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齊,又名劉松林,山東平度人,1930年3月2日出生於湖北,革命烈士劉謙初和革命老人張文秋的女兒,也是毛澤東長子毛岸英烈士的妻子,2022年1月7日,劉思齊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生父就義前命名
劉思齊的生父劉謙初,早年畢業於燕京大學,後來就讀第一期黃埔軍校。 1924 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7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 年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 1929 年任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在領導青島工人反帝同盟大罷工後不久被捕,1931年4月5日被山東軍閥韓復榘殺害,年僅34歲。劉謙初就義前,給未出世的孩子起名“思齊”,並給妻子張文秋說:“不管你們流落到哪裡,要思念齊魯,思念故土”。
劉思齊生父劉謙初
再次失去父親
年幼的劉思齊非常羨慕有爸爸陪伴的同齡人,1937年的某一天,劉思齊終於盼回了屬於自己的爸爸。這個爸爸是個只有一條腿的消瘦中年人。這就是她的繼父陳振亞,陳振亞也是老紅軍老革命。
劉思齊繼父陳振亞
當然劉思齊不知道這不是她的親生父親,但陳振亞對她卻比親生女兒還疼愛。 1939年8月,黨中央、中央軍委決定讓陳振亞到蘇聯安裝義肢並批准張文秋帶孩子一同前往。 1939年12月,劉思齊一家經新疆時被當局滯留,一年多後陳振亞不幸犧牲,劉思齊再次失去父親,1943年4月,10歲的劉思齊與媽媽、兩個妹妹,還有五十多名中共的婦、幼、病、殘人員統統被關進新疆的臨時監獄。
見到義父毛主席
1946年夏,劉思齊和母親張文秋在被關進監獄長達四年之久後被營救出來回到延安,回到延安次日,劉思齊見到了前來看望的毛澤東,毛澤東拉著劉思齊的手高興地說:「七、八年不見面,長成大人了,我都認不出來啦!你還是我的幹女兒呢,還記得嗎?下了一個和藹可親的伯伯的形象。
1946年毛澤東在延安
與毛岸英相識和相戀
回到延安後的劉思齊一有機會到義父家去探望。就這樣她與剛回國半年的毛岸英相識了。這一年毛岸英24歲,劉思齊16歲。他們有著極為相似的經歷和磨難,使得性格也相近,同時兩家的關係本來就密切,他們很快由接近到相互理解,由相互理解到互生愛慕。開始劉思齊對她們之間的這段感情還有些顧慮,認為毛岸英是在蘇聯留學吃過「洋麵包」的高材生,而自己被敵人關押在新疆監獄四年而耽誤了學業,總覺得兩人之間有一些差距。毛岸英看出了劉思齊的想法,感慨地說:「你還沒出世就同媽媽坐過牢,到新疆後又被反動派關押了近四年,我是八歲和媽媽坐牢;你的父親為革命犧牲了,我的母親也為革命犧牲了。
毛澤東、毛岸英和劉思齊
1947年3月,胡宗南率20萬大軍進犯延安,劉思齊隨部隊撤離到山西,毛岸英跟隨父親轉戰陝北,直到1948年劉思齊來西柏坡看望母親張文秋才與毛岸英再次相逢,此時毛岸英26歲,劉思齊也快18歲了,期間毛主席也高興的同意了二人的婚事但有要求:必須遵守制度和紀律,待劉思齊真正滿了18歲法定年齡後再結婚。
丈夫毛岸英犧牲
劉思齊和毛岸英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劉思齊結為夫妻。婚後,劉思齊繼續上學。 1950年,新婚沒多久的毛岸英主動請纓,要求入朝參戰,此時的劉思齊因闌尾割除手術正在北京醫院住院,毛岸英告訴劉思齊說要去一個很遠的地方出差,但沒有想到這一別竟成永遠…
1950年11月25日上午十一時左右,北韓戰場三架美軍轟炸機飛臨大榆洞志願軍司令部上空,投下數十個凝固汽油彈,正在作戰室的毛岸英壯烈犧牲。
消息傳回國內,據時任毛澤東秘書葉子龍的回憶錄說:「毛澤東將那封簡短的電報(毛岸英犧牲的消息)看了足足有三四分鐘,他的頭埋得很深。過了半晌,毛澤東才說:要作戰,就要有人去,派誰去呢?是難過的,我很喜歡岸英這個孩子。
而身為父親的毛澤東更是擔心劉思齊不能承受這突如其來的巨大打擊,一直到了1953年才親自告訴劉思齊毛岸英犧牲的消息。
其實劉思齊在被告知的一周前就已經有預感,毛澤東提前給劉思齊做了思想工作,告知的前一周向劉思齊談起了自己曾經為革命犧牲的親人:妻子楊開慧、弟弟毛澤民和毛澤蕈、妹妹毛澤建、侄子毛楚雄等。
遠赴朝鮮為亡夫掃墓
1959年,劉思齊(右)為毛岸英掃墓
1959年,劉思齊在妹妹邵華陪同下去北韓為毛岸英掃墓。她在墓碑前流乾了眼淚:“岸英,我來了,代表父親來看你了,這麼多年才來看你,來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