦二人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並向社會公示七天,公佈期為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
北京青年報記者透過梳理發現,相聲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本有三位,分別是常寶霆、馬志明和姜昆。隨著常寶霆先生2015年過世,其他兩位也已經年過古稀,增補新血也是傳承相聲藝術所需。
談申報
基礎材料外加錄製影片短片
趙炎告訴北青報記者,今年7月,他所在的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推薦他和馮鞏參加國家級相聲非遺傳承申報工作,讓他準備材料。趙炎介紹,申報非遺須滿足技能、藝能水準、代表性作品、社會影響力、師承及授徒傳藝等六項條件。
為此,趙炎提供了多年來的獲獎證書,包括1985年獲得的全國十大笑星獎牌。此外,還有幾十盤錄影帶,包括他和馬季老師說過的80段相聲──有《五官爭功》《吹牛》《一僕二主》《兒女讚》《四字歌》等代表作品。
「除了準備這些基礎材料,說唱團還讓我錄製了一段十多分鐘的視頻短片,介紹我的相聲技藝及創新表現形式、相聲藝術特色及從藝經驗,還有我的師傳承和收徒情況。 」趙炎說。
另據了解,馮鞏今年8月準備非遺傳承人相關資料,10月依要求提交給主管機關。
談恩師
打破「一頭沉」推出「子母噠」
馮鞏和趙炎是觀眾熟悉的相聲演員,也是馬季的徒弟。作為和馬季搭檔時間最長的相聲演員,趙炎和馬季合作了27年,兩人珠聯璧合,配合默契,成就了相聲界一段佳話。
趙炎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和馬季老師合作的時候,曾對相聲藝術固有的技巧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創新。例如,相聲的形式,《宇宙牌香菸》是單口相聲,而在那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單口和群口幾乎沒了,只剩下對口相聲,這讓他們覺得很可惜,《宇宙牌香菸》加入了小品元素,使其從對口變成了單口;而《一僕二主》是三人相聲,《五官爭功》是群口相聲。這些創新突破讓觀眾找回了新鮮感。
趙炎介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時,以往相聲當中'一頭沉'的表現形式,即逗噠誇誇其談、捧嘩有點搭腔的形式玩不下去了。我那時比較年輕,馬季老師就調動我的積極性,一起創作了'子母噠'的藝術表現形式。這樣一來,相聲的節奏加快了,矛盾的遞進加速了,包袱效果也更強烈了。
以往人們多認為相聲是用來諷刺的,但馬季說,「有些現實題材就應該歌頌。如新生活、新人、新事等。」正是這些積極正面健康向上的社會新風尚,客觀上促成了馬季歌頌型相聲的創作。例如《找舅舅》《女隊長》《登山英雄讚》《畫像》等都是歌頌型的,還有馬季與趙炎合作的《成語新篇》《兒女贊》《四字歌》也是歌頌型的。
談規劃
傾力編著相聲理論教材
今年9月起,中央戲劇學院開設了曲藝專業。有說法,趙炎將受邀給學生授課。 「為什麼中戲曲藝專業審批了好幾年,遲遲批不下來?就是因為師資及教材問題。戲曲、電影、話劇等都有現成的教材,而曲藝相聲一直是口傳心授,缺乏一套系統闡釋相聲藝術的理論教材。成為非遺傳承人後,他將推動這項工作。
除此之外,為海內外相聲團體舉辦的相聲比賽做評委,做示範演出,點評參賽演員的技藝水平等,也是趙炎的一項重點工作。他透露,自己將繼續在海內外推廣普及中國相聲藝術,做幾檔大家都比較認可的相聲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