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三變是誰(古代愛情第一高手:柳三變)

2022-12-04柳三變

柳三變

天下人裡,寫盡了情情愛愛的人,非柳永莫屬。

他的詞,極俱生命力和穿透力,即使過了千年,依然活在現代人的生活裡,靈魂裡。

他的詞,耳熟能詳。

例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不}

{/否}

例如,“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不}

{/否}

每一種情感,經他之手,都格外深情動人,心有千千結。

柳永若是生在現代,定然是個才華洋溢,情感豐沛,狂放不羈的,具有獨特氣質的男人。

也定是個多棲人才,做詞,做曲,做學問,甚至做官也未可知。

他定會比大冰瀟灑,比黃磊有才,比餘秋雨有地位,比唐家三少有錢。是以實力打底的天下第一文化人。

然而,這位才華洋溢的詞人,卻命運多桀,貧困潦倒,後半生裡,更是眠花宿柳,在以功名利祿定義個人的世俗裡,鬱鬱而不得歡,淒慘離世。

柳三變

一、 官宦出身,少年桀駿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自幼文墨相浸,家教良好,三好學生一枚。長到19歲,終於要去大城市汴京博取功名了。

在前往汴京的路上,柳永由錢塘入杭州,因此開始了世界之旅。

花花世界對他來說,相當於一個孩童,得到了一個萬花筒,他沉醉不醒。

湖山美好、都市繁華,聽歌買笑,再沒有一個地方,比杭州,更適合一個浪子開眼界了。柳永找到了知音,找到了知己,找到了掌聲,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膨脹。

才人與浪子,常常完美和諧地統一在一個人身上。

花花世界滯留了他的腳步,但他依稀還記得自己此行的目的。

柳永作《望海潮·東南形勝》,前往拜諫杭州文人孫何,希望得到舉薦。此詞並沒有讓他得到孫何舉薦,卻意外被廣為傳誦,柳永亦因此名噪一時。

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雲樹繞堤沙,怒濤捲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不}

{/否}

這首詞有多好,據說傳到“國外”,令北方的侵略者完顏亮念念不忘,一定要佔領江南,看看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三變

二、仕途失意,三改其名

{不}

{/否}

從19歲離開家鄉,到25歲入汴京會考,柳永這六年,都在路上。什麼杭州,蘇州,揚州,他全遊遍了。相當於過了幾年詩和遠方的日子。

青樓的女子們,特別喜歡他的詞,相傳,能夠唱到柳永的詞曲,都很驕傲。她們也願意拿重金來買。柳詠成了貴圈裡的名人。

來到汴京,柳永終於要博功名了。參加應試,真宗批其詞“屬辭浮糜”,初試落第。

其實柳永的大名,上至皇帝,下到百姓,早已知曉。放在現代,至少也是個宇宙第一網紅了。只是,當時的宋朝,推行儒雅之風,柳永的市井艷詞,不入流。

無奈之下,柳永改名,從柳三變到柳七,到柳屯田,再到柳永,其實,每一次,都有每一次的辛酸和落魄。

柳永太有名了,新作在舊名聲之下受影響。仁宗皇帝硬是把他從高中的榜單裡劃拉掉了。

仁宗皇帝哎,是剛熱播過了的《清平樂》裡的仁宗皇帝,對女性尤為尊重,也竭力尋找真愛的仁宗皇帝,宅心仁厚,不捨養母傷心,不捨後宮不合,竭力聽取大臣意見,一團和氣舍已為人的仁宗皇帝,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柳永就是因寫了這句話,惹惱了仁宗皇帝。

要知道,仁宗皇帝本人在中國四百多位皇帝裡,建樹不多,但風評很好,政績太平,但國事家務兼顧,本人也是博學深厚,文字功底過硬,而且,還有另一位有名的晏殊任其老師,對其極為尊敬。他們好歹,也算是明君厚臣。

仁宗皇帝生氣,有他生氣的道理,既然,你這麼鄙視功名利䘵,那還來考什麼?這裡不適合你。蔑視朝廷,就是連皇帝也看不起嘛。

那時候,又沒有微博微信,仁宗皇帝也看不到真性情的柳永到底如何。只能在那些妒賢能的流言裡,知道這是一個只會寫廊間艷詞的俗人,印象分,零蛋。

因文字得罪當權者,這種事故,也屬常見。恃才傲世也是一些文人的通病。到現在也沒斷過。

晏殊是個循規蹈矩的文人,是文人難免有相輕相厚之人。晏殊對蘇東坡就不錯。說到底,在那個人都講國道家風的時代,柳永是自己給自己招了惡名。

直到好友範仲淹上任,柳永51歲時,才終於是圓了夢,當了官,三任九年,深受百姓愛戴,為政有聲,被稱為「名宦」。

柳三變

二、 多情風月,義在金蘭

{/否}

官場不受待見,但柳永在老百姓裡,聲譽很高。令他流芳百世,還是他的文學成就。

彼時彼世,現實現世,都有他的知己。

柳永的藝術生命特別長。

那些當朝的繁文縟節沒有傳下來,柳詠的詞,卻成了現代的文化文學藝術,成了瑰寶。

他的詞,有描寫都市生活和市井風光的,有描寫羈旅行役之苦的,有歌頌帝王和達官貴人的,以及自敘懷抱,自嘆平生遭際的詞。然而,柳永寫得最多的,還是市民階級男女之間的感情。流傳下來的,就有291首。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上乘。

大家熟知的《雨霖鈴》: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不}

{/否}

柳三變

這首字寫的正是柳永離開汴京,與蟲娘離別的情景。

柳永的字中寫過很多歌妓樂女,像是《木蘭花》四首裡就寫有心娘、佳娘、蟲娘、酥娘,其他的還有英英、師師等。柳永最喜歡蟲娘,為蟲娘寫過很多詞,對蟲娘的愛意也毫不掩飾,如「小樓深巷狂遊遍,羅綺成叢。就中堪人屬意,最是蟲蟲”。倆鬧了彆扭,對蟲娘思念萬分,柳永寫了“須知最有,風前月下,心事始終難得。但願我、蟲蟲心下”

在古代,以女性為題材的詩詞不少,但從沒有人像柳永那樣,平視她們,用深情的眼光去表現她們的美,機智,潑辣和風趣。所以,柳永的字在市井很受歡迎,被人稱「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

然而達官貴人對此很不屑,他們認為柳永的字「俗艷」。柳永在《定風波》中描寫一平民女子與另一半終日相伴的願望,「針線閒拈伴伊坐」,意思是我拿著針線與他相依相偎。此詞宰相晏殊拿來諷刺柳永,說「殊雖作曲子,不曾道針線閒拈伴伊坐」。晏殊意思非常明了,寫這種字的人,怕是不堪重用的。

柳永的一生,是波折的一生,最終去世時,連喪葬費都沒有,還是那些有情有義的歌伎,湊錢埋葬了他。

當時那些義氣的女子們還不知道,他們埋下的,是多麼偉大的一位歷史人物。

柳永這個天性浪漫多情之人,盡可能地,道盡了愛情的真相與事實,愛情的自我與奉獻,愛情的意境與高低。

最有情的人,最終,在最多情的女人的注視之下入土。這似乎,也是對柳永最好的人生註解。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