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莎個人資料簡介及身高(孫穎莎難成大滿貫,身高成為最大短板?)

2023-01-24孫穎莎

近日,廣東隊教練張超在談到孫穎莎時,除了談到莎莎手感好、天賦好之外,他說如果孫穎莎身高再高5厘米就好了。無獨有偶,在莎莎青少年時代,她的省隊教練也為此發過愁,說她只長技術不長個兒。就是因為身高的問題,甚至有人認為,這或許是莎莎通往大滿貫之路上的最大短板,那麼身高問題對於乒乓球運動員來說,有這麼重要嗎?

孫穎莎

陳夢身高為1公尺67,王曼昱身高為1公尺76,三大主力中1公尺62的莎莎最矮。

對乒乓球這個計畫來說,身高其實也有利有弊。 像王勵勤身高達到了1公尺86,這個身高對於乒乓球來說,確實有些太高了。畢竟乒乓球還是圍著球檯打的項目,1公尺86的王勵勤在擊球時,還要刻意來降低重心來拉球。但是,對於1公尺55的鄧亞萍來說,她幾乎就不用降低重心,對於來球完全可以抬手就打。 那麼,身高能夠決定乒乓球運動成績的主要因素嗎?答案是否定的。中國女排的第一高度袁心玥,身高達到了2米01,你讓她來打乒乓球,她對於近台的一些快速折返跑,很難跟得上矮個運動員的,並不是說身高越高,對乒乓球越有利。

孫穎莎

身高偏高的話,有一個好處,就是:護檯面積大。 休士頓世乒賽,王曼昱能夠接連擊​​敗陳夢、孫穎莎奪冠,就在於身高臂長的“鰻魚”,護檯面積特別大,她隨手一撈就能把球夠回來,{ /b}繼而利用自己的反攻來打穿對手。為什什麼莎莎的進攻,伊藤、平野就很難防呢?本身「暴力莎」的進攻就是速度+落點,球打出去球速快、角度大,腿短、手短的伊藤在防守上,肯定是吃虧,或者說是夠著的。王曼昱總能撈到莎莎的扣球,就是她腿長、胳膊長,退到中遠台後,球通過空氣摩擦速度又有了減緩,因此到了中遠台就成了王曼昱的天下。

孫穎莎

面對「鰻魚」如此超大面積的防守,陳夢、孫穎莎不得不把速度打得更快、角度更大,也因此帶來了非常高的失誤率。鄧亞萍的身高僅有1公尺55,然而「乒乓球女皇」卻一人統治了2個奧運週期。為了彌補鄧亞萍身高上的短板,她的教練張燮林為也鄧亞萍設計了「反手怪、正手快」的戰術策略。 就是利用反手長膠的磕、擋、擠、拱、彈等手法,破掉對方的弧圈球,從而為鄧亞萍的正手暴拍創造機會。永遠堅持近台打,讓對手疲於奔命,這是鄧亞萍在自己1公尺55的身高下,創造出來的打法。伊藤美誠也是堅持不退台,同樣身高偏矮的她,一旦退台那防守就是漏洞百出了。

孫穎莎

莎莎身高在女子球員中並不算很吃虧,她比1公尺60的劉詩雯,具備中遠台能力。

身高偏矮的球員,一般都趴在台子上打近台快攻,像鄧亞萍、伊藤、劉詩雯都是這種打法。鄧亞萍之後,劉詩雯的近台快攻還有了「擺速女王」的稱號。像日本的平野美宇也是模仿劉詩雯,莎莎的身高僅比劉詩雯高2厘米,不過與棗姐相比,莎莎是具備中遠台的對拉能力的。我們可以看到,在混雙比賽中,莎莎都是可以跟男球員形成強強對拉的。 劉詩雯退台後,她的中遠台能力,跟孫穎莎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了。 混雙中,莎莎是不可避免地要退台的。然而,在女子單打中,幾乎很少人能夠把孫穎莎打到退台。

孫穎莎

與鄧亞萍、伊藤一樣,「暴力莎」本身就屬於前三板搶攻特別兇的打法,陳夢、陳幸同、王藝迪、王曼昱都是以反手相持,防守反擊為主的類型,她們在前三板上,也是搶不過孫穎莎。 在與其他4位主力的對決中,莎莎總是主導進攻的一方。另外,邱貽可也不可能意識不到莎莎的身高問題,與其他主力習慣中遠台打相持不同,莎莎在相持後,她前壓的意識最強。 只要有一板球能夠緩過來,她就會立刻來到台前給對手施壓。

孫穎莎

目前,官方給出的數據孫穎莎的身高為1公尺62,有球迷也說莎莎長高了。 1米62對於女子球員來說,特別是莎莎這種前三板搶攻突出的打法,並不是多麼大的短板。那1米55的鄧亞萍,還打遍天下無敵手,那又怎麼來看待她的身高呢?歡迎各位留言、探討,感謝關注!我是騎馬寺的少年。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