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狠,還是要算宋太宗趙光義

2024-11-18趙匡胤

論狠,還是要算宋太宗趙光義!為什麼這麼說?

趙匡胤趙匡胤(劇照)

自古皇帝位是最誘惑人的東西,因此,為了搶奪這皇帝位,相關當事人就會無所不用其極,這種搶奪的慾望是沒有上限的,而使用的手段則是沒有下限的。先從趙匡胤的皇帝位說起,在整個中國古代帝王史上,還真的少有像趙匡胤這樣,開國皇帝位來得快如閃電,還易如反掌,因為絕大多數開國皇帝位都是在血雨腥風中打下來的,唯獨趙匡胤的皇帝位是個例外。

別說漢唐開國的血雨腥風,就是殘唐五代,各個王朝雖然短命,但好歹也都是各個王朝開國君主經過差不多20年苦心經營,才最終得以面南稱王的。而趙匡胤從21歲從軍到33歲稱帝,只用了12年,這其中經歷的曲折與艱難遠遠無法與五代時期各個王朝的開國君主相提並論,簡單來說就是,趙匡胤的運氣太好了!好到類似於白撿來一個皇帝位!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後周朝堂忽然獲悉遼國聯合北漢大舉入侵的消息。當時主政的符太后聽到這個消息後茫然不知所措,只得問計於宰相范質。范質思來想去,朝中大將只有趙匡胤才能解此危難,卻不料趙匡胤推脫說自己兵少將寡,不能出戰。范質只好授予趙匡胤最高軍權,可以調動全國兵馬。

正月初三,趙匡胤統率大軍出了開封,行軍至陳橋驛時,一場蓄謀已久的兵變陰謀就此發動,在弟弟趙光義和趙普等親信的精心策劃下,趙匡胤得以黃袍加身,被擁立為皇帝,這就是陳橋兵變。正月初四,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逼使後週恭帝柴宗訓禪位,輕易地奪取了後週政權,降週恭帝柴宗訓為鄭王,把柴宗訓安置於房州。

由於趙匡胤在後周任歸德軍節度使的藩鎮治所在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為國號,定都開封,建立了趙宋王朝。趙匡胤能唾手而得這個皇帝位,根本原因是他抓住了一次聚齊天時地利人和的天賜良機並果斷出手。事後來看,陳橋兵變完全就是趙匡胤和他的親信們精心策劃的一場陰謀而已。

對於這場陰謀有可能會引發什麼後果,趙匡胤和他的一班親信事先都進行過不止一番精心推演,什麼後果都考慮過了,唯獨沒有考慮的是會引起什麼道德上的後果。週世宗柴榮不僅雄才大略,還可算是比較英明的君主。趙匡胤作為柴榮的股肱重將,在柴榮屍骨未寒之際就從孤兒寡母手中奪了後週的江山,這無疑是做了一件道德敗壞的事情。

但對一個能奪人江山、搶人帝位的人來說,道德敗壞算個屁啊?要是在乎這個,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了。更何況,自古以來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天下都姓趙了,誰敢站在道德高地上對他發動陳橋兵變的事情說半個不字?當然了,300多年後,趙宋還是被人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責了一番,只因那時南宋已經面臨滅國之禍了。

當時,元軍已經進抵臨安,崩塌在即的南宋小朝廷遣使求和,乞求再像南宋開國皇帝趙構對金人那樣,以割地賠款俯首稱臣來換得南宋苟延殘喘,但求和遭到元軍統帥的輕蔑拒絕,他說,你們趙家的天下當初不就是從孤兒寡婦手里奪來的嗎?今天再次從孤兒寡婦手裡丟失,這是天意如此啊!

趙匡胤趙光義(劇照)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稱帝8年後,趙德昌出生於晉王府,他是晉王第三子。晉王是太祖趙匡胤的親弟弟趙光義,時任開封府尹,相當於如今的北京市市長。晉王最重要的身份是皇弟,上朝時位列宰相之前。也就是說,趙德昌是太祖趙匡胤的第三個侄兒。按常理,不管是誰都絕對想不到,37年後,趙匡胤從後周手里奪來的皇帝位會輾轉到了他第三個侄兒手裡。

趙匡胤的皇帝位會輾轉到了他第三個侄兒趙德昌的手裡,其中至為關鍵的一環是,趙光義奪取了本該屬於趙匡胤兒子的皇帝位,這就是歷史上至今撲朔迷離的“燭影斧聲”一案。當年,趙光義也共同參與了策劃“陳橋兵變”,大宋開國當年的5月和10月,趙匡胤兩次御駕親征時,都是由趙光義留守開封,獲得趙匡胤的信任,因而取得了相當程度的兵權。

趙光義以開封府尹之職,仗著兄長的信任,廣交各路豪傑、人才,刻意培植自己的勢力,成為當時一股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實際上,從大宋開國之初,趙光義就對皇帝位頗為覬覦,為此,他不遺餘力與宰相趙普明爭暗鬥。公元973年,趙普得罪趙匡胤而被罷相,趙光義的親信替補而上,這就意味著,趙光義的勢力已經開始控制了朝堂中樞。

期間,趙匡胤與趙光義並非好到了親密無間的地步,相反,兄弟二人是有矛盾,有裂痕的,趙匡胤曾藉趙光義強買青州女子之事刻意對他進行敲打。但公元976年的那個下雪的夜晚,發生了一件撲朔迷離的懸案:趙匡胤於當晚突然召見趙光義,囑託後事。近臣只見燭影下趙光義有時離席如同謙遜退避之狀,隨後趙匡胤將柱斧朝地上劃,大聲對他說:“好為之。”

