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的發家史

2024-11-15趙匡胤

宋朝在我國歷史上只能叫大宋王朝而不能叫大宋帝國,這是因為這個朝代不符合帝國的規格。

什麼樣的王朝才能被稱為帝國呢?一是面積遼闊,二是國富民強,三是對外採取擴張的戰略。像秦朝漢朝唐朝隋朝明朝元朝和清朝都是帝國,而宋朝的面積到了南宋時只有二百多萬平方公里,對外採取守城的戰略一直被遼國金國追著打,最後被逼到了遷都南方,實在是可憐,它唯一比所有王朝優秀的地方就是國家富裕,官員工資是所有朝代最高的,百姓也是衣食無憂,從明朝開始一直到現代1978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人均收入一直沒有達到宋朝的水平,那麼它的創建者是什麼來頭呢?

趙匡胤面積比較小的北宋

宋朝的開國皇帝叫趙匡胤,與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明朝朱元璋不一樣的地方是,趙匡胤的出身是官二代,而且是高級軍官的家庭。這時候中國處在五代十國時期,戰爭頻繁,到處是割據軍閥,場面十分混亂。下面簡單說一下什麼是五代十國。

唐朝是我國綜合實力最輝煌的時期,當時中國是全球名副其實的中心,日本在古代一直臣服中國就是在盛唐時期被唐朝的繁榮景象所震撼,以至於現在的美國華人居住區也起名為唐人街,大家都以唐朝為榮,那時的中國不論是文化、科技、經濟、軍事都是世界領導者,而且唐朝是外向型的朝代,從來不搞閉關鎖國,包容吸收所有國家的文化,喜歡跟全世界做生意。但不幸的是唐朝最終還是滅亡了,此後中國在世界史上開始走下坡路了直到民國再也沒有真正復興過。唐朝滅亡後,到處是割據軍閥,這些軍閥不管地盤大小,最高長官紛紛獨立稱帝,在南方出現了十個小國家,同時北方僅僅幾十年就改朝換代了五次,分別是梁唐晉漢週,再往北還有契丹建立的遼國。但是只有北方建立的政權有資格代表中華文化,在古代中國的北方中原這一塊是正統,所以梁唐晉漢週被稱為五代,因為唐朝滅亡北方第一個建國的是梁,這是第一代,但是僅僅幾年就滅亡了一直到周是第五代王朝,其實領土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王朝改了姓。南方的十國在歷史上不能算正統王朝所以只是叫十國而已。

趙匡胤父親由於是高級軍官,受環境的熏陶,從小長大的趙匡胤也是武功不凡頗有心機。到了漢朝建立的時候,第二個皇帝漢隱帝由於軍閥割據過於敏感,不信任軍人,得罪了大將軍郭威並滅了郭威的全家,郭威一氣之下把一塊很大的黃旗裹在身上,就算是黃袍加身了建立了周朝,當時趙匡胤是郭威手下的一名下級軍官,親眼目睹了這一切。郭威是一名出色的帝王,想要重新統一南北,恢復漢唐時期的榮耀,於是經常南征北戰而且是親征,在一次戰役中差點被敵軍騎兵衝殺,萬分危機時刻趙匡胤救了聖駕,於是郭威對趙匡胤有了好印象,不斷地給他加官進爵,但趙匡胤也不過是師團級待遇,沒有進入權力中心。但是沒活幾年郭威就駕崩了,把皇位傳給了自己老婆的侄子柴榮,為什麼要傳給柴榮呢,一是郭威是她老婆調教出來的皇帝,他的老婆原本是前朝皇帝的妃子,見多識廣。皇帝駕崩後遣散這個妃子回老家養老,在回家的路上偶遇了郭威並一見鍾情,教給郭威識文斷字並資助了郭威大量的金銀珠寶,由此郭威開始創業並最終登上皇帝寶座。郭威一生十分感激他的老婆,由於過於思念這位已故皇后,臨終前把帝位傳給了老婆的侄子柴榮。柴榮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想要重新統一國家,當他揮師北伐準備滅掉遼國的時候,突然身體不適,應該是腦溢血之類的疾病,只能班師回朝,沒多久就病故了,年僅七歲的兒子即位。臨死之前為了防止外戚專權,欺負他的幼子,他把禁衛軍頭領撤掉了,這位頭領是柴榮的姐夫。然後加封了趙匡胤,本來趙匡胤就因為軍功小有名氣了,這一下子突然就被提拔成了禁軍二把手,進入了核心領導層。

此時此刻,趙匡胤的野心被激發了,他也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沒過幾個月,朝廷就收到了遼國入侵邊境的戰報,於是派趙匡胤出征迎敵。

部隊剛離開京城才四十公里,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趙匡胤宴請各位軍官,酒足飯飽之後,趙匡胤喝醉了並睡著了。趙匡胤的手下拿出一件龍袍非要他穿上,趙匡胤一下被驚醒了,再三推辭不過,只能黃袍加身,然後班師回朝。

這時候就有個問題出現了,雖然黃袍加身了,但朝廷還在,趙匡胤為什麼敢回朝廷呢?難道他就不怕朝廷鎮壓嗎?

說來也巧,朝廷知道了這件事後大為震驚,禁軍另一頭領也就是禁軍一把手急忙騎馬離開皇宮部署作戰任務,準備捉拿趙匡胤。但奇怪的是,他剛回到家就在附近被一群陌生人殺害,全家老少也被滅得乾乾淨淨。

有幾個問題十分可疑。遼國入侵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呢?在遼國的文獻中並沒有記錄這場入侵的檔案。其次,趙匡胤宴請眾將,為什麼只有他一個人喝醉了,要知道古代的白酒度數是特別低的,類似於今天的啤酒,黃袍加身的時候趙匡胤推辭了至少三次,這真的是被部下強迫的嗎?那件精美的龍袍為什麼會突然出現,要知道製作一件龍袍至少要幾個月的時間。再次,禁衛軍另一頭領為什麼離奇遇害了,時間上怎麼會這麼巧。

種種跡象表明,事情的真相就是這是趙匡胤精心密謀策劃的,他才是整個事件的幕後黑手,遠不像教科書上寫的陳橋兵變那麼簡單。

就這樣,趙匡胤由一名低級軍官搖身一變變成了宋朝開國皇帝。我們從中能得到什麼啟示呢?

研究了這些歷史,就會得出一個結論,首先一個人要想快速成功多少要有點家庭背景,當然了這不是最主要的,明太祖朱元璋可是徹底成功的乞丐,一樣能做到皇帝的位置,只是速度上比趙匡胤慢了許多。其次是一個人要成功需要廣結好友,也就是說人緣要好,趙匡胤就是為人處世俘獲了太多忠於他的黨羽。再一個就是要有手段,趙匡胤和朱元璋有相同的一點也是關鍵的一點,就是善於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獲取了最高領導的信任和好感,從而迅速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因為別人的資源當你被信任後也是可以使用的,就像自己家的財產是要傳給後代是一個道理,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別人現成的資源拿過來就用。但總起來說,機會來了一定不要錯過,要當機立斷抓住時機,否則優柔寡斷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趙匡胤用這種卑鄙的手段欺負人家孤兒寡母,他自己也沒落下好下場。雖然得了天下,統一了南方,試圖恢復唐朝時期的偉大復興,但是在最後關頭趙匡胤準備出兵滅掉北方游牧民族契丹遼國時,他卻被自己的親弟弟毒死了,他的弟弟也就是宋朝第二位君主宋太宗,被後人稱為“絕命毒師”“毒王”,因善於用毒而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