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曆上的文化名人李清照簡介:李清照(3月13日)

2022-07-31李清照

編按:新華網文化頻道推出「日曆上的文化名人」專欄,將為您介紹「歷史上的今天」出生或過世的文化名人。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的「這一天」究竟都與哪些偉大的人物息息相關,他們又都曾有過哪些豐功偉績或浪漫傳奇?讓我們一同來探索這時光深處的故事吧!

李清照畫像

人物小傳

李清照生於936年前的3月13日(1084年的農曆二月初七),號易安居士,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最著名的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其父李格非進士出身,蘇遼的學生,官至提點刑獄、禮部員外郎,藏書甚富,善屬文,工於詞章。李清照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家學教育與文學薰陶,「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趙,逼近前輩」(王灼《碧雞漫志》)。 18歲時,李清照與太學生趙明誠成婚,夫妻倆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其後數十年間,李清照歷經政壇變故、金兵入侵等磨難,並在丈夫去世後,流寓南方,境遇淒苦。她的詞作也因之在風格上有了較大變化,前期多寫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在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此外,李清照也協助趙明誠完成《金石錄》,並寫有《金石錄後序》一文傳世。

代表作品

《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今有《李清照集校註》。

詞作選登

聲聲慢·尋尋覓食

尋找覓食,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滴。這次第,怎麼一個愁字了得!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天晚上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日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武陵春·春晚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