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只靠一個角色獲得觀眾喜愛和認可,羅晉更傾向於嘗試各種不同類型的人物。
就算同為皇帝角色,觀眾卻仍能在他的身上發現細微的不同。
從《新三國》中的漢獻帝「劉協」到《美人心計》中的漢惠帝「劉盈」。
又或是後來熱播劇《天下長河》中的康熙帝,羅晉無疑用演技證明了實力
只是比起演藝事業上的繁榮,他和妻子唐嫣的愛情故事更讓人覺得羨慕。
羅晉出生於江西宜春的醫學世家。
父母都是醫生,照理說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中,「繼承衣缽」才是他最好的選擇。
但小時候的羅晉偏偏對閱讀沒什麼興趣。
而在走上演員的道路之前,他還曾在武術學校待過數年。
由於父母常年忙於工作,自然缺乏了對羅晉成長過程中的約束。
爺爺奶奶對其十分寵溺,這也使得羅晉的性格愈發叛逆。
上課擾亂紀律,下課欺負同學。
用老師的話來說,那時候的他絕對是當之無愧的「混世魔王」。
後來父母實在受不了隔三差五就要被老師叫到學校訓話。
索性就把羅晉直接送進了武術學校磨練。
突然改換了新環境,縱使羅晉一時間也難以適應。
而更讓他無奈的是,武校內大神雲集,他原本「魔王」的名號也在這裡徹底失去了光輝。
不過也因為如此,羅晉這才逐漸接觸到了演員的行業。
武校的文娛活動不豐富,好在每天都會有一場電影放映課。
和大多數同學一樣,羅晉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歡樂時光。
只不過其他人是為了放鬆身心,而羅晉則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對錶演產生了興趣。
畢業後恰逢北影招生,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羅晉參加了考試。
作為唯一一個在面試現場展示拳腳的學生,幾位老師對他的印象十分深刻。
也算是實力運氣參半,最後羅晉成功踏進北京電影學院的大門。
和當時的劉亦菲、茱亞文等人成為了同班同學。
如前文所說,羅晉出生於醫學世家,祖上幾代從未有人涉及演藝圈。
一沒資源,二沒人脈,羅晉只好自己跑劇組。
雖然靠著出眾的外表也拿到了不少劇本,但這其中卻多以配角為主。
比起其他幾位同學,他的發展只能說是平平無奇。
畢業後羅晉接連演出了《戰爭目光》《金碧輝煌《婚姻密碼》等劇,但名氣始終低迷。
事業上的發展不算順利,但另一邊的愛情卻慢慢有了起色。
在《夢幻天堂》的劇組他和小其自己7歲的李曼走傳出了緋聞。
兩人郎才女貌,很快便被觀眾強行綁定到了一起。
只是還沒等這段感情被證實,便又傳出了兩人分手的消息。
同時,隨著《穆桂英掛帥》的熱播,羅晉和苗圃這對「螢幕情侶」也被吵的火熱。
或許是劇情走向太過甜蜜幸福,導致不少觀眾都以為現實生活中兩人也是夫妻。
然而現實是兩人師出同門,都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多於這個小師弟苗圃分外照顧。
雖然兩人在劇中的表現十分親密,但在劇組卻始終保持著師姐師弟的關係。
雖然幾段戀情並未被證實,但羅晉還是被觀眾打上了「風流才子」的標籤。
直到後來唐嫣的出現,羅晉這才又有了深情好男人的稱號。
不過憑藉《穆桂英掛帥》這部劇,出道多年的羅晉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美錯》《被遺棄的秘密》《王的女人》都成為了他那個時期的優秀作品。
而在《亂世佳人》的劇組,羅晉也終於和唐嫣有了一面之緣。
此時的唐嫣剛結束和邱澤的戀情,心情十分低落。
雖然拍戲期間她極力克制,但細心的羅晉還是有所察覺。
為了轉移唐嫣的注意力,羅晉時不時的就會聊自己拍戲期間遇到的問題。
憑藉《仙劍》的熱度,唐嫣早已成為了圈內公認的「當紅花旦」。
但面對名氣遠不如自己的羅晉她卻沒有絲毫的鄙夷和不耐煩。
而這種沒有偶像包袱的態度也讓羅晉逐漸對其產生了好感。
有別於一見鍾情,兩人更像是日久生情。
因為這部劇之後兩人又一同合作了《X女特工》《克拉戀人》等作品。
隨著時間的推移,彼此之間的情愫越來越多。
而在《錦繡未央》殺青之後,兩人也正式公開了戀情。
這之後不久兩人在國外完婚,雖然婚禮現場極為低調。
但從現在來看,倒是打臉了不少耗費巨資辦婚禮最後又離婚的明星藝人。
結婚之後羅晉一門心思全都投入了事業。
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歸去》《幕後之王》的熱播也讓他再次收穫好評無數。
後來浪漫的二人世界變成三口之家。
伴隨著女兒的到來,羅晉這才逐漸放緩了事業上的腳步。
只不過隨著名氣的增大,和其有關的流言蜚語也越來越多。
按照以往的慣例羅晉總是清者自清,從不過度解釋。
但每當這些言論波及到自己的家人之時,他總是會在第一時間站出來澄清。
甚至有的時候毫不顧忌自己的個人形象,直接對造謠對象進行親切友善的問候。
用他的話來說,攻擊自己可以,但絕對不能對自己的妻子和家人出言不遜。
而這或許也是其被打上「寵妻狂魔」和「女兒奴」標籤的主要原因。
其實羅晉的性格放在娛樂圈並不討喜,虛假的世界中真實也成為了一種罪。
而在魚龍混雜的娛樂圈中,他的清醒又打臉了不少同時期的其他演員。
但即便如此他卻依舊能夠獲得觀眾喜愛。
這和其顧家深情的人設有密不可分的聯繫。
而現今的夫妻結婚多年恩愛如初,這或許也是更有力的證明。
娛樂圈中真正能夠做到清者自清並不容易。
有人羨慕羅晉娶了一個漂亮媳婦,有人羨慕唐嫣找了帥氣老公。
但這麼多年下來夫妻更多的是互相鼓勵雙向奔赴,而並非是單方面的付出。
而這或許也是夫妻倆這麼多年下來依舊能夠共同前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