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5月28日,知名女星佘詩曼迎來了自己的47歲生日。
那一天,她在自己的社群帳號上發了一百多條動態,每一則的內容都不一樣但又都一樣…
那是來自五湖四海的粉絲給佘詩曼寄的生日祝福手寫信,她一封封地看然後再拍照,透過網路再一封封的回覆。
沒有一個回覆是重複的,在接受別人祝福的同時她也會送去自己的美好祝福…
近幾年裡,似乎只有佘詩曼一位明星如此認真地回覆粉絲的信件,「真心換真心」不少網友因此被她圈粉。
在眾多的生日祝福,和佘詩曼有著二十幾年的「老粉絲」歐陽震華也在當天一如既往地送上了對好友的寄望:
「早日脫單!」
1、「女強人」是如何煉成的
為什麼47歲的佘詩曼還在被好友催脫單?
從1997年入行,到現在佘詩曼也已經出道25年。
25年她沒有為自己找到合適的伴侶,只日復一日的拼命工作換來了「高產女王」、「拼命三娘」的綽號。
兩年前,當佘詩曼看到好友歐陽震華和妻子恩愛數年的幸福模樣,才意識到自己也渴望擁有一段穩定長久的感情。
可是回過神來的她,已經錯過了很多時機,以至於現在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都成了奢望。
人的一生中,總會因為某件事或某個年齡為自己的人生劃上分水嶺。
佘詩曼的那道分水嶺彷彿出現得太早,5歲前,依靠父親的出口貿易公司,她也過著公主般的生活。
可父親發生意外突然去世,佘詩曼的幸福生活也戛然而止。
父親離開時,她還不是很通事理,不明白什麼是生離死別更不明白以後的生活狀況。
她只看到母親照顧著姐弟三人,一個人撐起了家。
在佘詩曼的印象裡,從未見過母親落淚,只有父親剛過世時,她無意撞到了趴在床上啜泣的媽媽。
「你是不是害怕一個人睡?沒關係,以後我陪你睡吧。」
那天起,佘詩曼就成了媽媽貼心小棉蠄。
哥哥弟弟還有媽媽,三小一大的日子過得很艱難,但還好有個懂事聽話的女兒。
當母親因為不能帶他們去電影院看電影而內疚時,是佘詩曼安慰媽媽並提議一起去不要門票的公園玩。
為了減輕母親的重擔,她總是力所能及去做一些兼職。
18歲,家中家中在領到保險金後生活狀況得到改善,佘詩曼終於告別女校前往瑞士讀書。
那是她從父親過世後,第一次離開媽媽。
到了瑞士後,在飄著雪花的冬天佘詩曼走了二十分鐘找到一個電話亭給媽媽打了一個長途電話。
電話裡她故作鎮定的和媽媽分享國外的一切。
「媽媽好想你!」
媽媽率先打破了隱忍的離別與思念之情,隨後母女倆在電話裡哭作一團。
正是這些成長中一點一滴的經歷,讓佘詩曼變成了一個堅強、獨立、勇敢的女孩,也讓她發自內心地想要去守衛家保護媽媽。
而保護欲也催促她要一直一直的努力,既不被倒下也不能退後……
2、年少不知情滋味
22歲,佘詩曼留學回來,在媽媽的建議下參加了1997年的香港小姐選秀。成績算不得太好也不算太差,第三名。
但她的運氣是好的。歷來香港小姐的冠軍或亞軍得主都會在出道後得到力捧,但那一年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因情感問題雙雙退出演藝圈。
於是佘詩曼就成了新的力捧對象。
那時候,演員這碗飯可不好吃啊。簽下合約,定時拿薪水,拍多少時候拍都由不得自己做主。
身為沒有背景的新人,剛出道的佘詩曼真的可以用「人微言輕」來形容,因為遲到可以被一個助理指著罵,拍戲沒做好被導演拿劇本砸…
「他們說我不會演戲啊、沒有天賦啊、說我聲音太小像雞仔聲啊……全部報道都是負面的,說什麼的都有。」
戲播出來,觀眾也不看好,沒有學過專業表演的佘詩曼總是被觀眾挑起。在香港演藝圈,上一個被說是「雞仔聲」的張國榮。
是啊,連張國榮都要撐十年,我佘詩曼又為什麼要玻璃心呢?
