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毛主席一家滿門英烈, 妻子開慧悲壯就義,二弟毛澤民新疆遇害,三弟毛澤覃襠南犧牲,妹妹毛澤建慷慨赴死,侄兒毛楚雄(毛澤覃之子)被國民黨活埋,兒子毛岸英因保家衛國而英勇獻身。
毛主席在三次婚姻中共有10個孩子,楊開慧生了3個兒子,賀子珍生了3個兒子3個女兒,江青生了1個女兒。
為了革命事業,毛主席先後失去了其中的7個孩子。
1930年11月楊開慧英勇就義後,她所生的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3兄弟在黨組織的安排下,跟著外婆、舅媽到了上海,來到二叔毛澤民、二嬸錢希鈞的身邊。
毛澤民將3個姪子安排住進了上海秘密黨中央機關特科工作人員董健吾創辦的大同幼兒園。
1931年夏,秘密黨組織遭破壞,董健吾身份暴露,幼稚園的工作人員或被逮捕或隱蔽起來,孩子們因無人管理而流落到街頭。
毛岸英背著三弟毛岸龍,攙著二弟毛岸青,過起了流浪兒的生活。毛岸英後來回憶那段淒慘生活時,說:「我除了沒偷人東西,沒給有錢人當乾兒子,別的都跟《三毛流浪記》中的三毛一樣。睡馬路呀,給人拖地板呀,從垃圾箱裡找破爛呀,全乾了。
真讓人心酸落淚!
有一天,毛岸英帶著毛岸青出去乞討,回來後發現三弟毛岸龍就不見了,後再無音信。
毛岸龍是毛主席失去的第一個孩子。
1950年毛主席的大兒子毛岸英犧牲於抗美援朝戰場,至今長眠在異國。
令人痛心。
鮮為人知的是,在毛岸龍丟失與毛岸英犧牲之間的崢嶸歲月,毛主席還失去了5個孩子。這5個孩子都是賀子珍所生。賀子珍共為毛主席生了6個孩子,就夭折或丟失了5個,只留下一個女兒李敏。
毛主席與賀子珍的婚姻開始於井岡山鬥爭時期。
1927年10月,毛主席率領秋收起義餘部到達井岡山地區。在與井岡山農民武裝負責人袁文才、王佐兩度談判後,毛主席收編了這兩支農民武裝。
於是,袁文才、王佐請毛主席的隊伍進駐井岡山,共同禦敵。在迎接毛主席上山的「頭面人物」中,就有賀子珍。
賀子珍生於1909年,江西永新縣人,長得很漂亮,因出生於中秋之夜,故小名桂圓。她家境很不錯,父親賀煥文曾當過江西安福縣的縣長,母親杜秀是廣東梅縣人,讀過書,據時人說,杜秀楚楚動人,是方圓幾十里有名的美人。
賀子珍與賀敏學、賀怡是親兄妹。他們3人的革命資歷都很深,早在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時期的北伐軍興前夕,就都是國民黨員了。
北伐軍攻下永新縣城後,賀敏學當選為國民黨縣黨部常委、商民部長。
賀子珍、賀怡則分別擔任國民黨縣黨部婦女部正、副部長。
兄妹三人被譽為“永新三賀”,“賀家三兄妹”。
根據賀敏學後來回憶,1927年3月他入黨後第一天開會,竟發現兩個妹妹賀子珍和賀怡也在場。這才知道,她倆先於他這個當哥哥的加入了共產黨。
1927年4月,中共永新(臨時)縣委成立,賀子珍和她的哥哥賀敏學、妹妹賀怡同時當選縣委委員。
這家人,太厲害了。
蔣介石叛亂革命後,賀子珍等聯絡袁文才、王佐等領導的寧岡農民自衛軍,發起永新暴動,取得了成功。戰鬥中,賀子珍揮舞兩支手槍,同時撂倒了兩個敵人,遂被譽為「雙槍女將」。
此後,賀子珍和參加永新暴動的不少人,一起上了井岡山。
1927年冬,井岡山上的毛主席十分牽掛妻子楊開慧,就派茅坪一個小店主吳福壽下山打聽消息。
吳福壽兩次下山,得到的卻是楊開慧已被敵人殺害了的消息。
吳福壽上山把這消息告訴了毛主席、袁文才和王佐。
毛主席悲痛不已。
後來,毛主席生病了,袁文才這才安排賀子珍去照顧毛主席的生活,並力促毛主席和賀子珍結合在了一起——直至1931年春,毛主席領導紅軍行進到閩西的一個小鎮時,才得到了楊開慧於1930年11月14日英勇就義的確切消息。
1929年,毛主席率領的紅4軍團向福建龍岩城國民黨守軍發起了3次進攻,佔領了龍岩,為閩西根據地的創建和鞏固奠定了基礎。
此時,賀子珍生下了她的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孩。孩子出生20多天,由於部隊要轉戰,毛主席與賀子珍就把孩子寄養到老鄉家裡,賀子珍還給老鄉留下了15塊銀元。
誰知,1932年4月,賀子珍回到龍岩縣城找到撫養孩子的老鄉,才知道孩子早已因病醫治不及時而離開了人世。
賀子珍痛徹心扉。
1932年11月,賀子珍在福建長汀生下了她的第2個孩子,是個男孩,取名為毛岸紅,小名毛毛。
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中央紅軍被迫進行長徵。毛主席與賀子珍遂將兒子毛毛交給了留在中央蘇區堅持遊擊活動的三弟毛澤覃、賀怡夫婦代管。
紅軍主力撤離中央蘇區不久,瑞金及廣大蘇區就落入了敵手,毛澤覃把毛毛轉移警衛員家裡。 1935年4月25日,毛澤覃在江西犧牲,毛毛自此下落不明。解放後,賀怡千方尋找“毛毛”,未果。
1933年,賀子珍生下了一個男孩,因是早產兒而未能成活。
1935年2月,長征路上,在四川瀘州的古藺縣白沙場,賀子珍又生下了一個女孩,取名為秀英。沒辦法,只好再次將孩子交給老鄉撫養。 3個月後,這孩子因病也離世了。
這是賀子珍失去的第4個孩子,其痛苦可想而知。
1936年冬,在陝北的保安縣(今志丹縣),賀子珍生下了一個女孩,取名“嬌嬌”,她就是至今仍健在的李敏。
李敏及其妹妹李訥(江青所生)的名字,均取自《論語》中的一句話:“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1937年,健康欠佳的賀子珍同毛主席慪氣,去了西安養病,毛主席再三挽留她,卻怎麼也留不住。
後來,賀子珍又輾轉隨共產國際的代表從新疆去了莫斯科。 1938年,賀子珍在莫斯科生了她與毛主席的第6個孩子,是個男孩。
不幸的是,這個苦命的孩子在出世10個月後染上肺炎,夭折了。 (劉繼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