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郭德綱曾說過:“一個人可以沒有文憑,但不能沒有文化。”
這句話在他「國中畢業證書都沒見過」的兒子郭麒麟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證。
2020年,郭麒麟成為《最強大腦》第七季「壓力推薦官」。
“低學歷評審高學歷”,引起廣泛質疑。
但節目播出後,輿論反轉,郭麒麟以文化素養和高情商獲得觀眾一致好評。
面對大學部、碩士、博士均為清華畢業的「三清才女」選手,郭麒麟引經據典地鼓勵:「老子有雲,一氣化三清。
這一氣是氣勢,也是氣運,祝你挑戰成功。 」
面對教授嘉賓“您和您父親嘗試這些挑戰項目誰會贏”的問題,郭麒麟幽默調侃:“我和我爸來不了,我們哪裡是最強大腦啊,分明是最強大嘴。”
觀眾驚嘆於郭麒麟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個人修養,很少人知道,他家的書屋比德雲社劇場都大。
郭麒麟如今的從容,是父親的嚴格教育和自己的多年磨礪鑄就的。
1.少年錦時
1996年,郭麒麟在「相聲之鄉」天津呱呱墜地。父親是相聲大腕郭德綱,「星二代」郭麒麟的童年卻沒有大眾想像中的順風順水。
由於父母離婚,父親“北漂”拼事業,他不到五歲就成了“留守兒童”,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對父母的印象基本上模糊。
幸運的是,繼母王惠生性善良,為人賢惠,在郭麒麟即將步入學齡時把他接到北京親自撫養。正是從那時起,郭德綱正式開始了對兒子的「打擊教育」。
不可以爆粗口;坐著不能蹺二郎腿;集體合照不准勾肩搭背;遇到客人來訪立刻起身迎接,站在旁邊隨時恭候父親指令……
這些「家法」對一個七、八歲的男孩來說,怎麼看都過於嚴厲。更苛刻的是,郭德綱要求兒子最後一個吃飯,有好東西徒弟們挑完了郭麒麟撿剩下的。
如果郭麒麟不小心犯錯,會面臨父親最激烈的斥責。郭德綱對徒弟還會有所顧忌,私下管教,對兒子則經常眾目睽睽下公開罵,讓郭麒麟下不來台。
郭德綱之所以對郭麒麟如此“狠”,不是因為不喜歡他。恰恰相反,正是出於父親對兒子的愛和責任,郭德綱才要儘早「教訓」郭麒麟,免得他長大後在外面吃虧。
乖巧懂事的郭麒麟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並始終遵循郭德綱的教導。就這樣,他長成了“別人家的孩子”,不但學習成績優異,還謙遜守禮,處處替他人著想。
可惜聰明的郭麒麟並沒有繼續學業。 2011年,德雲社大事件頻傳,外部被「主流相聲界」打壓,內部成員接連出走,一時風雨飄搖岌岌可危。
受家庭氛圍影響,郭麒麟一直對相聲抱有濃厚興趣;如今德雲社有難,他更是想幫忙出把力,為父親分憂。不顧家人的反對和輿論的冷嘲熱諷,郭麒麟決心退學從藝。
脫下校服穿上馬褂,十五歲的郭麒麟告別了中學課堂,拜師父親的多年搭檔於謙,開始了他艱苦的相聲學藝生涯。
2.天道酬勤
和父親郭德綱的“嚴父”做派截然相反,師父於謙卑尚“鼓勵教育”,在傳藝郭麒麟時態度溫和,不疾不徐地引導徒弟領悟相聲訣竅。
郭德綱看不慣於謙的“蜜棗”,決定給兒子餵一餵“黃連”。他列了一串長長的書單:《清史稿》《資治通鑑》《太平廣記》……郭麒麟的臥室成了「圖書館」。
