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素一
戚薇說找老公的時候,一開始她沒想過要找個圈內的。
張翰提醒她說,其實找個圈內的也挺好的,至少你掐手一算,他好過幾個都能算出來。
戚薇和她的先生李承鉉同屬娛樂圈中人。
兩人同年同月生,都擁有較高的顏值,是娛樂圈中公認的會「撒狗糧」的夫婦之一。
結婚後他們生了女兒Lucky,Lucky繼承了父母身上的優點,古靈精怪,十分惹人喜愛。
在一檔綜藝中,戚薇坦言,其實李承鉉的戀愛經驗是非常豐富的。
但這並不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
因為在交往之初,他們就彼此約定,要將過去的戀愛經驗都和盤托出,而非從外人口中得知另一半的戀愛史。
有人反問戚薇,對另一半坦白自己過去的情史,這種行為似乎欠考慮。
戚薇則給出了非常堅定回應: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我覺得,我曾經愛過的人,也一定是好人。
01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也可以自信滿滿
1984年,戚薇出生在四川成都。
在戚薇才剛滿2歲時,她的父母就因為某些原因離異了。
從此戚薇和母親、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和父親極少聯繫。
戚薇小時候身體不好,媽媽甚至幾次接到醫院下的女兒病危通知書。
戚薇回憶說,媽媽是被自己不穩定的健康狀況嚇著長大的。
儘管童年沒有太多關於父親的記憶,但是好在有外公外婆在,戚薇的原生家庭裡從來不缺乏溫暖,這也讓她能身心健康的成長。
在小戚薇心裡,外公扮演了正常家庭中父親這個角色,有嚴厲、也有父愛如山。
同時,在獨自帶大戚薇的過程中,母親從沒有在戚薇面前展示過脆弱、
母親不斷用言教教會戚薇堅強,這也讓戚薇從小就明白,即使做女人,也絕不做生活的弱者。
戚薇媽媽從小就非常注重對女兒內秀的培養,從戚薇7歲,媽媽就給她報了小提琴課。
練琴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戚薇在媽媽的鼓勵陪伴下,從小學一直堅持學到了國中,並且拿下了專業8級證書。
儘管一開始媽媽讓她學琴的初衷只是希望女兒能提升個人氣質,但多年積累的音樂功底,無形中為戚薇後來以歌手身份出道做了最好的鋪墊。
02 「不安分」的心,讓自己有更多可能性
微博擁有4千多萬粉絲的戚薇,微博認證身分是歌手、演員。
但其實無論是作為歌手、還是演員,戚薇都並非科班出身。
在報考大學、選專業這件事上,平常和母親關係非常緊密的戚薇,因為意見不一,還和母親鬧了矛盾。
當父母的從來是為子女計劃長遠的,戚薇的母親也一樣。
母親希望她考大學的時,能報讀師範類專業。在母親看來,小女孩,將來畢業了當老師,是一份非常穩定的工作。
但戚薇卻有自己的想法,她不要當老師,她想考藝術類院校。
剛好那時浙江藝術傳媒學院來四川招生,戚薇去參加了面試,報了播音主持和錄音藝術2個專業,面試都通過了。
在兩個專業要二選一的時候,戚薇想起了媽媽的話,媽媽說:
要學一門技術在手,才能走遍天下哪都不怕。
所以最後戚薇選擇了「錄音藝術」專業。
不過進入大學之後才知道,這門技術專業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不僅要學習高等數學、英語,還要學習電路焊接… …
跨過高考的獨木橋,讀上大學的戚薇,覺得人生有些迷惘。
2006年前後,各大衛視電視台組織的選秀活動正進行的如火如荼。
戚薇於是帶著一顆「玩票」的心,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嘗試。
她參加了東方衛視的《我型我秀》。
原本打算盡情的釋放青春活力,參加完就走人的戚薇,歪打誤撞在比賽中取得了全國十強的好成績。
緊接著簽約、各種合作邀約紛至沓來。
20歲剛出頭的小姑娘,面對著大型唱片公司的邀請,戚薇展現了超乎年齡的淡定。
還記得當年一份一簽就是7年合作期的合約擺在了戚薇的面前。
戚薇收到合約後,也忐忑、也不安,但還是跟老闆提出了2個問題。
戚薇的第一個問題是:
當藝人有五險一金嗎?
