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襟山環海,黃河在此入海,境內山河平原交錯,位置重要,文有萬世師表孔子,武有一代兵聖孫武,歷史上曾有“山東不反中國不亂”一說。
九曲黃河賦予山東人頑強的品格,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山東人的厚重。山東人本性忠實老實,不善言辭,不擅心計,關鍵時刻能擔當、頂事。誠實、忠信、尚義、節儉、好客、粗獷、豪放等美德更是山東人的基因和「第二張身分證」。
尤其是“俠義”,自古以來就深深在山東人的基因裡。從田橫五百士到門神秦瓊,從梁山英雄好漢到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即使一代婉約女詞李清照,也發出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錚錚強音。
從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山東支前達1,100萬人次,參軍100萬人,22萬人犧牲。戰爭年代的沂蒙,家家有“紅嫂”,湧現了以明德英、王換於、祖秀蓮、李桂芳、“沂蒙六姐妹”為代表的偉大母性群體,出現了山東10萬幹部下江南建設新解放區的壯闊場面。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先後出兵百萬赴朝作戰,其中山東將士28萬,2萬人長眠在朝鮮戰場。創造中國電影票房紀錄、反映中國人民志願軍九兵團入朝作戰的電影《長津湖》,其參戰人員主要構成為山東兵。至今,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內部,對山東籍的士兵評價也是最好的。
國學大師錢穆在《中國歷史精神》一書中說:「若把代表中國正統文化的,譬之於西方的希臘般,則在中國首先要推山東人。自古迄今,山東人比較上最有做中國標準人的資格」。其言大至不差。
新中國成立後,8000山東姑娘下天山,又演繹了山東人支援邊疆建設邊疆的壯舉。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十位山東日照市莒縣農民志工開農用三輪曆時近4天4夜,行程3000公里,到四川抗震救災,被稱為「四川地震中最牛救援隊」。
2020年初,湖北疫情爆發後,山東進行了「搬家式」硬核援助,無數抗疫物資和車輛,奔向湖北,奔向黃岡(對口支援)。同時,山東援助湖北醫療隊共12批1812人,自第一批1月25日出徵,到4月6日最後一批返回,歷時73天。他們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用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人間大愛,圓滿完成了援助任務。
但山東援鄂醫護人員在實現零感染、零事故、零投訴而勝利凱旋後,出現了令人痛心的一幕。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張靜靜,在依規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滿,即將返家休息時,突發心臟驟停,救治無效, 2020年4月6日逝世,年僅33歲。
張靜靜把4歲的孩子送到父母家,瞞著援助非洲的丈夫,報名援助湖北。 1月25日,張靜靜隨山東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出發,1月26日,醫療團隊連夜奔赴疫情較嚴重的黃崗市。在援鄂期間,她幫助醫療團隊,初步訂定了《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護航溝通手冊(山東醫療隊)》。但是,沒想到的是,去武大看櫻花成為她的遺願。
讓我們記住她在日記中寫下的話:「我們紮根於這個偉大的國度,無畏一切考驗的淬煉,因為這是我們的夢想之地。即使是荊棘仍在,依然通往山頂,值得我們不停腳步,值得我們咬牙堅持。
時隔兩年,沒想到令人痛心的這一幕又出現了:同樣是醫護人員,同樣是勞累過度誘發的心臟病。今年3月20日,山東省立醫院臨床醫學檢驗部副主任、臨床醫學檢驗專家白曉凜,在支援威海抗疫時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過世,年僅42歲。
白曉凜是中共黨員,研究員,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博士生導師,2021年當選「齊魯最美職」。 2020年6月,白曉豔擔任山東醫學檢驗隊隊長,先後馳援北京和新疆。在北京,她帶領團隊創造了48小時緊急改造新冠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山東速度」;在新疆,她以乾代教,為當地培訓了核酸檢測人員60餘人,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檢測隊伍。 2022年1月5日,白曉凜又一次帶領山東省立醫院支援河南疫情處置檢測隊,在實驗室驗收後隨即投入到核酸檢測工作中。在完成核酸檢測工作後,15日,又赴河南安陽市滑縣支援核酸檢測工作。 3月8日,山東省疫情爆發,白曉凜再次率隊支援威海疫情處置檢測隊,連續工作11天,其中7天為夜班。為了減少穿脫全程防護衣次數避免浪費時間,工作6小時全程不吃不喝不上廁所。
白曉凜曾說:「我希望能換回原來的隔離服,當我換回原來衣服的時候,就表示疫情已經結束了。」沒想到,曾馳援北京、新疆、河南等地的白曉 Hayes,最後倒在了威海。
從沂蒙紅嫂到張靜靜,再到白曉。
大美山東人!
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