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炫是台灣歌手,1991年以優客李林組合出道。內地人熟悉林志炫,是從《單身情歌》開始的。
20餘年過去,這首歌依然是KTV裡的熱門曲目。我一個朋友,尤其喜歡《單身情歌》,只要進歌廳,必須唱這首歌,而且不止唱一遍,一直唱到同行的人抗議為止。好多年過去,我的這位朋友,結婚,離婚;離婚,結婚,折騰了好幾次,至今還是單身。
《單身情歌》產生於20世紀末,放在今天來看,依然好聽,容易讓人共情。當然,時代變了,歌裡面表達的東西,已經有些疏離感。
例如,有一句歌詞:孤單的人那麼多,快樂的沒有幾個。這就是那個時代的認知和看法,彷彿不找個對象,不結個婚,生活就沒有希望似的。
顯然,現在孤單的人,比上世紀末的時候,肯定是更多了,但是也沒那麼悲催,好多人覺得,單身是一件快樂的事。
2013年,音樂綜藝《歌手》橫空出世(那時叫《我是歌手》),林志炫作為首發陣容,第一次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怎麼像紀檢用語?),唱了十幾首歌,讓大陸的聽眾、觀眾,比較全面地了解了林志炫。
《歌手》第一期,林志炫演唱了《沒離開過》,一種很震撼的現場效果,把台下的觀眾整懵了,演唱結束,立刻歡聲雷動。
《時光音樂會》的林志炫專場,黃綺珊演唱了林志炫的這首金曲——《沒離開過》,黃媽風采依舊,聽起來很過癮,痛快淋漓的感覺。
現場聊天時,林志炫講起這首《沒離開過》的際遇。林志炫很喜歡,也特別看重這首歌,但發行後,一直不瘟不火。商演時,主辦單位都要他唱《單身情歌》,為了推廣《沒離開過》林志炫提出,如果可以唱兩首,演出費可以減半。
林志炫沒想到,參加《歌手》,唱了《沒離開過》,這首歌瞬間擊中人心,一夜之間,火了。林志炫至今還是很感概。
其實,藝術品跟人生有相似之處,各有各的定數,各有各的命運。一首歌,一幅畫,一部電影,製作完成,推向社會,進入市場之後,與作者本人的關係就不大了。時機,運氣,偶然,時代背景,社會心理,文化風潮,等等因素,都會決定一件藝術品的價值和方向。
林志炫大學學的土木工程科,自家的住房就是他親自設計、建造的,他家裡開了一間印刷廠,如果不是陰錯陽差當上了歌手,說不定他已經子承父業,當上了印刷廠的老闆。那樣的話,可能只是多了一個小老闆,卻少了一個優秀的歌手。
林志炫是特色鮮明的歌手,是雞尾酒唱法的發明者。這種唱法難度很高,林志炫真假音轉換自如,可謂層次分明,無縫銜接。他的音色很特別,有金屬的質感,音域很寬,尤其是高音,高得一騎絕塵,直衝雲霄。
《時光音樂會》上,林志炫唱了14首歌曲,在自己的專場上,唱了兩首自己的歌——《你永遠不知道》和《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傾情投入,真摯感人。
林志炫演唱的其他十餘首歌,都是翻唱。基本上可以分成三類,大氣磅礴的,意境幽遠的,飽含深情的。
《奢香夫人》原唱是鳳凰傳奇,歌曲歌頌了彝族歷史上的一個女英雄;《天涯》是電視劇《笑傲江湖》片尾曲,任賢齊原唱。這兩首歌就屬於第一類。
林志炫演唱此類型的歌曲,開始時,都是很平淡地切入,然後逐漸往上推,到了後半部分,音調忽然湧起,迅速爬升,奔向高潮。那感覺,猶如旱地拔蔥,平地起高樓,迅猛,高亢,凌厲,情緒激昂,波瀾壯闊,撲面而來,直抵心靈。
第二類是《知否,知否》《三生三世》等,林志炫唱此類歌曲,也十分拿手,到位,迎刃有餘。總是能唱出古樸、悠遠、纏綿、空靈的意境。
第三類就是那種純抒情的作品,像《記事本》《這世界那麼多人》《愛情電影》等。林志炫和周傳雄聯袂演唱的《記事本》,互為映襯,互為依托,十分打動人心。 《這世界那麼多人》唱得很溫暖,既娓娓道來,又深情款款,令人唏噓、感動。
林志炫是個全能型的歌手,幾乎可以駕馭各種風格的音樂作品,是華語樂壇難得的實力唱將。從《歌手》到《時光音樂會》,七、八年時間過去了,對林志炫來說,這是他被更多人了解、認識、喜歡的黃金時代。
無疑,這是林志炫的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