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的成長經歷頗具戲劇性。
他的父母在他剛出生時就離婚了,導致他被送到爺爺家中生活,並很少見到父親。
直到6歲時,郭麒麟才與父親團聚,但並沒有如他所期望的那樣享受到溫馨的家庭氛圍。
當時,郭德綱已經有許多徒弟,年紀相仿,和師父一起吃住學藝。
每次用餐時,屋子裡坐不下那麼多人,於是父親要求郭麒麟端著飯去旁邊吃。
而當家裡準備了點心零食時,郭麒麟想要品嚐卻遭到父親的製止。
只能等待父親的徒弟們都吃飽喝足後,才能拿到剩餘的食物。
此外,跟隨父親和一大群徒弟學習藝術,如果父親對徒弟們的表現不滿意,也會指責郭麒麟,公開斥責他。
每次集體演出時,師兄們能夠分得幾百塊,而他只能拿到80多塊。
所有的甜頭從來都與他無關,而屈辱和嚴厲的責罵卻始終伴隨著他。
曾經有一次,郭麒麟作為助演幫助父親和徒弟們在劇場表演,但由於選題失誤,選擇了一個不適合大劇場的節目,導致觀眾反應平淡。
回家後,父親郭德綱對此事進行了長時間的訓斥,直到凌晨4點才讓他休息。
受到訓斥後,他還不能閒下來,匆忙向觀眾發文道歉。
然而,父親仍然公開指責他“愚蠢”、“無知”,言辭極其苛刻。
從小就遭受這樣的對待,他渴望證明自己給父親看。
國中時,郭麒麟並不喜歡學校的文化課程,而是熱衷於相聲表演。
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退學回家跟隨師兄學習。
儘管他一直是個胖子,但為了登台表演,他開始努力改變自己的形象。
在18歲時,他體重達到了200公斤。
為了減肥,他每天堅持跑步和節食,並制定了詳細的減肥計劃。
他按時去健身房鍛煉,除非完成了足夠的時間,否則不會出門。
透過這樣的努力,他成功減掉了80公斤。
在《歡樂喜劇人》中,他與師兄岳雲鵬合作登場,展現了他紮實的相聲功底,證明自己並不是靠父親的名聲混日子的人。
在德雲社劇場的表演歷練中,他逐漸獲得了一定的地位。
儘管疫情期間德雲社的演出大幅減少,收入嚴重縮水,但他仍能在多個地方連續舉辦商演,觀眾也非常支持,空座率極低。
憑藉著實力,他贏得了「德雲一哥」的稱號。
郭德綱回憶起那段時期時開玩笑說,當時兒子非常忙碌,想見他一面都需要提前預約。
郭麒麟並不滿足於僅在相聲領域發展,他也積極爭取在電視劇和綜藝節目中的機會。
他在《慶餘年》中的表現讓大眾首次認識到他作為影視演員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