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錢學森,我們對他的頭銜可謂如數家珍:科學家天才、兩彈一星締造者、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空氣動力學屆的泰斗等等。
錢學森
為了阻止如此優秀的人才回國,美國在1950年至1955年甚至對錢老進行了羈押,理由是懷疑錢老是共產黨,其行李中藏有涉密文件。 更有美軍海軍部長、錢老的好友丹.金布爾公然稱:錢老在哪裡都值五個師。
這句話在現在看來,還是低估了錢學森的實力和影響力。錢學森回國對於中國未來國防和科技的發展,可以說是無法估量的。
東風五號
1980年5月18日,錢學森主導研發的洲際飛彈「東風五號」在太平洋公海處正中目標。一時間,國際上一篇嘩然,這標誌著中國也和美國、蘇聯一樣,躋身於擁有洲際飛彈的國家。這也意味著,我國核武真正變成了具有很大威懾力的「大殺器」。
而自此以來,無論國際情勢如何風雲變化,我國的軍隊中服役的士兵一直在減少。我軍的科技力量和國防建設邁入了一個新時代。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亡我中華之心不死,在外交上拉攏世界上仇華反共勢力,在邊界上頻頻挑起事端,在經濟上利用其超級大國的地位進行封鎖、壟斷。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同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曾經在公開場合叫囂,一旦中國出兵,將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並且喪心病狂地預備在中朝邊界上用核彈製造一個恐怖的核輻射“無人區”。
杜魯門
在抗美援朝戰爭後期,繼任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差點將對中國動用核武變成了現實。在他的指使下,美國海軍曾秘密地將核武運送到日本沖繩,並表示如果不停戰,他們將對北韓進行「核打擊」。
當時國際上只有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有核武器,其他的國家不是美系,就是倒向蘇聯,為其馬首是瞻。毛澤東在一次秘密訪問蘇聯後,曾經也感嘆,核武必須得搞,不然國無寧日。國家和家庭一樣,發展必須處在一個安全的境地,如果處處遭人嚇唬和掣肘,談何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懷下,我國的科學技術人員不畏艱難、勤奮刻苦,湧現出了像錢三強、鄧農先、朱光亞、葉敏等天資聰穎、吃苦耐勞的優秀科學家。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核彈在新疆羅布泊試爆成功。而隨後,在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也試爆成功。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有人把我國的「兩彈一星」計畫形像地比喻成一桿槍,子彈就是前面提到的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瞄準器就是人造衛星,而這個槍體就是飛彈。
我國在發展核武的時候的同時,也緊鑼密鼓地製造運載核彈的「槍體」。由於第一顆原子彈的試爆是在羅布泊一座高塔上,所以我們的原子彈被西方媒體嘲諷為「沒有槍」的子彈。如何製造出攜帶如此巨大威力核彈的飛彈,成為了最大的難題。
而在太平洋的另一邊——美國,一位空氣動力學天才正急於回國,奉獻自己的畢生所學。這位天才就是錢學森。
1934年,22歲的錢學森從交通大學畢業,此時清華大學正招收第七批的庚款留學生。憑著自己優秀的才學和天賦,錢學森不出意外地成為了20名庚款留學生之一留學美國。
青年錢學森
在美利堅,錢學森進入了麻省理工學習航太航空學習。 僅用一年時間他就取得了該專業的碩士學位,成為該學校的一個傳奇。 他隨即投入世界知名的科學家馮.卡門門下,在加州理工學院繼續攻讀博士。
1939年,不到30歲的錢學森又刷新了一項數據:同時在數學和航空領域獲得博士學位,成為了全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專家,和其恩師馮.卡門研究出來的“卡門——錢學森」公式更是享譽學界。
