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陸年輕觀眾如果認識佘詩曼,多數可能都是因為前幾年爆紅的網劇《延禧攻略》。
她在劇中完美演繹了乾隆第二任皇后那拉氏,前期的隱忍後期的黑化,完全不需要妝髮轉換,只靠眼神就把這個角色塑造得淋漓盡致,吸粉無數。
不過對於一個從小就看港劇的人來說,她的劇還真是陪著我長大的。這麼多年,看著相貌並不出眾的她從美女如雲的演藝圈殺出一條血路,從出道時被群嘲,在天涯論壇被取綽號“電驢”,到通過演技逆襲拿下女喜、視後,貢獻不少代表作,再到如今的「老戲骨」…可以說,佘詩曼的口碑逆襲之路,也是一條非常勵志的奮鬥之路。
1977年佘詩曼生於香港一個商人家庭,原本家境不錯,但五歲時佘父因交通意外去世,母親辛苦拉扯三個子女生活,十分辛苦。
從有記憶起佘詩曼就十分懂事,主動幫媽媽分擔家務,也十分節省,想早早出來工作減輕母親負擔。從瑞士國際酒店管理大學畢業後,她在母親的建議下參選了1997年的港姐 。一口流利的德語加上幾分神似劉嘉玲的氣質,她被媒體冠以「小劉嘉玲」的名號,最後拿下了當年港姐的季軍。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冠亞軍因為都把目標放在了嫁豪門上,很早都退圈了,反而是季軍佘詩曼聽話肯拼,簽約TVB後很快被力捧,一路走來笑到了最後。
出道之初,她因為不懂演戲被觀眾罵慘了,長相被嘲,演技被嘲,連特殊的聲線也被嘲笑“雞仔聲”,幾乎做什麼都不討好。
TVB的策略是讓她頻繁接戲,《雪山飛狐》《刑事偵緝檔案IV》幾部重頭戲砸下來,不管怎樣先混臉熟。
一個演員能常出鏡肯定是好的,但這樣的策略是雙面刃,如果演技沒跟上只會讓觀眾更為反感。 好在佘詩曼頂住了壓力,她一有空就跟前輩取經,自己刻苦提升演技,台詞被嘲她就每天都練嗓,提升咬字的清晰度。 佘詩曼長相上並不佔優勢,不管是前輩還是同期花旦,比她好看的都有很多。但她就是能抓住每個機會,用演技彌補長相,提升了自己的觀眾緣。
觀眾緣是很重要的東西,有些人明明長得很完美,就是不被觀眾接受,反之亦然。 佘詩曼的運氣不錯,出道第三年,她就等到了一部好劇《十月初五的月光》。她在劇中演女主角祝君好,熱情開朗,自信善良,該劇播出後刷新了香港收視記錄,捧紅了男主張智霖,也讓女主角佘詩曼首次逆轉了口碑,她憑該劇獲得千萬星輝頒獎典禮「我最愛的電視角色」及「」我最愛的拍檔獎「」等獎項。
此後她的資源開始一路上升,連續出演了多部口碑劇集。例如《倚天屠龍記》的周芷若,從溫柔聰慧到陰狠毒辣,各個階段都被她塑造得十分成功。
此外,《酒是故鄉醇》《洗冤錄》《西關大少》都有她的身影,她的演技也在這些不同的角色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如果說出演祝君好是她第一次蛻變,那麼2004年她跟鄧萃雯、黎姿、張可頤一起主演了神劇《金枝欲孽》,則完成了她的第二次蛻變。
她演的董佳爾淳心思縝密,冷靜自若,但唯獨為了愛情甘願犧牲,初期的老辣、後期的無奈都被她演得十分動人。在一群演技精湛的女演員中,也仍然立住了角色。 隨著該劇在大陸的熱播,她也成功打開了知名度,為之後在大陸發展打下了基礎。
之後她也佳作頻出,參演金枝原班人馬出演的《火舞黃沙》,雖然播出後不被香港師奶喜歡,但該劇也是一部良心神作。
佘詩曼在裡扮演的是一個出身寒微卻不屈服於命運的堅強女性,此時的演技已經很有大將之風了。
終於在2006年她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憑《鳳凰四重奏》一人分飾四角直接斬獲了TVB當年的雙料視後。
出道8年就有如此成就,算是很不容易了。但一路走來有多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開始拍戲曾入不敷出需要藉錢度日,曾連續14小時不睡覺還要吊威亞,但她都熬過來了。出道時被群嘲的委屈,終於透過獎項的肯定一掃而空。
此後的佘詩曼走上了人生巔峰,她主演的《宮心計》《法證先鋒II》《東山飄雨西關晴》《絕代商驕》《公主嫁到》《花花世界花家姐》《天與地》《使徒行者》等作品,都有不少是當年收視冠軍。
她也獲獎無數,並以《使徒行者》二奪視後,成為TVB當之無愧的一姐。
2011年佘詩曼開始轉大陸謀求更多發展,也拍了不少作品。 2015年獲第15屆華鼎獎中國最佳電視劇女演員, 2018年爆火的《延禧攻略》讓她成為TVB五小花里繼胡杏兒之後在大陸最為知名的一位,成功打開大陸市場。如今她常駐大陸,電影電視綜藝三管齊下,47歲的她事業再度起飛。
看看佘詩曼入行25年的經歷,會發現她幾乎每一年都在進步,貢獻了無數精彩作品,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演員,她的經歷給當代女性樹立了很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