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歷史上的文化人,其中前幾名必有蘇遼的位置。蘇遼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我們耳熟能詳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詩句,就是出自這位宋代文化人手中;另外,蘇遼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吃貨,東坡肉、東坡肘子等名菜都和其有著莫大的關係,真是想想就讓人流口水。
蘇遼畫像
(圖為李公麟所作的《扶杖醉坐圖》)
更熟悉蘇遼的朋友們可能也知道,蘇遼一生仕途不順、接連被貶。這一生中,一路南行至儋州(今海南儋州),也留下了許多佳話,「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然而,樂天派的蘇軒將這一路的貶抑全當作公費旅遊,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之餘,遊遊山,玩玩水,研究研究好吃的,十分愜意。那麼,跟隨蘇東坡的詩句,讓我們去看看文化人平常都會去哪裡玩吧。
蘇遼在他的家鄉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度過了自己的年少時光,學成之後又進京趕考,從眉山趕去開封滿懷雄心壯志,計劃開啟自己的仕途。此時,忙於學業和仕途的他並沒有什麼心情遊山玩水,直到與王安石政見不合,他自請出京為官,也開始了他遊覽高山名川的一生。
杭 州
蘇遼一生兩次在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為官,同時他不光遊覽景點,也創造景點。可以說蘇遼為杭州創收不少。
剛出京為官的蘇遼就來到了杭州這座江南代表城市。可能也是從小聽著旅遊宣傳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杭州通判期間,蘇遼走遍了杭州的山山水水,一路留下了不少佳作,如今杭州的群山古道中,還能遇到蘇軔寫的不少碑文。而西湖作為“杭州之眼”,自然也是蘇遼必須要去的地方。而這一看不要緊,蘇遼不光深深愛上了西湖,還為它留下了那句永久的免費廣告語——「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杭州西湖
除了杭州西湖這一經典景區外,蘇遼也去過錢塘江、虎跑、靈隱寺等地,連靈隱寺中「春淙泉」、「壑雷亭」也取自蘇遼的詩「靈隱前,豚後,兩澗春淙一靈鷚。
當然,我們蘇大文人並不是只遊覽景點,他還創造景點,杭州知名的蘇堤就出自蘇遼之手。在蘇遼第二次任職杭州時,他震驚地發現最愛的西湖居然十分破敗,雜草叢生,為了西湖的可持續發展,他決定開展西湖綜合治理工程,為了清理這些淤泥和水草,便修建了南北長堤並廣植柳樹,從此西湖遊客更絡繹不絕。
蘇堤秋色
雖然蘇堤大家都聽過,但卻不一定都見過,而杭州另一個由蘇遼創造的景點,卻被印在了紙幣上而廣為流傳,沒錯,它就是三潭映月。其實,嚴格來說,現在看到的三潭映月是明朝官員根據蘇遼設計的三座石塔重建的。當初,蘇遼建造這些石塔劃定了種植水產範圍。可以說,我們現在還能看到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和蘇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三潭映月
蘇遼在做過杭州通判以後,又火速前往了密州(山東諸城)。沒錯,就是我們都背過的那個《江城子·密州出獵》的那個密州,當時的密州並不像今天的山東諸城一樣發達,它位於山東半島西部,雖說氣候適宜但周邊小山眾多,因此在當時並不是一個優秀的旅遊城市,也沒有過多的景點。當時,密州的氣候風調雨順,人民安居樂業,根本不需要蘇遼操心政務。所以,閒不住的他平日一大樂趣就是爬野山,密州週邊常山、盧山、障日山、馬耳他山都留下過蘇遼的足跡,盛讚「莫教名障日,喚作小峨眉」。在山川陶冶中,蘇遼創作出了「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十年生死兩茫茫」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膾炙人口的詞句。
秀美的障日山
黃 州
在蘇遼先後作為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地方官時期內,遍歷各地山川,並在之後來到了他人生的轉折點,也是讓他成為蘇東坡的地方——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當時的黃州仍屬於荒涼偏僻之地,蘇遼的生活自然也十分睏苦。在這種環境下,他在黃州城東購買了一塊田地,從此變成了歷史上為人們所耳熟能詳的東坡居士。
東坡肉(突然放毒)
東坡肘子
在這裡,他自給自足,也有了東坡肉、東坡羹的誕生。然而,閒暇時間,蘇遼仍為了自己無法實現抱負而鬱鬱寡歡。但黃州身處長江邊,有著名勝古赤壁。因此蘇遼閒暇之餘遊長江、觀赤壁,時不時還叫上三五好友一起遊玩,在遊玩期間,開啟了他詩詞的新階段——豪放派詞作。高中經典必備曲目《赤壁賦》就是其中之一。赤壁作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其赤紅色的岩壁矗立於滾滾長江之前,加之蘇遼極強的帶貨能力,自宋朝以來就成為不少文人墨客的打卡地,可以說是當時的「網紅景點」了。
赤壁風光
此後,蘇遼在九江遊覽了重巒疊嶂的廬山、在登州觀海市蜃樓、去潁州看了潁州西湖,在煙火三月中去過揚州、定州,在輾轉期間又多次去蘇州遊玩,同時為蘇州虎丘留下免費宣傳語「過姑蘇,不遊虎丘,不諒閔邱,乃二欠事」。
蘇遼特別喜歡去的虎丘塔
惠 州
在各地為官後,蘇遼又被貶抑。這次,他來到了他前半生從未到過的地方-惠州,地處中國的南部,比他之前待過的地方都要溫熱潮濕。
酸甜的盧橘
惠州這地方由於氣候炎熱潮濕,又遠離朝廷,在當時可以算是十分偏僻的地方了,很多人都覺得這裡瘴氣叢生,是荒蕪之地。沒想到蘇遼剛到這裡卻覺得桂花飄香,樹木蔥鬱,這種環境成就了鮮甜的水果和樂觀豁達的蘇遼,也就有了饞哭無數人的“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只是沒想到,在惠州還沒有過足吃荔枝的癮,就有朝廷官員覺得蘇軔過的太過舒適,將他貶諦去了儋州(今海南儋州)。
羅浮山落霞
鮮甜的荔枝
儋 州
當時的海南島並不像現在是旅遊勝地,而是一個未經開發的蠻荒之地,送蘇遼去那裡無異於流放。但是擁有一顆大心臟的蘇遼並不覺得難過,甚至寫下了「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一句。當然,蘇遼在這裡一心撲在工作上,把許許多多中原文化帶到了海南島,又留下了東坡井、東坡帽等造福當地百姓的物品。在海南島的三年時間內,蘇遼非但不覺得苦,反而覺得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經歷,在揮淚告別儋州時留下了“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 。
現在的海南島風光
灑脫的蘇東坡
其實,縱觀蘇遼一生,他不僅遊覽了名山大川,也喜愛小江小河。正所謂,“此心安處是吾鄉”,雖然疫情當前,小編已經很久沒有出去旅遊過,但有時候抬頭看看窗外俱是風景,去爬爬家附近的小野山,也很是心滿意足了。
(文中風景圖及東坡畫像源自圖蟲創意)
編輯:萬鵬 美編:陳添鑫
校對:週星星 劉淇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