不單如此,一段太平歌詞,其他徒弟三天之內背完即可,郭麒麟必須兩天滾瓜爛熟。郭德綱從來不對兒子實施體罰,但他始終讓郭麒麟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壓力。
虎父無犬子,在郭德綱嚴謹專業的監督訓誡下,郭麒麟練成了紮實的基本功。初亮相搭檔恩師於謙,郭麒麟神采飛揚,口條利索,贏得了台下相聲迷的陣陣喝采。
寶劍鋒從磨礪出,郭麒麟的「成角」路上,也少不了挫折打擊。 2012年保利劇院的大型專場,德雲社派出岳雲鵬和郭麒麟兩員大將“壓陣”,結果“少班主”露了怯。
久經風雨的岳雲鵬淡定自若娓娓道來,郭麒麟情況卻不容樂觀。初出茅廬的他明顯過度緊張,節奏紊亂導致冷場,話還沒說幾句就搞砸了節目。
謝幕之後,德雲社掌舵人連夜痛罵“少班主”,一直說到凌晨。隔天郭德綱餘怒未消,在社群網路上也對郭麒麟提出嚴厲批評。
這次事故給了郭麒麟非常大的震動,他從此更加兢兢業業學藝。 「傲嬌」老父親嘴上雖不說,心裡卻對兒子的事業十分上心,給他精挑細選了最好的捧嘩搭檔:閻鶴祥。
「壯」閻鶴祥大郭麒麟十五歲,舞台經驗豐富,表演風格成熟穩健。郭麒麟身為逗嘩,一直有「碎嘴子」的毛病,每次節奏出問題,都被閻鶴祥神不知不覺地救場。
在金牌捧詠「輔佐」下,「少班主」郭麒麟如虎添翼,相聲技藝日臻精湛,表演越來越受歡迎。與時俱進的他敏銳覺察到如今觀眾對「美感」的需求,開始了另一個計畫:減肥。
從小到大,郭麒麟都是以「小胖墩兒」的形象示人,沒人相信他能減肥成功,包括一向對他要求頗高的父親。郭麒麟日後回憶:“我爸一邊吃炸醬麵饞我,一邊勸我放棄。”
沒想到郭麒麟真的減肥成功了,肥肉嘩嘩掉顏值噌噌漲,華麗變身「小鮮肉」。長袍馬褂被他穿出了時尚範兒,他吸粉無數,人氣更上一層樓。
內外皆已「修練」成功的郭麒麟,此時萬事俱備,只需要一個大展身手的平台。很快,郭麒麟等來了自己的「東風」:《歡樂喜劇人》第三季。
早在《歡樂喜劇人》第二季,郭麒麟就曾作為助演嘉賓出現過一期,清新的風格贏得不少好評。新一季作為正式選手登台,他使出全身解數,帶來了一個精彩節目。
隨著岳雲鵬大紅大紫,無數相聲演員跟著風,模仿他「耍賤賣萌」的表演風格。郭麒麟卻反其道而行之,另闢蹊徑走可愛淳樸路線,不諳世事的「小少爺」形像走進了觀眾的心。
除了深耕傳統相聲領域,郭麒麟還勇於創新,大膽嘗試相聲劇,收到了熱烈反響。自此之後,郭麒麟徹底告別「郭德綱兒子」標籤,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角兒」。
3.跨界達人
除了相聲,郭麒麟也積極經營演員事業。在2019年電視劇爆款《慶餘年》中,他友情出演「范思轍」一角,「財迷弟弟」獲得好評無數,甚至成了不少書迷的追劇動力。
郭麒麟並沒有趁著熱度接爛劇“撈金”,而是寧缺毋濫,穩紮穩打精進演技。對於接戲,郭麒麟有自己的衡量標準:認準質量,不當「混子」。
正是基於這種藝術追求,郭麒麟零片酬參與優質戲劇《牛天賜》。為了徹底融入角色,郭麒麟從早到晚泡在排練室,和編劇探討人物,力求做到「人戲合一」。
郭麒麟在話劇舞台的用功,同相聲領域一樣,最終收穫了觀眾認可。 《牛天賜》謝幕時,掌聲響徹整個劇場,久久不歇。鼓掌的人群中,就有郭麒麟的「嚴父」。
表演結束,郭德綱上台抱住兒子:「大林啊,你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作品。」終於得到父親認可的郭麒麟,禁不住潸然淚下。