結果,第二天凌晨就傳出趙匡胤在睡夢中駕崩於萬歲殿的消息,這就是歷史上至今未解的懸案“燭影斧聲”。關於此案可以肯定的是:一是趙匡胤屬於突然暴斃,他必定沒有留下傳位於趙光義的遺詔,但趙光義通過宮廷內線實施“露月政變”截胡了本該屬於趙匡胤兒子的皇帝位;二是趙光義奪得帝位後立即對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和他的三弟趙廷美痛下狠手。

據《宋史》記載,趙匡胤的母親杜氏生了5個兒子,第1個和第5個都夭折了,中間三人依次是趙匡胤、趙光義和趙廷美。趙光義即位後,加趙廷美為開封府尹兼中書令,封秦王,乍一看,這不是和當初趙匡胤對他如出一轍嗎?但很快就有了答案:表面看,趙廷美似乎取得了皇儲的地位,但實際上,趙光義只不過是在等收拾趙廷美的機會而已。

這個機會就是,趙光義要先收拾哥哥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他們倆是威脅趙光義帝位的最大隱患。公元979年,趙光義御駕親征遼國,回師後,同在軍中的趙德昭向他提及行賞功臣之事,他莫名勃然大怒,怒斥趙德昭有不臣之心,迫於他的淫威,趙德昭只能自刎謝罪,時年28歲。事後,趙光義抱屍痛哭,說,“你何必這樣呢?”

公元981年3月,23歲的趙德芳“寢疾薨”,因病醫治無效死亡。 9月,趙光義早年的幕僚柴禹錫告發秦王趙廷美“將有陰謀”,趙匡胤兩個兒子沒了之後,懸在趙廷美頭上的劍終於也斬了下來。公元982年3月,金明池水殿落成,趙光義將泛舟,就有人告發趙廷美“欲以此時竊發作亂”。於是,趙廷美被貶官流放。再接著趙普又告發盧多遜與秦王勾結。

趙匡胤趙恆(劇照)

趙廷美的打擊接二連三,於是,被勒令歸私第,子女被取消皇室待遇。 5月,接替趙廷美出任開封府尹的李符上奏,說趙廷美「銜恨怨望,乞徙遠郡」。終於塵埃落定,趙廷美被降為澗陵縣公,安置於房州。西元984年初,38歲的趙廷美憂懼成疾,死於房州。從西元981年3月開始,到西元984年年初,趙光義差不多花了3年的時間來收拾自己的親弟弟趙廷美。

趙光義收拾親弟弟趙廷美的手法很講究:用的是鈍刀子割肉的手法,慢慢來,讓自己有充分的機會表現出“仁義”的一面:趙廷美接二連三遭到告發,趙光義實在是沒有辦法才不得不一次次被迫懲處這個弟弟。實際上,這些接二連三的告發全都是子虛烏有、妄加猜測而已,而操縱這一切告發的真正幕後黑手其實正是趙光義自己。

這些告發趙廷美的人其實也正是趙光義手下的奴才,他們號准了主子的脈,不需要主子開口,他們就知道要怎樣為主子分憂。比如趙普,在太祖趙匡胤朝,他和趙光義明爭暗鬥,但到了趙匡胤晚年,趙普失寵,被貶至地方賦閒。趙普豈能甘心?日夜都在盼望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只能是趙廷美,於是,他通過誣告趙廷美得以重登相位。

至於為什麼說趙光義把親弟弟趙廷美安置於房州,就是塵埃落定,這是有歷史因緣的。當時關於朝廷流放罪臣的地方有個說法,叫“春循梅新,與死為鄰;高竇雷化,說著也怕”,這是八州惡地,流放到了這八個地方,不死也要脫幾層皮。房州雖不在這八州之列,但它有個殺傷力極大的風水之說,此地被稱作“困龍局”,顧名思義,凡威脅帝位的人就要受困於此。

早在唐代,唐中宗李顯就曾被其母武則天流放至此,在這裡苦熬了14年。陳橋兵變後,後周那隻有7歲的小皇帝柴宗訓也被趙匡胤安置在此處。趙匡胤把他趕下帝位後,假惺惺地賜給柴氏“丹書鐵券”,說是免死金牌,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但被趙匡胤安置在這裡,等待柴宗訓的只有死。 13年後,20歲的柴宗訓果然悄無聲息地在這裡死去。

李顯和柴宗訓好歹都是當過皇帝的人,被流放安置在房州,的確可以稱為“困龍局”,可趙廷美沒當過皇帝。但這並不影響趙光義把親弟弟趙廷美安置於此,因為趙廷美有可能可以當皇帝,這就對趙光義構成威脅,那就必須死,只不過,趙光義採取了鈍刀子割肉的手法,慢慢弄死了趙廷美。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弟弟都遭趙光義的毒手,趙光義自己的兒子呢?

趙光義長子叫趙元佐,又聰警,又精於武略、長於騎射。但他心腸太好,他在父親趙光義迫害叔叔趙廷美時挺身而出,向父親求情無果,得知趙廷美終究死於房州後,悲憤交加,竟至癲狂。不久,父親在宮中設宴,他未被邀請。宴席散後,趙光義的次子趙元佑去看望大哥,特意聊起宴會。趙元佐大受刺激,當晚竟然放了一把火焚燒宮院,於是,他被廢為庶人。

趙元佐被廢為庶人,這就意味著趙元佑繼承帝位的機會就來了。果然,不久他就被父親安排領開封府尹兼侍中之職,這就是準皇儲的信號。但詭異的是,趙元佑不久就被毒死了:趙元佑寵愛侍妾張氏而冷落正室李夫人,愚蠢又惡毒的張氏竟然想要毒死李夫人以謀求上位,結果誤毒趙元佑。於是,三皇子趙德昌也就是趙恆替補,終於順利做了太子,不久繼承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