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寶九年(976)十月十九日深夜,晉王趙光義府門前,一個醫官打扮的人正在焦急地來回踱步,他好像在等待什麼,時不時的朝街口望去。王府門前明燈高懸,讓他非常顯眼,但他已不在乎這些了,只想快點見到那個人,快點知道答案。
就在這時,一匹快馬急速奔到了晉王府前,馬上的人雖然在盡力壓低聲音,但也難掩驚慌,“晉王準備好了麼,快進宮!再晚就來不及了!”大內宦官王繼恩沒等下馬就朝門前那人低吼,醫官迅速轉身,急忙奔向府內。 晉王趙光義,也在等那個答案,此刻,消息終於來了。
上面的文字是北宋史學家,《資治通鑑》的總編輯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留下的一段話,在翻譯中雖然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但基本上還原了司馬光想隱晦表達的東西。
宋太祖趙匡胤,死了。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
在正史《太祖本紀》中,記錄趙匡胤的死只有短短九個字:「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而在《太宗本紀》中,也是九個字:「太祖崩,帝(趙光義)遂即皇帝位。」一個堂堂的宋朝開國皇帝,在《宋史》兩本的記錄中竟然只有這短短十八字,十分詭異。趙匡胤戎馬一生,身強體壯,怎麼就這麼突然死了,甚至在死之前和之後沒有任何醫學記錄,太醫都死哪去了?
這個一千多年前皇室命案的實質證據,肯定是沒有了。趙匡胤的離奇死亡不光我們感到困惑,各朝各代的史學家一樣想知道真相,大家抽絲剝繭,從各種蛛絲馬跡中漸漸接近了答案。 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晉王府門前的那個醫官,指向了趙光義和趙匡胤死前的那場酒宴。
程德元,晉王趙光義的私人醫生,十九日夜在府門前等消息的就是他,除了擅長醫術,他還有個特長,使毒。後來當了皇帝的趙光義總喜歡用毒殺人,就是因為身邊有他,最著名的莫過於毒死南唐後主李煜。趙光義登基後,程德元更是平步青雲,坐火箭般的由一個普通私人醫生升職為刺史(相當於現在的省長),種種跡象表面,那天他在門口沒白著急。
司馬光畫像
司馬光在史料中還記載,當趙光義,王繼恩,程德元趕到皇宮門口的時候,趙光義和王繼恩還有點猶豫,是程醫官一句“便應直前,何待之有!”喊醒了那兩人,於是趙光義闖進皇宮,這才有了後面的宋太宗。司馬光作為一個北宋負責任的歷史學家,寫這麼多已經足以表明了事件的蹊蹺,一個普通的醫官,在皇帝趙匡胤離奇死亡當晚,先是未卜先知的在府門口等太監的消息,然後竟然還一起跟進了皇宮,幫趙光義去驗屍麼?
趙匡胤暴斃
其實在當夜,趙光義並沒有一直在自己的王府中,就在幾個時辰前,他還在宮中與哥哥一起喝酒,趙匡胤就是在酒後很短的時間內離奇死亡的。基於以上,歷朝史學家們便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也是最接近真相的猜測,趙光義是在酒局中,用程德元特製的毒藥,把趙匡胤給毒死了!
宋太宗趙光義畫像
而且從遺留的史料記錄來看,宦官能第一時間去匯報消息,皇子健在的情況下能順利繼位,說明趙光義已經完全滲透進了整個大宋皇宮,他完全有膽量有底氣去做那件事。而在他登基之後實施的一系列斬草除根計畫也足以說明他得位不正,心中有鬼。 六年之內,趙匡胤的兩個兒子,一個弟弟,以及一系列開國功臣相繼慘死,所有對趙光義皇位有威脅的人被一一剷除。
斧聲燭影
除了趙光義毒死趙匡胤這種證據稍多的說法之外,其實還有兩種猜測。一種是趙匡胤是因為酒後心腦血管疾病死的,另一種是被趙光義在酒局上用斧頭砍死了,也就是廣為流傳的“斧聲燭影” 。首先趙匡胤身體非常好,經常出遊打獵,並且他曾對大臣說過,「沉溺於酒,何以為人?」表示他對喝酒非常克制,不會喝太多,在生前死後也沒有什麼頭痛胸口痛傳太醫的醫療紀錄,所以第一種說法很站不住腳。而第二種說法就更離譜,先不說趙光義是怎麼把斧子帶進酒局的,在《湘山野錄》中曾記錄,「引近臣環衣以瞻聖體,玉色溫瑩如出湯沐。 /b}”也就是說,當時看趙匡胤屍體的不光是趙光義幾個人,還有一眾大臣,屍體“溫瑩如出湯沐”,這說明屍體沒有外傷,怎麼可能是被砍死的。
靖康之變
但不管事實怎樣,趙匡胤的暴斃讓宋朝皇位歸向了趙光義一脈。可世事有輪迴,“靖康之變”後,宋朝皇室被金人擄掠殆盡,當時的宋高宗又膝下無子,便從民間接回了趙匡胤第七代孫趙眘立為太子,也就是後來的宋孝宗。自此,宋朝皇位又回到了趙匡胤這一脈,這應該就是天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