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瑯琊榜》中,德高望重的皇長子祁王一直活在所有人的回憶裡,祁王是十幾年前一樁冤案的主角,他更是一位優秀到讓他的父親梁帝都忌憚不已的人。
祁王是皇長子,曾經更是皇帝最驕傲的兒子,他的優秀體現在他對靖王和林殊的影響,更體現在他受到了許多人的擁戴。
但也正是他的優秀給他招來了殺身之禍,梁帝是一個猜忌心很重的人,他看到自己的兒子比自己優秀,害怕他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所以他整日都為這件事所憂心。
謝玉和夏江把梁帝的擔憂看在眼中,他們利用了梁帝的猜忌,設計陷害祁王和跟祁王交好的林氏一族,最終祁王在獄中自盡,祁王的生母宸妃自盡,祁王府和林府被滿門抄斬。
這場冤案的唯一倖存者只有林殊,也就是後來的梅長蘇。
文學作品的創作大多都是遵循歷史的,《瑯琊榜》當中的梁帝的歷史原型就是梁武帝,而祁王就是昭明太子蕭統。
蕭統是梁武帝的皇長子,梁武帝很喜歡這個皇長子,在他一歲的時候就把她立為太子,由於蕭統從小聰慧過人,他還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可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太子,竟被一些有心之人陷害,說太子想要陷害皇上。
梁武帝聽說之後憤怒不已,從此跟蕭統之間生出了嫌隙,蕭統很是傷心,被自己的父王懷疑的滋味很不好受,慢慢她變得日漸消瘦,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梁武帝跟《瑯琊榜》中的梁帝一樣,都是因為猜忌,和他人的挑撥離間才失去了自己最優秀,最賢明的兒子。
這也是為什麼在《瑯琊榜》的結尾,梁帝知道了當年自己所犯的是何等的大錯,當他看著梅長蘇時表現出的懊惱和悔恨,足以說明他的後悔。
但他是皇帝,這個身分讓他不能認錯,所以他只能打感性牌,跟梅長蘇說:我教你騎馬射箭,你小時候我還抱過你。他試著用這樣的拉攏來減輕自己內心的悔恨,減輕梅長蘇對他的怨恨。
但是滿門抄斬的仇恨不是梁帝輕飄飄一兩句話就能化解的,當梅長蘇頭也不回地走開的時候,梁帝知道自己這輩子也不會得到林殊的原諒了。
相信這時候的梁帝內心是孤獨的,這是他的悲哀,也是他罪有應得。
還好梅長甦的努力都沒有白費,靖王沒有辜負他的期望,等到靖王繼位的時候,天下一定會是另外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