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過去的事—「春秋五霸」楚莊王的故事

2024-11-10楚莊王

西元前782年,週幽王宮涅繼位。幽王繼位後,天災人禍紛至杳來,關中地區"三川竭,岐山崩。"百川沸騰,山塚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而幽王仍倒行逆施,"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廢後立妾,廢嫡立庶",致朝政昏暗,民怨沸騰。太子宜臼被廢,逃往其外祖父申侯家,幽王興兵討伐申侯,欲殺宜臼。

公元前771年,申侯聯合犬戎、繒等國舉兵攻週,犬戎攻破鎬京,殺幽王於驪山之下,復立宜臼為太子繼承王位,即周平王。

鑑於鎬京殘破,又處於犬戎威脅之下,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洛邑,建立了東周。歷史進入春秋時期。

楚莊王

這時的東週國力大減,週王室日漸衰弱,週天子名存實亡,無法擔負共主的責任。各諸侯國互相攻伐、合併,乘勢崛起。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先後成為霸主,即史稱的「春秋五霸」。

楚莊王

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剛即位時,年齡還不到20歲。當時楚國內憂外患,朝政都被臣子把持,劫後餘生的莊王,每天沉湎酒色,不理朝政。還在宮門口掛起牌子,上寫:"進諫者,殺毋赦!"

楚國大饑荒,山戎族偷襲邊境,楚的庸國發動各蠻族部落造反,莊王都不管不顧。這樣一晃三年,讓許多忠心大臣實在看不下去了。

楚莊王

一位名叫伍舉(伍子胥的祖父)的大臣覲見莊王,只見莊王手端酒杯,口嚼鹿肉,左右美女相伴,醉醺醺地問道:"大夫來此,是進諫的嗎?"伍舉說:臣有個謎語一直猜不出來,大王聖明,特來向您請教。莊王一面喝酒,一邊說:那你就講來聽聽!伍舉說:“楚京有大鳥,棲上在朝堂,歷時三年整,不鳴亦不翔。令人好難解,到底為哪樁?您請猜猜,不鳴也不翔。這究竟是只什麼鳥?”楚莊王聽了,心中明白伍舉的意思,笑著說:"我猜著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鳥。這隻鳥啊,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伍舉明白了楚莊王的意思,便高興地退了出來。可莊王還是沒有什麼動靜。

這天大臣蘇從哭著去見楚莊王,楚莊王問他何故這麼傷心,蘇從回答說,因為自己要死了,楚國也要滅亡了。楚莊王便又問,你怎麼會死呢?楚國怎麼會滅亡呢?蘇從回答說,我想勸諫您遠離酒色,但是您又不聽取我的建議,那我就只有死路一條的,你整日這樣飲酒作樂,長久下去楚國定會滅亡啊。

楚莊王聽了大怒,便對蘇從說,你知道我已經明文禁止大臣勸諫了,你還這麼愚蠢,不是找死嗎?蘇從對楚莊王說,臣是傻,但是陛下你更傻啊,我要是被殺還能留個忠臣的美名,你要是一直這麼下去則是亡國之君啊。這樣的行為不是更傻嗎?臣想說的話已經說了,任由陛下處置吧。

楚莊王

楚莊王聽罷,憤然而起。立即打發樂隊和歌女,開始處理政務。他任用了一批伍舉、蘇從孫叔敖這樣的忠心賢臣,誅殺了一批逆臣、佞臣,廢除十項不利於楚國發展的刑法,興辦了九項有利於楚國發展的事物,把楚國治理得很好。出兵攻打齊國,在徐州擊敗了齊軍。在河雍戰勝了晉軍,鄭國開始聽命於楚國。楚莊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戰,又稱“兩棠之役”,當時兩個最強大的諸侯國——晉、楚爭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較量,大獲全勝,楚國的聲威大振,國勢日強。不久,楚莊王滅掉了蕭國,又連續三年攻伐宋國,迫使宋國向楚求和。最終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實現了自己稱霸的願望。

楚莊王

有一天楚莊王晚上宴請請文武大臣們吃飯,喝酒喝到興頭上的時候,莊王就讓自己寵幸的妃子許姬給大臣們敬酒助興。忽然一陣大風,餐廳內的燈都被吹滅了,整個大廳一片黑暗。正在這時候,許姬突然感到有人拉住了她的手,她非常生氣,惱怒的伸手去抓,結果就扯斷了那人帽子上的纓飾。許姬悄悄地告訴莊王說:“大王,剛才有人乘亂摸我的手,我把他帽子上的纓子給扯斷了。請您一定要處罰他!”莊王沉思很久,然後哈哈大笑,說道:“現在不要點燈,讓我們大家在黑暗中做一個遊戲。請大家都把帽子上的纓子給我扯下來,誰不扯下來我就處罰他。”大臣們聽大王這麼一說,都紛紛把帽子上的纓帶扯下來扔在地上,莊王這才命人點燈。大家都喝得十分盡興方離席散去。許姬非常生氣,問楚莊王為什麼要放過那個大臣,莊王說:“也許當時人家是不小心呢,我作為一個國家的大王,怎麼能因為一點小事就隨便處罰大臣呢!”

過了三年,晉國和楚國交戰,楚國有一個名叫唐狻的將軍總是在前面衝鋒陷陣,五度交鋒五度奮勇作戰,帶頭擊退了敵人,為戰爭的勝利立下了很大的功勞。楚莊王異地問他:「我的德行淺薄,又不曾特別優待你,你為什麼毫不猶豫地為我出生入死到這樣的地步呢?」唐狻跪倒在地,流著眼淚說:「大王,我本就該死! 您還記得當年那一次宴會嗎?恩情!

楚莊王

中國歷史上,九鼎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為像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借伐陸渾之戎之機,把楚國大軍開至東周的首府洛陽南郊,舉行盛大閱兵。繼位不久的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藉機詢問九鼎的大小輕重。

王孫滿說:「統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楚君您別忘了,當初夏禹是因為有德,天下諸侯都擁戴他,各地才貢獻銅材,啟才能鑄成九鼎以像萬物。就轉移給了商;商紂暴虐,鼎又轉移給了周。還沒完,鼎的輕重是不可以問的。

王孫滿,姓姬,東周匡王的兒子。他自幼以書為友,以學為樂,天資聰慧,才思敏捷。莊王聽罷,心下一驚,不禁嘆道:“都說周天子無能,沒想到有如此賢臣相輔,切不可妄動啊!”

莊王不再強求,揮師伐鄭,以問鄭背叛楚國投靠晉國之罪。

楚莊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