經紀公司沉默。
第二個問題是:
將來對我的發展規劃是怎麼樣的。
經紀公司坦言:要將她向演員方向培養。
儘管懵懂,但戚薇卻沒有停止思考,任人擺佈的事,她不幹。
一個唱片公司,說要把自己包裝成演員,戚薇果斷的認為這不靠譜。
即便公司看好她能成,她也覺得這條路走不通,畢竟多少長的比自己漂亮、唱的比自己好的藝人也沒有那麼容易成功,她認為公司是在拿她當小白鼠。
雖然不了解行業裡的水有多深,但戚薇堅定認為自己不能把命運寄託在一紙合約上,一簽就是7年,等於把青春給公司當了賭注,這不是她要的玩法,最終戚薇果斷拒絕了。
就這樣,戚薇憑藉著自己敏銳的嗅覺,加上一股子不想人生被他人隨意支配的倔強,成功避開了事業發展的第一個陷阱。
選秀之後,戚薇的生活,短暫的回歸了平靜。
後來,她遇到了一個老鄉,做了自己的經紀人。
再後來,執著於做自己喜歡的音樂的戚薇,在聽了當時馬天宇發行的歌曲《該死的溫柔》之後,戚薇對經紀人說,我也想做這樣的音樂。
於是她們打聽到了發行這首歌的唱片公司在北京,決定北上。
03 從唱歌到演戲,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
《外灘十八號》這首歌,曾經獲得2007年全球華語歌曲最受歡迎對唱歌曲獎,這也是戚薇作為歌手的出道之作。
加入某唱片公司後,戚薇被包裝和袁成傑成為一對「男才女貌」的情歌對唱搭檔。
一心想唱歌的戚薇,慢慢發現,自從這首《外灘十八號》唱火了之後,自己每天都忙著趕通告、跑活動,但是唱的歌曲類型和這首歌如出一轍。
後來戚薇跟唱片公司要求,想自己作詞,原創作品,但遭到了公司的拒絕。
顯然這樣的現狀與她的預想相差太遠。
歌曲火了,戚薇的經濟狀況卻並沒有因此得到很大改觀。
而真正讓戚薇出圈的,不是她的歌曲,是一本雜誌,它的名字叫做《男人裝》。
第一次被邀約拍攝雜誌封面時,戚薇是退縮的,因為《男人裝》的寫真風格是什麼樣,很多人心中有數。
後來邀約戚薇的負責人和戚薇做了一次懇談。
負責人對他們拍攝作品的初衷,以及藝術創作的理念進行了詳盡闡述,並承諾在寫真拍攝期間,全部男工作人員會清場。
這種前所未有的「被尊重」感,最後打動了戚薇,她也咬牙堅持拍攝完了系列作品。
後來戚薇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傳了作品小樣,一時之間幾張照片被全網瘋狂轉發,戚薇也一剎那之間,被觀眾熟知,部落格粉絲暴增。
當個人的存在感變高之後,戚薇的話語權也隨之增多,之後她的事業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隨後,電視劇劇本的邀約紛至沓來。
沒有學過聲樂,也能出道當歌手的經歷,給了戚薇莫大的鼓勵,雖然不是表演專業科班出身,但是既然有導演認可自己,邀請她去拍戲,她又拿出了勇氣,要去試試。
有人說,一開始要簽約她的經紀公司,不就是打算把她包裝成演員嗎?何必繞這麼大的圈子,最後還是當了演員。
這兩次做演員,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一出道就做演員,和有了自己的名氣之後去做演員,起點是不同的。
這裡也牽涉到一個概念,那就是做事的主動性和被動性。
顯然,戚薇是個要掌握主動權的女人。
她要做的事情,沒人可以攔著,她不想做的事情,別人也不能逼她。
一件事,只有你發自內心理解了,接受了,承認了,你才會全力以赴的去做,而如果是別人推著你,靠外力的作用去做,很可能你不會堅持下去,會半途而廢。
就這樣,戚薇在紛亂的娛樂圈中,用心感受自己,用自己的真實感受推動自己做出每一個重要的人生決定。
04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憑藉著電視劇《夏家三千金》等一系列熱門劇,成功從歌手轉型為演員的戚薇,在自己規劃好的人生路上不斷前進。
儘管出道之初,戚薇因為表演經驗較少,演的多數是一些刁鑽潑辣的千金小姐之類的反面角色,但這並不影響戚薇成為一個好演員。
