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潔個人資料:戲紅人不紅,就是理想的狀態

2023-12-20李光潔

《和平飯店》好在節奏快、不摻水

李光潔越來越火了,2018年初,他主演的懸疑諜戰劇《和平飯店》開播,短短時間裡,收視口碑雙雙飚紅,網路播放量超過10億。

故事發生在1935年的東北,在一家名為和平飯店的飯店裡,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神秘住客展開了長達十天的生死博弈。劇情起伏,推理一次比一次燒腦、場面一天比一天兇險。各路人馬你來我往,暗潮湧動之下,有爭執,有衝突,有較量,有妥協…… 看得網友直呼」根本停不下來」。

《和平飯店》中的李光潔

李光潔:電視劇一定有摻水的,不光是我,所有人都會摻水的。摻水的意思是,它一定是有來回,讓你能續得上的。所有做劇的人都知道,你不是一個只坐在那看電視的人,你一定還乾著別的,去洗個襪子再回來,還能接得上,所以劇情的銜接,就不會那麼緊湊。他保證你放心,今晚上不看,明天你還能接得上。 《和平飯店》為什麼會有今天那個口碑,是因為它的節奏非常之快,是你真的中間洗個襪子再回來,你得​​往前倒,要不然你接不上。

TF老Boys:潛藏的氣質被拖出來

除了劇情、演技,網友們津津樂道的還有李光潔與《和平飯店》中的另一位主演雷佳音的關係。 2017年,李光潔和圈中好友雷佳音、郭京飛的私交被媒體放大,3個年齡相加超過100歲的中年男人組了一個組合:TF老Boys。

李光潔:我們那時候都在橫店拍戲,然後有時候說互相約著吃飯太費勁,乾脆建一群,今兒一招呼說,八點鐘收工了,誰能出來吃飯,或者喝酒,那大家在群組裡說我可以,我可以。這群不能沒有名啊,就起一組合的名吧,一開始我們就叫TFboys,後來覺得這樣有點不要臉,就在中間加了個老字。這個組合就應運而生了。

李光潔、郭京飛、雷佳音

郭京飛說:這個組合的團魂在於互懟。雷佳音說:這個組合的成立就是為了解散。李光潔說:我是來拯救他們的。他們在各路採訪當中互揭對方老底,氣焰囂張地隔空對話,在網上發對方黑歷史,表情包,相愛相殺。

李光潔微博發出的視頻

李光潔:我其實原來不是這樣的,我純是原來被他們倆拖下水的,就是拖我的後腿,我原來多麼正經的一個人,現在變得特別不正經。

田川:但是你要知道,你要有這樣的氣質在,然後你才會真的走到那條路。

李光潔:對對對,這也是他們兩個的藉口,就是你身上沒有,能被我們拖下水嗎,他們兩個也是這麼說的。

除了不時捆綁上熱搜,他們同框的多部影視劇作品也相繼浮出水面,李光潔比之前紅了。曾經面對媒體,他能聊明白就聊,聊不明白就不聊。而現在,他真真假假,信手拈來,可以一本正經的抖包袱。

「戲紅人不紅 是理想的狀態」

在大學班主任王麗娜的心裡,過去的李光潔一貫是嚴肅的、隱晦的。 1999年李光潔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剛上大二的他在劇組賓館一個個敲門遞資料,毛遂自薦,真的被張黎導演選中了,得到了《走向共和》中年輕光緒帝的角色。

這部戲足準備了三年半,其中一共出現了140個人物,每個人物都有完整的小傳,生平、性格、主張,無不詳盡。當時,與李光潔演對手戲的呂中、孫淳、王冰等演員,都是殿堂級的老戲骨,在他們的強大氣場下,他每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但最終他還是做到了。

《走向共和》中李光潔出演年輕光緒帝

田川:可以稱為好演員,需要什麼樣的一種特質?

李光潔: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要有非常敏感的感受力,然後要有非常強的表現力。

田川:你覺得現在這一代年輕的演員,有這樣的特質嗎?

李光潔:應該是有的吧,只是沒有給他們發揮的機會吧。或者說沒有這樣的空間吧,時代太快了。現在大部分大家的觀影習慣,就是一平板電腦放在那,點開,然後該乾嗎乾嗎,看兩眼,或者是在地鐵上,拿著手機 。

田川:你會思考說,是因為沒有特別高質的劇,去吸引我真的坐下來好好這樣子看,所以觀眾的觀影習慣,才會隨之而轉變?

李光潔:因為你知道這個事眾口難調。沒辦法有一個非常統一的標準。

田川:你的標準是什麼?

李光潔:首先我認為所有的情感都是真實的。不管它主題是玄幻也好,古裝也好,現代也好,行業劇也好,不管是什麼,情感真不真摯,這個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就是從文本上,你可以一眼就看到編劇在寫的時候,他上沒上心,他的情感真不真摯。這個東西是騙不了人的。我們不能說因為它是玄幻劇,我們就可以瞎演,哪怕他在天上飛來飛去,哪怕是《西遊記》,但是他的情感是真摯的,師徒的情感,所以說這個東西是可以成為衡量所有題材,所有類型的唯一標準。

李光潔對演員和表演的認知,幾乎都由《走向共和》這部戲奠定。在這之後,他演過不少經典角色,《杜拉拉升職記》的王偉,《山楂樹之戀》的」老三”,《林海雪原》的楊子榮。評價他,《林海雪原》的導演金姝慧只說了三個字:零負評。 演技受到認可,他確一直半紅不火。

《林海雪原》中李光潔飾演楊子榮

田川:對人對你的印像都是覺得是,你的戲比人火,你會覺得辛酸嗎?

