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身體、生活喜劇、合家歡、女導演……在充滿廝殺權謀和家國情懷的春節檔,《交換人生》的存在堪稱一道調劑胃口、爽口暖心的清粥小菜。
跟蘇論導演上一部《超時空同居》不同,愛情並非此片的主打元素,家庭以及家庭所代表的內心歸屬感才是。
所以《交換人生》不只有男有女,還有老有少,這裡不但有奇遇,更有其樂融的家庭氛圍。如果你正在為「帶長輩孩子看什麼」而發愁,那麼此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嘻嘻哈哈的合家歡裡,又不僅有對家的歌頌,還有少年成長的煩惱,以及成年人面對現實的無奈與迷茫。
不知前路走向何方時怎麼辦?這裡或許能夠給你一個答案。
4.9MB
雷佳音&張小斐
情敵換身背後:“我,想要什麼?”
交換身體就是一個反常規的玩笑,局中人自以為被開了金手指,實則不過是掉入了慾望的漩渦。
彷彿一隻從天而降的大手推掉了理性和現實的堤壩,讓慾望的洪流噴湧而出,看似酣暢淋漓,到頭來卻會愈發不可控。
這種不可控和未知是引人入勝的戲點。
一個人對自己、對生活不滿意的程度越高,越是容易在這場遊戲中玩得忘乎所以,直至走入更深的迷失,甚至毀滅,夏洛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麼?
說回本片,在「變身」之前,主角們的困局和夏洛不太一樣。
仲達(雷佳音飾),中年成功男性,伶牙俐齒大律師一枚,缺乏是非觀,道德感不強,只認錢,宛若一隻行走在社會叢林中的冷血動物。
陸小谷(張宥浩飾),18歲小男孩一個,膽小懦弱,笨嘴拙舌,甚至有點結結巴巴,他生在一個不富裕的溫暖大家庭,天天幻想走出弄堂、沖向世界。
跟這兩個男人有著密切聯繫的金好(張小斐飾)是雖未變身但同樣被捲入這場遊戲的女人,她出身於單親家庭,和母親相依為命,年至三十,事業愛情兩手空,她站在了不知是否要透過婚姻謀生改命的人生分岔口。
三人中,陸小谷的願望最為明確直接──從小窩囊廢變成有出息的大人即可。所以這個遊戲由他開始,他變成了仲達,沒錯,少年變大叔。
新皮囊壯慫人膽,他要靠著全新的身份去追求自己暗戀的大姊姊──金好。
無巧不成書,金好名義上的男友就是仲達,其實她對這個男友並沒有愛,只是為了錢,可內心又過不去,無法認同自己即將成為「虛偽撈女」的事實。
她好糾結、好矛盾,而糾結和矛盾的背後藏著的是這樣一個隱秘的願望——要是麵包愛情兼而有之該多好!
然後,「大叔臉,少年心」的新仲達出現了,霸道總裁突然變成了軟萌笨拙的舔狗式男友,帶著她喝酒、唱歌、玩遊戲、坐旋轉木馬,那叫一個開心暢快——愛情這不就來了麼? 30歲大齡單身女的美夢成真了!
這個打破自然法則的奇幻遊戲對小谷和金好而言是一道逃避現實和真實自我的後門兒。
他們彷彿真的藉此剝離掉了懦弱的自己、貪婪的自己、失敗的自己…
但那隻是假象,玩笑不是救贖,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他們依然會被打回原形。
披著仲達身的陸小谷成功靠一片赤誠和天真無邪讓金好動了心,可是他又害怕遊戲結束後讓仲達白白佔了這個便宜——他倆和和美美自己不是更沒戲了麼?
於是又刻意“自毀形象”,讓金好對“仲達是下頭男”這件事深信不疑,這樣一來好歹自己以後還有上位的可能。
他的這套行為邏輯默認了:一個人的身體決定了他是誰,女人只會愛上同一副身體、同一張臉,而非身體內的靈魂。
這個邏輯自動抹殺了「我」的獨特性之所在,認為自己飄渺和微小到可以因換一副身體便無法再被輕易辨認。
好不容易讓喜歡的姊姊動了心,卻不敢在有限的時間內多安排幾次約會、多度過一些甜蜜時光,反而是要快速地剷除女生心中愛的萌芽,這是潛意識當中的不配得感在作祟。
但你怎麼知道如果坦白了這荒誕離奇的一切,她不會相信你呢?
超超超,超大杯奶茶
小谷還是懦弱,還是自卑,不覺得自己可以承擔、享受得起這份愛。於是初見戰果,便扭頭就跑,這樣一來美好就可以永遠停留在記憶中了,並且說起來也沒那麼丟臉,反正是自己要女生知難而退的,而不是被甩的。
所謂先發制人,其實還是在防禦內心的窩囊廢和失敗者。
而金好,站在她的視角,那個人明明昨天還是童真霸總,今天就又摳又媽寶,麵包和愛情都沒了!
她惱羞成怒,覺得自己彷彿被玩了一把。但有句話說得好,只有經你允許,他人才能真的傷害你。要不是之前期待高、貪念重,此時夢碎的聲音怎會如此清晰而尖銳?