不滿研究理論,錢學森的研究方向還有意識地向火箭、飛彈等應用學科靠攏。在二戰期間,為對付德國的V2飛彈,錢學森為美國的火箭和飛彈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大大推進了美國的地對地飛彈和探空火箭的發展。
當然,美國在這個階段,對錢學森這個天才科學家也「恩遇非常」。 在二戰德國戰敗後這段時間裡,美國對他的信任到了最高層。他可以自由出入五角大樓,還可以參與各種密集的科學研究。在德軍戰敗之後,他甚至以軍方的身份參與到對「火箭之王」馮.布勞恩的審訊當中。
在1947年,美國授予年僅37歲的錢學森麻省理工終身教授的榮譽。美利堅用最大的誠意在挽留著這位來自中國的天才,在他們看來,錢學森沒有理由會離開美國。
錢學森在美國授課
用「落花有情,流水無意」來形容錢學森對美國的態度似乎有些不妥。但事實上,自從來到美國,錢學森就在拼命的學習各種尖端科技的知識,只是為了有朝一日回到祖國奉獻自己的才智。根據美國人調查,他甚至沒有在美國儲存任何保險。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更加堅定了錢學森的回國的信念。而此時,新中國成立的中國科學院早已註意到這個大洋彼岸的天才。中國科學院的負責人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楨等人已經頻繁與錢學森通電報,商談回國事宜。
為穩健期間,李四光等人建議錢學森先到歐洲,再從歐洲輾轉回國。但是錢老當時歸心似箭,對歸國之行比較樂觀,所以決定還是打算從美國直接回國。
當時美國的情報組織迅速洞悉了錢學森回國的企圖,開始了一系列卑鄙的行動。
由於錢學森對於名利、金錢、地位的誘惑已經免疫,1950年5月,美國軍方開始介入調查錢學森。 他們煞有介事地召開會議,且“經過縝密的調查”,給錢老捏造了一個“美國共產黨”的罪名,並要求加州理工學院禁止錢學森在航天航空領域的研究。
原來,錢學森當初進入加州理工學院時的介紹人魏因鮑姆,一名俄裔科學家,是一名共產主義小組的核心人物,之前由於美國軍方的構陷已經入獄。錢學森和魏因鮑姆關係非比尋常,美國軍方認為錢學森極有可能也是赤化分子。但是經過數月的調查,聯邦調查局也沒有找到錢學森是共產黨的確鑿證據。
面對這種情形,錢學森只好向軍方攤牌,認為他在美國已經不受歡迎,自己的頭上頂著人為製造的疑雲,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離開。 1950年8月22日,錢學森從加州理工學院辭職,並特地向老友金波爾告辭,計劃返回祖國。
這讓金波爾這位錢學森曾經的好友大為震驚。雖然早有耳聞,這位在航太學界極富盛名的天才學者回國的願望很迫切,但沒想到事情來的如此快。他急忙撥通了美國司法部的電話,讓他們動用任何辦法阻止錢學森離開美國。
錢學森此行本是想去和曾經的老友告別,但沒想到好朋友竟然出賣了他。當錢學森出現在洛杉磯國際機場的時候,早已等待在那裡的移民歸化局官員早點等候他多時。隨後,錢學森被強制遣送回洛杉磯的住所。
錢學森攜帶的所有整整八大箱行李都被洛杉磯海關全部扣留。這裡邊固然裝有錢學森在美國學習的所有文件、著作、筆記,但也裝有不少錢老的私人物品。
緊接著,半個月後,錢學森被指控違反美國的《移民法》,以「涉嫌參加顛覆美國政府的組織」這一罪名被美方批捕。 這一罪名明顯是「莫須有」的,美國軍方始終沒有找到任何證據,證明錢學森違犯美國法律,只好先逮捕,再審訊——這當然是符合美方一貫的作風的。而此舉的真正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阻止錢學森回到祖國。
錢學森被帶到洛杉磯移民歸化局的四樓牢房嚴加看管。美國當局認為此地的安全等級不夠,隨後錢學森又被轉移到位於洛杉磯南邊、坐落於太平洋上的一座荒涼島嶼——特米諾島。
特米諾島監獄大多關押的是墨西哥的越境分子,錢學森被轉移到這兒以後,以重刑犯的待遇進行二十四小時監視。在自詡自由的美國,錢學森經歷了人生中最不自由的時刻。
白天,美國軍方對錢學森進行不間斷的轟炸式審問。晚上則用強光直接照射他的眼睛,使之難以入眠。剛進監獄的一晚,錢學森的雙眼據說被照了上千次。監獄的獄警被授意每隔15分鐘就叫醒錢學森一次,以此瓦解他的意志。