李光潔:不會。我覺得這是特別正常的。其實是個理想狀態,因為過去我剛入行演電視劇、演電影的時候,好像演員本身並不是特別的突出,更多的是讓大家記得你的角色。而且我覺得,有很多時候,一旦你本身這個形象太過於讓大家清楚的話,你會失去很多樂趣。例如有些餐廳沒有包房,人家也沒有外賣,你怎麼辦,你沒法去那吃,你只能打包走,對吧,那打包走有很多東西,是必須做出來就得吃。那你打包走路回家沒辦法吃了。這個樂趣你就沒有了。

「上帝對我如此眷顧」

35歲,是李光潔演員生涯的一個轉捩點。許多他以前放不下的執念、矜持,為自己定下的某些規則,就像是硬邦邦的冰塊,在這一年慢慢解凍。曾經高冷的文藝青年,突然變得詼諧起來。他開始反思,自己過去過於認真。反映在演戲上,就像是一根緊繃的弦,到了極點,會在某一刻徹底繃斷。

李光潔:我是演完《團圓飯》掏空了,準確的說。因為《團圓飯》那個劇本,那個角色寫的吧,就是之前你都演過很多類型的角色,你都會有遺憾。但那個角色是讓我找不到遺憾。就是他把我所有對於一個角色的想像,在劇作本身,全都賦予了。

《團圓飯》中的李光潔

李光潔:在扮演的過程當中,我就壓力非常大。我就特別怕我演不好這個,已經演了這麼多年戲的人,還會覺得萬一我把它砸了呢。那部戲,徐紀週導演,不停地在幫我減壓。那是2012年拍的,我把在那之前二十年的表演經驗裡面,我所會,所知,所感,所想,全部用在那個角色裡。所以那個戲殺青之後,我就不會演了。

田川:你不知道再怎麼塑造角色了。

李光潔:好像沒什麼意思,人把自己整個掏空了,這個狀態我不是特別喜歡。那你要重新點燃,靠什麼呢,我就想,我覺得舞台劇可能是一個途徑,隔了一個禮拜,有一個人給我打電話,說我是田沁鑫導演的助手,我們想排一個話劇,叫《羅密歐與茱麗葉》,請問你有時間嗎,有有。

2015年上海」壹戲劇大賞」頒獎典禮上,李光潔以《羅密歐與茱麗葉》這部劇,摘得最佳男主角獎。這是他身為中戲畢業生,十年後才首次拿到戲劇類的獎項。他又重新找回了當演員的愉悅。他領略到好的表演要享受,要讓自己開心,狀態也跟著鬆弛下來了。

李光潔:我就覺得上帝對我是如此之眷顧,就是真的天隨人願,你想什麼來什麼。包括我對整個現在的狀態,我人生的狀態,我也不覺得當別人問我說,你戲紅人不紅啊,我都覺得那是你們賦予我的,我很享受我現在的狀態,我每年有戲拍,我有能力去選擇戲,這戲我喜歡我就可以去,我不喜歡我可以拒絕。

不會拍照的演員不是好明星

現在的李光潔人比戲紅了嗎?在這個浮華、複雜、急躁的娛樂環境中,李光潔看似改變順應,其實聰明地保留著屬於自己的小空間。不拍戲的時候,他寄情於拍照、潛水、打高爾夫球,這些需要耐心、需要時間的嗜好,都會讓他的心靜下來。

李光潔在滑雪

田川:我們發現你特別喜歡拍照。

李光潔:我能發表出來的,還有很多,當然我沒有發表。不是因為我拍的不好,只是因為我還藏著,等到其他慢慢的時候,再一點一點告訴大家。

李光潔攝影作品中的企鵝

李光潔:在畫面的這邊,有特別多企鵝在那海灘上,岩石上,或在海裡往上爬,只有這兩隻,是離開的。我看著它,我覺得它特別孤獨,然後我就拍了一張。

田川:我覺得是因為有故事的人,才會給它這麼多的情感在裡面。

李光潔:對,一定是這樣的,就是創作者可能會把一些主觀的想法加進去,可能人家倆是姐妹,或者兄弟,根本不是情侶,這也是有可能的,只不過這是我賦予它的故事。

2001年,在《走向共和》導演張黎的建議下,李光潔買了人生第一部傻瓜相機,開始嘗試在取景器的另一端觀察生活。

李光潔拍的父親,獲得《國家地理》中國區華夏典藏獎

田川:同樣是一種創作,攝影和演戲其實還蠻不一樣的。

李光潔:特別不一樣。

田川:因為在鏡頭裡,你是可以自己去控制你自己想要表達什麼東西,但鏡頭外,更多是發現跟捕捉,可它們給的你樂趣是什麼共同點?

李光潔:不是樂趣吧,其實是反芻,就是回頭再反哺到我的工作當中,不斷要告訴自己,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你要不停看你周邊,大家都是在怎麼樣工作的。

田川:所以你想要記錄下什麼呢,

李光潔:我看到這張照片,為什麼我瞬間就能想起來,我當時在幹嗎,當時是什麼天氣,在什麼地方。

田川:像小日記的感覺。

李光潔:對,所以我為什麼一直說我不是在攝影,我是在照相呢,或者說是我的日記呢,就是因為我覺得,各種媒介讓你接收到的信息量太大了,你很容易忘記自己走過來的這條路,我現在再翻看我硬碟裡所有的這些照片,我能很快地想到這一年我在什麼地方做了什麼事情。你看我拿起那張企鵝的照片,我剛才跟你講的時候,我這個畫面一下就全有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