看似救贖,其實是玩笑,不正視自己的弱點和問題,即使換個時空、換個身體、來場奇遇,到頭來終究還是要被這些弱點和問題所支配,讓命運在閉環中周而復始。
貪念背後:童年的匱乏
他們為什麼就活得那麼擰巴、那麼不接納自己?還是要從「家」找答案。
我認為本片中蘇倫拍得最好的一段戲就是金好和母親在廚房吵架那一段。
她的母親和許許多多的中國母親一樣,無休止地催婚,希望女兒現實點,嫁個有錢人,為未來的幸福賭一把,光顧自己說而完全置女兒內心的搖擺與掙扎於不顧。
金好弱弱地反駁:以前不讓我早戀,現在又嫌我嫁不出去。
母親立刻拿出一副「你還小你不懂」的姿態,說自己真後悔年輕時沒賭一把,不然也不至於過今天這種日子。
金好:你賭了,王叔叔、李叔叔、Uncle Peter……你只是沒賭贏而已。
這樣的母親就很有意思,嘴上說的“為你好”,卻根本不管你在想什麼;表面上比誰都現實,卻自動屏蔽掉了許多相關事實,比如,戀愛也是需要練習和培養的,再比如,靠婚姻改命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其實她也在逃避,她妄圖活在自己的世界逃避貧窮、嘲笑和沒能讓女兒幸福的無能感。
逃避,根本就是她們家的「家傳寶」。
除了會逃避,金好還是一個會聽話的孩子,打小就不得已作為容器承接媽媽的情緒和幻想,為此,她習慣了壓抑,沒有盡情地玩過、沒有大膽地愛過,後來才會被18歲少年的追求感動得一塌糊塗,才會不捨得放下對愛情的期許為改善生活不懈努力。
那些青春期未完成的事情、未得到的滿足會讓一個人的精神內核一直停在青春期,30歲的金好就是這樣一個大女孩,她還想玩耍、還想戀愛,比大多數人更難接受成人世界的猙獰與殘酷。
而仲達本尊(變身之前的那個大律師),也是個童年有嚴重創傷的人。父母離婚,母親再嫁再生,他要麼覺得被拋棄,要麼成為被隔離在外的透明人。
自小在冷漠中成長,他便早早收起了柔軟的情感,變成了只知追逐利益的冷酷鋼鐵人。
交換身體,對他而言看似是災難,畢竟因此失去了一次賺錢的機會,可事實上,他也陰差陽錯地感受了一番陸小谷家庭的溫暖和樂,喚醒了內心深處對被愛的渴望。
所以,不論是金好,還是仲達,一個人欲罷不能的,正是他深深缺乏的。而那黑洞一般的匱乏感,歸根到底都是拜原生家庭所賜。
那麼陸小谷的家就十全十美嗎?他只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嗎?
在這方面影片做了一定程度的美化,但事實上,小谷的煩惱和他的家庭並脫不開幹系。
他們家,五口人,爸爸、媽媽、奶奶、哥哥、妹妹,三個女人,兩個男人,他們舉家從東北搬到上海也是遵從媽媽的想法──看《上海灘》入迷了,覺得上海是個浪漫的城市,然後就有了後來的生活。
可見,媽媽還是更具話語權的,爸爸則有些妻管嚴,夫妻倆經營一家麵館,這樣的工作又導致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是較為單調和封閉的。
小谷就在這種母系氛圍濃厚的家庭裡長大,溫厚細膩的照顧有餘,而對外探索的引導不足。
女性通常習慣將孩子攬入懷中、保他毫髮無損,一個媽媽+一個奶奶,小谷這種男孩一定比糙老爺們兒養大的兒子吃得乾淨、穿得體面。
但同時,他也無法從包括爸爸在內的家人身上習得彪悍的氣質和殺伐果斷的處事方式,更沒有人帶領他拓寬視野、進行自我世界的擴容。
所以他只能待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對外面憧憬又戒備,好奇又恐懼,想伸出一隻腳又不知該去到哪裡,日久天長,終於養成了懦弱又畏縮的性格。
回歸到現實當中,小谷這樣的男孩很難順利成長為社會化的男人,長久的封閉會讓他在離開校園後格外不適應,人際關係中的習慣性退縮會讓他不敢為自己大膽爭取機會與資源。
你不爭、不拼、你被動,等誰餵你呢?誰讓著你呢?
所以讓陸小谷和仲達交換人生是合理的,一個不夠鋒芒兇猛,一個不懂情感鏈接,他們兩個正好可以勻一勻。
短暫的交換至少可以拓寬人生體驗,促成原有人格的更新與升級,為觀影的成人們上一堂生動的成長課。
只是為了切合合家歡的主題,電影並未給予仲達足夠的人文關懷,還是將他作為反派來對待,另一方面則將陸小谷回歸家庭渲染得過於溫馨美好,讓金好母女的冰釋前嫌來得過於容易。
身為觀眾,你會不由地感嘆一句:哪有那麼容易的兩代人大和解呀~
但這並不妨礙將《交換人生》當作一部輕巧奇幻的都市童話來看──孰正孰邪,一眼分明,積年恩怨,一筆勾銷,怎麼不算是疲憊生活裡的一次小解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