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小的願望》最近陷入兩位男演員的「番位之爭」。
先前在發布演員順序中,彭昱暢一直排名首位,但在首映活動後,有彭昱暢粉絲發現電影片頭彭昱暢的姓名排列到了第二位。隨後,彭昱暢和王大陸粉絲在網路上掀起關於「番位」排序的罵人。彭昱暢工作室也發布聲明,譴責電影片頭模糊演員番位,並表示已與片方解約。
而王大陸工作室也發表聲明,表示受邀出演時,簽約的就是片中“男一號”“第一男主角”,並非“壓番其他藝人”。
隨後,製片方發布聲明,表示彭昱暢、王大陸、魏大勳同為領銜主演,而與彭昱暢、王大陸簽約時都列為「男一」。
製片方就正片中模糊主演彭昱暢番位問題(正片中番位王大陸在前,彭昱暢在後)認錯,並向彭昱暢、王大陸雙方及粉絲致歉。
一般觀眾可能不理解,「番位」問題只涉及電影片頭一小段,而且王大陸和彭昱暢同樣作為主演,粉絲為何要如此大動幹戈去「撕」片方?
其實所謂番位,在粉絲心目中是偶像影響力與號召力的象徵。這種日本流傳過來的說法,和主演的戲份多少不一樣,主要涉及的是“C位”待遇:“一番”演員宣傳時站C位,名字在海報等宣傳物料中也會排在首位,在作品拿獎時,也會被看做一番演員的功勞。
因此許多粉絲都對偶像的「番位」特別敏感,例如前不久網劇《穿越火線》宣布演員陣容時,鹿晗與吳磊粉絲就「雙男主」問題的番位之爭。
在即將上映的電影《誅仙》中,李沁和孟美岐兩家粉絲也就「主二番」的排位爭吵不休。
其實真正有實力演員,也不需要粉絲幫他們爭取番位。演員廖凡曾經表示:「我覺得為了這個事情去糾結,證明這群人平時也沒有什麼正經事可幹,實際當事人也許並不在乎這個事,但是外圍的都已經打破頭了,一看就是沒有見過太多世面。
番位不是界定演員好壞的標準。演員的成就和人氣,也不是由番位決定,觀眾看到表演之後,自然會對演員的演技做出評判。出演再多「一番」作品,有時也不如演好一個閃光的配角。好的演員會挑劇本和角色,與其花時間爭番位,不如靜下心來好好琢磨角色本身。
畢竟有時候,「一番」並非百利而無一害。在日本影視作品中,「一番」演員必須承擔對作品口碑、票房成績的相應責任,如果作品成績不佳,「一番」就要接受觀眾的批評,甚至公開道歉。
而國內似乎還沒有這樣的慣例。 《上海堡壘》票房折戟後,導演稱“用錯鹿晗”,還被網友指責“甩鍋”。
「番位之爭」有時也是主辦單位的宣傳手段,利用罵戰增加劇的熱度。而明星常陷入這樣的罵戰,反而容易降低一般觀眾的好感。
畢竟最終決定演員是否成功真正走向大眾的,還是要看實力,而不是粉絲多能「掐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