這些非人的折磨沒有嚇倒錢學森,在特米諾島舉行的調查聽證會上,他再次向美方義正言辭地表明自己回國的決心,但等待著他的將是更為殘酷的折磨。在十幾天裡,錢學森的體重爆降30公斤,以致於蔣英探視他時竟然差點認不出自己的丈夫。
錢學森的遭遇得到了美國學術界的同情,他的母校加州理工學院錢學森的師友們更是群情激奮:身為一個如此出色的科學家怎能被如此侮辱陷害。錢學森的恩師馮.卡門聯合學術界的科學家向美國政府聯名上書,狀告美國聯邦調查局迫害進步學者,整個美國社會一片嘩然。
最終,洶湧的民意讓自封為民主自由的美國政府也拉不下面子了。 1950年9月22日,在繳納了天價的贖金-1.5萬美金之後(要知道當時在美國保釋犯人一般不超過2000美金),面容憔悴的錢學森從特米諾島被釋放。
聽證會上的錢學森
雖然錢學森免除了牢獄之災,但在洛杉磯的家中,他無時無刻不被聯邦調查局監視。忍無可忍的錢學森為此搬了五次家,但每到一處,總會有可疑的人找上門來,整個家庭生活在被人監視的恐怖氣氛之中。
此時,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學術界也獲悉了錢學森在美國的不幸遭遇,李四光、郭沫若、錢三強等190餘名國內知名人士集體向美國政府抗議,要求美方立即釋放錢學森。同年10月,中國科學院向外界聲明,正式聘任錢學森為研究員。
但顯然,中國國內這場聲勢浩大的抗議被美國政府又一次選擇性的無視了。錢學森在美國的出境並沒有因為抗議而變的有所改善,反之,美方在錢學森的去留上又開始了他們旁人看起充滿矛盾的「表演」。
1952年2月8,經過多方構陷,雖然沒有有力的證據,美國移民局和聯邦調查局一致認為,錢學森曾經是“美國共產主義分子”,應該被驅逐出境。
照理說,這回錢學森可以回國了,但是很詭異的是,美國當局此時卻遲遲不執行驅逐的命令,並要求他不但每個月都要到當地的移民局報道,而且要保持隨叫隨到隨到,隨時傳訊。這充分證明,為了自身的最高利益,美國當局是不惜使用各種卑鄙的騙術的,所謂的驅逐只是一個幌子,其終極目標還是不讓錢學森離開美國。
自此,錢學森在美國處於一種「驅而不逐」的尷尬境地,開始了一段痛苦的軟禁生涯。 他被排除在一切尖端科技的研究之外,浪費著自己的才華,虛度著光陰。
在這種環境下,錢學森只好放棄了自己在航太航空方面的研究,轉而進行美方認為「更安全」的工程控制學研究。但即便是這樣,他還是在聯邦調查局的嚴密監視以及隨時的審訊下,在1954年完成了長達30萬字的弘論——《工程控制論》,奠定了中國工程學的基礎,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隨著時間的推移,錢學森回國的轉機出現了。 1954年在日內瓦召開的國際會議,讓中美雙方出現了接觸的機會。儘管美方一直在迴避,但是在周恩來總理的安排下,中方在會議中對美國監禁和虐待中方留學人士的行為進行了不留情面的控訴,其中主要以錢學森為例。
但是美國在這問題上裝傻充愣,表示錢學森在美國過的很好,並沒有任何放在檯面上的證據顯示錢在美國所遭受的一切。面對美方如此無賴的行徑,中方也深感無奈,由於美方的封鎖,中方無法聯繫到錢學森,談判出現了拉鋸戰,一度僵持不下。
聽聞這些消息之後,錢學森也是心急。 1955年5月,他在報紙上無意中看到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陳叔通。陳叔通與錢家頗有淵源,錢學森的祖父是陳叔通的學生,小時候錢學森也曾隨祖父拜訪過陳叔通。
周恩來和陳叔通(右一)
為了揭露美國虐待關押留學生的事實和表達回國的強烈意願,錢學森向陳叔通寫了封求救信。信不到一個小時就寫完了,可是如何突破重重封鎖讓陳叔通收到成了大問題。
經過商量,錢學森和蔣英夫婦決定先將信寄給遠在比利時的蔣英之妹蔣華,然後由蔣華將信寄給錢學森的父親,由錢父再親自交給陳叔通。
1955年6月的一個下午,錢學森夫婦出現在一家商場的門口,兩人的心情似乎相當不錯。蔣英準備到商場購物,錢學森表示自己有點累,想在商場外的椅上休息。
由於聯邦調查局監視的首要目標是錢學森,所以對蔣英進入商場的一舉一動並未在意。蔣英在擺脫了監視後迅速來到商場裡一個郵筒旁邊,將那封價值千金的求救信投了進去。
而外邊的特務還蒙在鼓裡,等到蔣英滿臉堆笑地從商場裡拿出來大堆商品的時候,他們還以為這只是尋常的一次購物。
錢學森對這封信作了精心的偽裝,真正的內容套在信封的夾層裡邊,封皮上也故意偽造了筆跡。
