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東個人資料簡介祖籍(樊振東恩師寄語:銀牌亦可喜,團體再爭光)

2023-01-27樊振東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魏超然實習生 郭思芸

昨晚,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原偉倫體校)教學大樓一樓階梯會議廳座無虛席。樊振東在偉倫體校時的恩師張敏(上圖)和羅紹倫以及學院的部分師生,來到現場為傑出校友樊振東加油。雖然樊振東最終沒能拿到金牌,但他的兩位昔日教練都在第一時間給予他鼓勵。

這場比賽從一開始就進入馬龍的節奏,張敏一直看得很緊張。比分來到1比3,她坐不住了,走出場館在門外的走廊裡來回踱步,時不時從門口望望裡面的大屏幕,看一眼比分,再轉身離開。

「馬龍這場球把樊振東算得太死了,太難了。」張敏對記者直搖頭,眼神充滿焦急。 「無謂失誤也多,整個人還是有點緊。」當樊振東把比分追至2比3,放心不下的張敏還是回到了大廳的座位,繼續看比賽。

最終,樊振東還是無力回天。當馬龍比心慶祝時,張敏也大度地為馬龍鼓掌,並誇讚道:“馬龍這次調動非常快,尤其是第一局,打得非常漂亮,他的經驗是需要樊振東學習的。”

對於愛徒的失利,張敏感到非常惋惜,不過能拿到一塊銀牌,她也為樊振東高興:「為他感到高興,因為在中國爭取參加奧運會已經是非常難的了,他能參加已經是非常成功了。她對樊振東還是非常有信心的,希望他三年後能實現夢想。

對於自己的愛徒,張敏也給予了好評:“他是非常優秀、非常刻苦的運動員,希望他繼續堅持努力,爭取打好團體賽,為國家爭光。”

羅紹倫是張敏帶樊振東時的助理教練,在樊振東去八一隊之前,他帶了樊振東三年。在他看來,樊振東本場並未完全發揮出水平,被馬龍牽制住了,沒有打出自己的節奏,「要更釋放自己,打出應有的水平。在奧運賽場上發揮百分之百的實力很難。

不過,羅紹倫也認為,獲得銀牌已經是一件很可喜可賀的事情:“進入奧運已經是一般人難以實現的夢想,能追逐夢想就可以了,(樊振東)繼續努力吧!”

啟蒙教練:他是個很懂得感恩的人

「Ping……Pong」循著聲音走進廣州市海珠區少年宮乒乓球班課室,只見有數名少年正揮灑汗水進行訓練,這裡就是中國乒乓球名將——廣州仔樊振東的啟蒙地。

昨日,在樊振東、馬龍會師東京奧運乒乓球男子單打決賽之際,記者來到海珠區少年宮,採訪了樊振東的啟蒙老師,了解這位廣州名將的成長故事。

樊振東,祖籍湖南,1997年出生於廣州,小學就讀於廣州市乒乓球重點小學-海珠區同福中路第一小學。入學前,樊振東的父母聽說進了校隊可以免擇校費,於是就先到學校旁邊的區少年宮為年僅5歲的樊振東報了乒乓球學習班,沒想到此舉讓兒子從此走上職業乒乓球之路。

回想起十幾年前初次見到樊振東的情景,海珠區少年宮乒乓球教練文浩光、楊碧瑜還記憶猶新。 「胖胖的小孩,我們當時都叫他'肥仔',但他不高興,說'肥'這個字在他們老家不好聽,我們就叫他'小胖',一直叫到現在。」楊碧瑜笑著說。

說起樊振東的乒乓球技術,文浩光和楊碧瑜贊不絕口:“他很有天賦,手感特別好,而且善於思考。”文浩光還和記者分享了一個樊振東善於思考、反當“教練”的小故事。文浩光說,在樊振東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他教樊振東搓球,說力度越大球旋轉得越快。但樊振東用正膠(膠粒向外的乒乓球拍)試了幾次大球後,向文浩光發問:「老師你看,用正膠如果力越大球反而越不轉,我輕輕搓,球卻轉了。 「正膠因為膠粒向外,摩擦力較大,(擊大球)用的力度越大反而旋轉越小,是他點醒了我。」文浩光說。

跟著教練,樊振東展現出過人的天賦。 2004年,樊振東代表海珠區少年宮參加「新苗盃」青少年乒乓球賽獲得新苗一組男子第一名。 2006年,樊振東獲選到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原偉倫體校)。 2008年,樊振東被八一隊看中,當時他才11歲多,父母親有點捨不得兒子離開家,文浩光和楊碧瑜便給樊爸爸、樊媽媽詳細分析,他們才最終作出選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道路,不能因為不捨得就困著他,我們這裡是‘池塘’,他能去更廣闊的天地。」文浩光說。

在廣州的啟蒙老師們看來,樊振東不僅是一棵勤奮且有天賦的乒乓球好苗子,學習文化課也很認真,而且小小年紀就能獨立自主。 「他學習成績很好,每天上完課就去練球,練球後回家自己加熱飯菜吃,特別獨立。」同福中路第一小學老師李毅嫦回憶。

2016年,樊振東以替補球員身分參加里約奧運。奧運結束後,樊振東回廣州探望老師們。 「看見他,我們很驚喜。這麼出色的小朋友在取得很大的成就後,還會回來看我們,這是一個很懂得感恩的人。」李毅嫦說。

文浩光和楊碧瑜告訴記者,樊振東平常也會在微信上跟他們聊天。 「現在不敢打擾他,我們只在電視機前為他喊加油!」楊碧瑜笑著說。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

編輯: 寶厷

來源:金羊網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