在一個前輩的建議下,佘詩曼開始練習自己的發音。每天她都堅持大聲朗讀報紙半小時,練習發音和掌控自己的氣息。
為了提升演技,佘詩曼看了很多的電視劇電影,去摸索和借鑒,甚至有的時候她就坐在繁華的街邊,去觀察來來往往的路人,看他們的神態和表情。
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佘詩曼越來越沉浸於工作,逐漸對工作的熱愛與堅持成為了她心中很大的位置。
最忙的時候,佘詩曼24小時連軸轉,只能在轉場的途中擠出一點時間休息,一連拍幾天。
「最長一次沒有睡覺大概是五天四夜,人都麻木了,感覺靈魂都漂出去了。」
努力的人總是有回報的,佘詩曼的成功許多人有目共睹。
一路披荊斬棘,「雙料視後」、「華鼎獎」盡收囊中。
《金枝欲孽》裡的爾淳,《宮心計》裡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劉三好、《延禧攻略》中只一個神情詮釋善良與腹黑的嫻妃…
太多太多經典的角色,從香港的TVB到內地,佘詩曼用自己的努力與實力征服了觀眾。
「石榴姐」苑瓊丹說,在她心裡佘詩曼是最好的演員,也是當之無愧的視後!但是視工作如命的佘詩曼,也有痛恨自己的職業的時候。
那是在頒獎典禮的晚會上,那天佘詩曼斬獲了「最佳女主角」的榮譽。
但就在上台前,她接了一個電話,是醫院打來的。
「你媽媽現在在做一個肺部手術,她的心跳和呼吸停了二十秒。有可能她會醒不過來了,有可能她醒過來會失去所有的記憶…」{/b }
佘詩曼當場愣住了,不知所措。她恨不得馬上飛去媽媽的身邊,可是所有人都在等她上台。
強忍著眼淚在眼眶裡打轉,那個本該用喜悅的心情捧回的獎杯卻阻礙一個顆心系母親的孝心。
「那一刻,我很討厭我自己是一個明星!」
3、繼續微笑繼續等待
不過,在母親心裡,與其期待佘詩曼時常在身邊陪伴,最大的希望始終莫過於能看到她擁有一個家一個愛她的男人。
這幾乎是天下父母對子女共同牽掛的問題,爸爸媽媽雖好,但爸爸媽媽會老,既陪不了你一生也陪不了你到老。
不知是受家庭和成長經驗的影響,還是事業心的左右,佘詩曼的感情之路是不盡如人意的。
出道25年裡,被公開的戀情只有一段,而且還是被迫公開的。
除此之外只有一段段緋聞,佘詩曼的身邊始終沒能有一個「站得住腳」的男人出現。
早在大學時,佘詩曼就被一個香港的富豪追求過。但當時的她覺得讀書就該好好讀書,沒有戀愛打算的她拒絕了當「年輕少奶奶」的機會。
2002年,因戲結緣佘詩曼與陳浩民走到了一起。
幾年的「地下戀」兩個人從專注的愛,到談婚論嫁,最後還是無果。
那時陳浩民的玩心比較大,在和佘詩曼交往期間頻頻傳出花邊新聞,被拍到和不同異性親密同行的次數數不勝數。
告別了陳浩民,佘詩曼和鄭嘉穎有過一段戀情,不過兩人都沒有對外告知。
當時事業心很強的佘詩曼,性格上也比較強勢,這讓男方備感壓力。
兩人愛情的火花很快就因為性格不合而匆匆結束。
「因為我以前放了太多的專注力在工作上,我不得不承認我是一個事業心很重的人。因為工作,我放棄了很多段感情。」
緋聞再多,也沒有一個是真愛。
眼看著自己年近五十,眼看著周圍的人一家人和和美美,哪怕是前任陳浩民和鄭嘉穎,都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有兒有女好不歡樂。
佘詩曼也說過自己是很喜歡小孩兒的,十幾年前在談到自己的擇偶標準時,她就把喜歡小孩兒這一條放在第一位。
可想而知在她的心裡是多麼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孩子。可惜忙碌這麼多年過去,佘詩曼早已過了最佳的生育年齡。
兩年前有好友建議她去試一試“凍卵”,雖然是一個辦法,但仔細想想也是徒勞。
第一,儘管保養得當,佘詩曼畢竟年歲已近五十,基因條件是無法與二十幾歲甚至是三十幾歲時的狀態相比的。
第二,就算「凍卵」以後,真的等到她遇到一個對的人想生育的時候,自己的身體條件是否還能支持她生育?
「我現在四十七,就算馬上有小孩了,等他二十歲我也已經六十七了。我能照顧好他嗎?」
如果有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擺在佘詩曼的面前,她又是否能選擇彌補如今的遺憾,亦或是依舊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業。
人生就是這樣有得亦有失,我們總是在得到的同時又遺憾著失去的。
但珍惜眼下的就是最好的,順其自然皆是緣份,就能心無旁騖。
祝福吧,祝福47歲的佘詩曼能在自己的事業領域一直發光發熱,也祝福她能如願收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