這封寄往比利時的信件並沒有引起聯邦調查局的懷疑,順利地寄到了蔣華的手中。蔣華看到這封特殊來信,立刻明白了錢學森夫婦的意思,將這封信寄給了錢父,而錢父則將其轉給了陳叔通。
陳叔通接到這封來信後不敢怠慢,連忙將這封信交給了周恩來總理。在1955年8月1日召開的中美洽談會上,這封信成為了美迫害關押錢學森的鐵證。王炳南大使在周總理的安排下,當眾向與會的美方代表宣讀了這封信的內容,一時間國際媒體界一片嘩然。
時任美國總統的艾森豪威爾也感受到了國際輿論的壓力,和美國軍方積極磋商是否能將錢學森放回中國,因為如果繼續羈押錢學森可能對美國「自由民主」的國家形像不利。
而此時,就錢學森回國的問題上,週總理和中方也拿出了十二分的誠意──已於開會前一天釋放美軍的11名飛行員,以此來交換錢學森。
美國國防部在錢學森回國的問題上仍然採取著強硬的態度,他們認為用11個美國戰俘換錢學森,相當於用11個普通人換4個裝甲師,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但此時,總統的意念已經鬆動,且美國學術界普遍認為錢學森已經有五年的時間沒有接觸尖端科技,其理論體系已經陳舊,獲取的知識也已經過時,把錢學森留在美國已經價值不大。
在總統的堅持下,美國當局終於簽署了一份文件,同意錢學森回國。自此,美國扣押錢學森長達5年的醜聞終於落幕了。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在聯邦調查局的監視下踏上了回國的輪船。錢學森在學術界的許多朋友都來送行,其中也不乏許多美國媒體記者。
相較於平日的謹慎行,錢學森今日表現的特別意氣風發,回答了記者的所有問題。有記者問錢學森是否還會回到美國,錢學森斬釘截鐵地表示,自己將不再踏上這片令人生厭的土地,下一步他將幫助中國人民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自己恨的不是美國人民,而是這一切背後的主使者。
在得悉錢學森已經啟程後,週總理於9月20日以密電的形式指示中國外貿部,務必派遣可靠人員接送錢學森,確保他的安全。
錢學森一家四口在歸國途中
與此同時,在“克利夫蘭總統號”上觀賞海景的錢學森收到了一封船長轉交給他的神秘電報。電報內容很短,僅有六個字:沿岸切勿下船。 後來證實是周恩來總理特地發給錢學森的,告誡他雖然已經離開美國,但時局波詭雲譎,之前美國有監送錢學森去台灣的想法,務必要回到祖國才能下船。
在周恩來總理和其他同志的關照之下,10月8日,錢學森一家終於抵達香港,隨後在中國科學院人士的幫助下通過深圳關口一路向北,最終來到了首都北京。自此,經過千難萬險,錢學森終於得以回到他朝思暮想的祖國。
五年漫漫歸國路,拳拳報國赤子心。從1950年被無理羈押到1955年歸國,錢學森的回國之路歷經曲折。回國後,錢學森不遺餘力地將自己所有的心血奉獻到國家的飛彈、火箭工程上。
1966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枚飛彈運載核彈實驗成功。 當時美國媒體以酸溜溜地口吻報道了這一消息,並稱一個由美國培育了15年的航天人才將中國的核彈送上了天。
這種做法對於美國媒體是司空見慣的,他們總是選擇性地報道消息。當錢學森在洛杉磯特米諾島監獄遭受非人待遇的時候,卻從來沒有一個媒體站出來為其發聲。
毛澤東會見錢學森
的確,錢學森在美國學習的15年是燦爛奪目的,但他在其後的5年更應被人記住,在這五年裡,中國政府從來沒有放棄營救錢學森。而錢學森則真正展現了家國情懷和中華民族偉大知識分子的氣節,是吾輩學習的典範!
延伸閱讀
- 中國航太事業的奠基者是誰(我國航太事業的奠基人錢學森)
- 錢學森的夫人蔣英個人資料:靠著退休金度日,晚年住在六十平的小房子裡
- 錢學森簡介及資料(錢學森36歲未婚配,妹妹為他介紹對象,他紅著臉道:不如你嫁給我)
- 錢學森簡介及資料(緬懷為國奉獻的科學家錢學森)
- 錢學森簡介及資料(錢學森5年磨難終回國,能抵上5個師的錢學森,到底有多厲害)
- 兩彈之父是誰(錢學森、錢三強、鄧農先,誰是「兩彈一星之父」?)
- 飛彈之父是誰(“導彈之父”錢學森,毛主席封他為“王”,還不止一個)
- 中國導彈之父是誰(導彈這個名字竟出自錢學森)
- 科學脊梁錢學森的簡介(忠誠奮鬥一生 從國家需求中做研究)
- 百年大黨的100個故事錢學森簡介(「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