身為影視圈新秀,郭麒麟出演角色數量不多,但幾乎每個都能讓觀眾眼前一亮。
2021年,電視劇《贅耶》登陸賀歲檔,一播出便火爆銀屏,成為熱門話題。郭麒麟塑造的男主角寧毅,雖然平時插科打諢,關鍵時刻卻充滿擔當,是全家的主心骨。
很快,「贅君毅」就成了千萬少女的理想型,郭麒麟完美達成「轉型演員」成就。
由於劇集的熱播,不少入戲太深的觀眾開始化身“CP粉”,期待郭麒麟和女主角宋軼事在現實生活中的可能性,緋聞隨之而來。
面對這個小插曲,郭麒麟既沒有仗著男性優勢態度曖昧,也沒有硬梆一紙律師函澄清,而是和宋軼事姐弟相稱。一個稱呼,高情商化解了輿論。
郭麒麟不僅能夠巧妙應對桃色新聞,他的高情商也體現在了工作生活的各個層面。參加綜藝時,他身兼多職:既是“生僻字辭典”和“文化常識百科”,還是“尷尬滅火器”。
某期“跑男”,李晨遭鄭凱調侃:“你陪女人逛街過嗎?”這個玩笑相當不合時宜,因為當時李晨正在經歷“石頭門”。面對尷尬,郭麒麟一句話救場:“誰小時候沒陪媽媽逛過街?”
參加配音綜藝《身臨其境》時,郭麒麟擊敗老戲骨張光北後巧用演員梗,一句「都是我的爹爹」逗笑全場,幽默地維護了前輩的臉面。
參加旅行綜藝《五十公里桃花塢》時,面對汪蘇瀧“你一定非常有天賦”的誇贊,郭麒麟沒有虛偽地否認,而是大方回應:“沒錯,我確實有天賦!”
還沒等大家反應過來,郭麒麟又用汪蘇瀧的歌詞補充:“我只是浪漫沒天分!”話題瞬間被轉移,嘉賓們開始了“綠野歌會”,郭麒麟就這樣將高光場面讓給了歌手汪蘇瀧。
郭麒麟不僅在綜藝中高情商,他在幕後工作和日常生活裡同樣展現了良好的品性。租房子住、自己修家電、網購拼單爭取優惠,他的衣食住行低調到絲毫不像一個「星二代」。
有一次,郭麒麟和音樂人周品錄製節目,因為天色已晚,他們乾脆就地點外賣。用餐過後,郭麒麟主動收拾一片狼藉,不給別人添麻煩。
因為盒飯包裝破損,地上沾了一些油漬,郭麒麟連忙找工具清理。即使周品安慰他清潔員會打掃,郭麒麟還是非常慚愧,優秀的家教已經使「同理心」牢牢刻在他的腦海中。
4.結語
曾經有網友如此評價郭麒麟:“如果我攤上了王健林當爹,我能比王思聰更高調;可如果我攤上了郭德綱當爹,我肯定做不到像郭麒麟那麼低調。”
郭麒麟透過多年不懈努力,如今修煉為有口皆碑的“優質藝人”,成了父親的驕傲。
業內瘋傳的“生子當如郭麒麟”,既是對父親郭德綱的羨慕,也是對兒子郭麒麟的讚揚。
當然,正如郭德綱的口頭禪「一個猴一個栓法兒」一樣,他對後代的教育方式也許只適合自己的孩子。常年打壓缺少鼓勵不一定會讓子女成材,更可能激發叛逆情緒。
幸運的是,郭家的養兒故事是喜劇結尾。
現在郭麒麟有才有德有好人緣,前景一片光明,一家其樂融融,已足夠讓「嚴父」郭德綱欣慰了。
老話說得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郭麒麟從“璞玉”成長為如今的“成色”,離不開父親郭德綱的嚴格要求和苦心教育,嚴厲的背後是滿滿的深愛。
同時,郭麒麟自身的努力也不可或缺。沒有純良憨厚的品性,沒有持之以恆的刻苦用功,郭麒麟不可能成為現在最好的自己。
可憐天下父母心。
身為父母,沒有一個不愛孩子,沒有一個不希望孩子有好的將來。
如何教育好兒女?郭麒麟的故事不一定具有借鏡意義,但多少能為廣大父母帶來些許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