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歷史特約作者:紅旗飄揚)
凡爾納小傳:讓潛水艇、火箭變成現實的“現代科幻小說之父”
1828年2月8日,儒勒‧凡爾納出生於法國的南特費多島。父親是律師,一心希望子承父業,但凡爾納自幼熱愛海洋,嚮往遠航探險。
11歲時,他曾偷偷登上一艘遠航印度的船隻,幸好被家人發現,接回了家。在挨了一頓狠揍後,凡爾納流著淚保證:“保證以後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
(凡爾納出生時的南特費多島)
18歲,他前往巴黎,遵從父親的意願學習法律。但他對法律毫無興趣,反而經常出入文學沙龍,迷上了文學和戲劇。
在沙龍中,凡爾納認識了大仲馬和小仲馬,開始寫作。 1850年(22歲),在大仲馬的安排下,凡爾納的舞台喜劇《斷草》,在巴黎歷史劇場上演。凡爾納非常興奮,斷然拒絕子承父業,於是憤怒的父親停止經濟資助,凡爾納不得不在貧困中繼續寫作。
(凡爾納創作的小房間)
在之後的創作中,他看到大仲馬在作品中融入歷史,巴爾札克融入社會倫理,於是他打算在作品中融入地理。他花了一年的時間,創作出了第一本長篇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
但他前後遭到16家出版社的拒絕,凡爾納生氣地將作品投入了火中,但幸好被妻子搶救了出來。終於一個叫赫澤爾出版商,看中了他的作品,於1863年正式出版(35歲)。
這是一個乘坐氫氣球穿越非洲的冒險故事。雖然他沒有坐過氫氣球,也沒有去過非洲,但是他對非洲大陸描寫得十分生動細膩,充滿了千奇百怪的動植物,各種鬥智斗勇、驚心動魄的場面,使人浮想聯翩,作品大受歡迎。
(《氣球上的五星期》插圖)
自此,凡爾納和赫澤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兩人簽訂合同,每年創作兩本科幻小說。凡爾納寫作進入了穩定的高產期,包括探索地下世界的《地心遊記》(1864年)、試圖利用大砲砲彈飛向月球的《從地球到月球》(1865年)、探索海底世界的《海底兩萬裡》(1870年)等等。
在這些科幻小說中,凡爾納將各種各樣的科學知識與有趣的探險、旅行事件融合在一起,讓讀者充滿新奇,愛不釋手。
(《海底兩萬裡》)
1873年(45歲),凡爾納創作了《八十天環遊地球》。故事改編為戲劇,登台演出,大獲成功,為凡爾納賺取大量財富。
凡爾納一生不停地寫作,直到1905年3月24日,他在法國家中逝去,享年77歲。他一生總共創作了60多部科幻小說,全部由赫澤爾出版,收錄於《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之旅》中。
(《八十天環遊地球》)
凡爾納的小說充滿了趣味性,同時又充分發揮他非凡的想像力,描述了許多當時世界並沒有的東西。雖然當時是天馬行空,如今卻成為現實,司空見慣,所以他常被稱為科學進步的「先知」。
如在《從月球到地球》中,凡爾納描繪了一個“人間大砲”,其實就是火箭的雛形。在《海底兩萬裡》中,凡爾納描述的「鸚鵡螺號」是潛水艇的雛形。在《神秘島》中,他預言「水是未來的煤」。如今登月火箭用到的液態氫,就是水分離而來的。
(真正的鸚鵡螺號核動力潛艦)
凡爾納也影響了很多人。許多科學家都坦言自己受到了凡爾納的啟蒙才走上科學探索之路。
潛水艇的發明者西蒙,在他的自傳中的第一句話,就是:」儒勒‧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的總指導」。飛越北極的美國海軍少將伯德、氣球及深海探險家皮卡德、無線電的發明者馬克尼都坦陳,是凡爾納啟發了他們。
由於他在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上的顯著成就,凡爾納被譽為「現代科幻小說之父」。
(改編的電影《地心遊記》)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591篇作品,營員「紅旗飄揚」的第8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