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愁予簡介(鄭愁予: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2022-11-20鄭愁予

詩人鄭愁予小學時,抗日戰爭就全面爆發了。

他的父親從陸軍大學受訓後一畢業就被送到湖北抗戰前線,調去襄陽張自忠的部隊,走之前囑咐人把南京的妻兒送到他們山東的二伯父那裡。

鄭愁予在這千里投親的路途中,他跟著母親經歷過各種逃難,一路上見到很多傷兵,砲彈爆炸,戰馬飛馳。

後來,在1948年12月的一天,他經過了一個寂靜的江南小鎮,那裡喚起了他童年時期逃難的記憶,有關砲車,有關戰馬的馬蹄聲…

鄭愁予

青石小巷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直忘不了童年在塵土滾滾中經過的這個小鎮的詩人鄭愁予,也藉這人世間的蒼茫,在21歲的最好年齡裡,把他的那些經歷藝術化,寫成了《錯誤》來感嘆:人世間,我們都不是歸人,我們都只是過客。

鄭愁予

青石小巷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風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鄭愁予

蓮花

年輕的詩人,想著曾經路過的那個江南的小鎮裡,也許有一段情緣在等待,而自己騎馬而過的馬蹄聲犯了個“錯誤”,讓城裡等待的人誤以為是歸人,其實自己只是個過客。

其實這首詩還有另一半,當時鄭愁予一起投稿了兩首詩,並稱為《小城連作》,但是編輯拆開來發表了。 第二部分叫《客來小城》:

三月來幸這小城

春的事物堆綴著…

悠悠的流水如帶

在石橋下打著結子的,

而且 三月的綠色如流水…

客來小城,

巷子寂靜

客來門下,

銅環的輕叩如鐘

遠天飄飛的雲絮與一階落花…

鄭愁予

鄭愁予說:“上闍是那裡有人等待,他卻很快經過;下闐沒有人等待,他卻來尋找。這是表達一個哲學的人生境界,人人如此。”

小鎮還在,路過的戰馬已不在,小鎮還有人在等待,但路過的詩人不再來。當詩人再來,小鎮已沒有人在等待。

我們亦是如此,在人生的路途中,紅塵輾轉,我們又成為了誰的過客,誰又驚擾了我們的輕夢。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