就像郝蕾在《我就是演員》中怒懟章子怡所說的:
我是拍爛戲長大的,但這並不代表我是一個不專業、或沒有天賦的演員。
戚薇在一部又一部戲中洗禮自己的演技,用時間和努力證明自己也是可以的。
一邊當演員,一邊唱歌的戚薇,在事業之路走的正順的時候,30歲那年,突然選擇了結婚生子。
有人勸她,不要這麼快就停下事業的腳步,但戚薇卻依然選擇尊重自己的需求,按照自己的步調生活。
說起來,戚薇的老公李承鉉也是個個性和她十分搭調的男人。
結婚生子後,同樣是藝人,李承鉉基本上退出娛樂事業,負責在家帶女兒、料理家務,而戚薇則拋頭露面在外繼續營業賺錢,整個家庭呈現出男主角內女主角外的祥和氣氛。
可以說,戚薇的人生無論是事業或婚姻家庭,有四個字貫穿始終,那就是:
自己做主。
戚薇告訴大家,不管在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做出任何的選擇都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性。
人生不是數學題,不是1+1=2,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只要你搞清楚了自己的感受,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就不要理會別人說的「你該做什麼」。
所謂的「你不該做」的事情,其實只是人生的另一個選擇。
每一種選擇對每個人來說,都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性,沒有對錯。
05結語:
戚薇說,在她的眼中獨立女性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個獨立的精神;
第二獨立的財富;
第三獨立的生活能力。
就像她在《北京女子圖鑑》中飾演的女主角陳可一樣,現實生活中,戚薇告訴我們,不是每個女孩都能找到可以一輩子依附的人,找到了也未必能依附一輩子。
因為沒有什麼是可以終生依附的,我們只能選擇讓自己變得強大。
為了讓自己變得強大,我們會來到一個陌生的大城市,從頭開始一點一滴的打拼。
因為不奢望“天上掉餡餅”,也不幻想人生會一瞬間開掛,我們選擇拼命奔跑。
戚薇被喜愛她的粉絲們親切的稱為“戚哥”,她自己也很愛這個稱呼。
戚薇說,她的人生不設限,她更不會去不在乎什麼「人設」。
關於要不要生二胎,戚薇說不排斥,但一定是有計畫的。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無論男生或女生,我們就應該把自己的人生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你變得越強大,越能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我們努力、付出的目的,也是為了爭取自己更多「怎樣活著」的話語權。
也許現在「佛系」的生活是一種流行、一種趨勢。
但能有資格選擇「佛系」生活,能維持這種「佛系」的狀態,也是因為你有足夠的底氣、有足夠的支撐,才能搭建一個允許自己「佛系」的空間;
如果吃不飽穿不暖,連基本的生理需求都無法滿足,也無從談佛系。
戚薇是典型的80後藝人,她的成長經歷中,有許多普通80後生活的縮影。
如今36歲的戚薇,和其他的80後們一樣,人到中年,處在一個轉捩點上。
一路走來,無論事業或愛情,戚薇都更加篤定的相信自己、更有主見,更有規劃,相信她也會將人生經營的更好。
螢幕對面的你,讀了戚薇的經歷,是否也有所觸動呢?
祝福每個善於獨立思考的女孩,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人生更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