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亙古男兒一放翁

2024-12-02陸遊

南宋幹道八年,在四川南鄭的山道上,一隻老虎正對著眼前的一行人虎視眈眈。就在這時,隊伍中有一個人手持長矛,朝著老虎猛刺過去。這個人就是陸遊,當時48歲,這是他人生中最閃光的一年。

陸遊

乾道五年,陸游已經在山陰度過了四年的賦閒生活。沒有了俸祿作為保障,陸游一家的生活已經窘迫的無法支撐,一連數日靠喝粥度日。為了生計,陸游反复上書朝廷,希望得到一個官職。這一年的年底,陸游接到了朝報,獲任夔州通判。

能夠重新為官,陸遊的內心卻充滿了猶疑。那是一個遠離文化和政治中心的偏遠地區,前途未卜,憂慮重重。他懷著百般惆悵的心情,帶著一家老小踏上了萬裡入蜀的旅程。從山陰到夔州,沿著長江逆流而上橫跨七個省市,一路上歷盡艱辛,走走停停。

陸遊

途中,陸遊將每天的見聞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總稱為《入蜀記》。這是中國第一篇長篇遊記,極具史料和文化價值。

經過長達半年的跋涉,陸遊和家人終於到達了夔州任所。在孤城落日清冷閉塞的環境中,陸遊覺得自己像是被放逐遺棄,官場受挫報國無門,他的心中無比悲涼。在夔州任期將滿時,陸遊受到王炎招請,擔任四川宣撫使幹辦公事兼檢法官。

陸遊

來到了夢寐以求的抗金前線,策馬在秦嶺深遠的古道上,陸游生命中所有的激情都被點燃。在他的眼中,當兵打仗成了世間最快樂的事。

南鄭靠近秦嶺,常有老虎出沒。在巡邏偵察時,陸遊曾親手射死過一隻哺乳期的老虎。這件事讓陸遊驕傲了一輩子,直到晚年還反覆寫詩回憶:

「挺劍刺乳虎,血濺貂裘殷。

至今傳軍中,尚愧壯士顏。 」

陸遊

正當陸遊在南鄭躊躇滿志時,朝廷發生了重大的人事變動。西北前線緊張的備戰氛圍刺激了朝廷當權者的神經,宰相虞允文被免職,主和派又重新佔據主導,王炎被調回京城,南鄭幕府被遣散。八個月的備戰,換來的不是北伐,而是匆匆撤退。理想眼看要實現,卻又頃刻間化為烏有。就這樣,懷著百般無奈和惆悵,陸遊離開了南鄭,結束了他人生最輝煌的一段歲月。

陸遊

細雨中,陸遊騎著驢子兒走在崎嶇的蜀道上。此時的他已經離開南鄭,正前往成都接受新的服務。離開前線,可能再也沒有施展收復中原的抱負的機會,陸遊的心情糟透了,在經過劍門關時,他留下了一首廣為人知的詩:

衣上徵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

陸遊

進入蜀地後,為了消解心中的苦悶,陸遊將自己沉湎在閣樓酒肆之中,為了痛快淋漓的抒發,他恨不得買進街市上的酒,一醉方休。

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閒遊”

「興來買盡市橋酒,

大車磊落堆長瓶”

淳熙三年,言官們彈劾陸游任職期間燕飲頹放,他被免去正式官職,只得了一個主管廟觀的虛銜,發半份工資。收到被免官的消息,他自嘲罪名別緻,乾脆給自己取了個別號叫“放翁”。從此,陸放翁這個名號伴隨了他一生。

陸遊

中年入蜀,從江南到西北,期間的種種經歷、世事變幻,人生的大起大落,使原本想成為戰士的陸遊,生生被現實打磨成一個偉大的詩人。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梁啟超曾這樣評價: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

陸遊

淳熙五年,因為對陸遊詩詞作品的欣賞,宋孝宗將陸遊召回臨安奏對。外放多年,陸遊本以為這次可以留在臨安任職,但奏對的結果是,孝宗讓他到福建去,擔任提舉福建常平茶鹽公事。

朝野上下對陸游的賞識,僅限於文采。這種認知讓他感到憤懣。淳熙七年,陸游請求罷免歸鄉。

陸遊

行走在返鄉的路上,縈繞在陸遊心頭的,除了不能抗金作戰的悲嘆,還有對前路的彷。

十年走萬裡,和適不艱難。

附火採須臾,攬轡復慨嘆”

在老家賦閒的歲月,讀書是路由每日的必修課。他將書齋命名為老學庵,在老學庵中,陸遊不捨晝夜神遊百家。詩人有意避世,然而那些未了的心願,卻一次次出現在陸遊的夢中。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

陸遊

嘉泰二年,七十八歲的陸游重新得到起用,前往臨安參加修史的工作。也是這一年,北伐的號角再次吹響,但是結果又失敗了。

嘉定二年農曆臘月底,八十五歲的陸遊留下臨終絕筆,帶著一生未盡的夢想,離開了他眷戀的人世: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陸遊

陸遊終究沒有成功北伐,幸而他的武器不只劍,還有一支筆。在詩歌史上,他用畢生的心血,把愛國主義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當我們再吟誦那些勇武悲壯的詩句時,總有一種力量依舊​​奔騰在血脈:

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

陸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