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說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陶喆說愛情就像流沙我不害怕。你看,在創作歌手的世界,愛情就是這樣被安排得明明白白!陶喆在54歲生日的那天發行了新歌《流沙》。對,是新歌。 2023年重製版,編曲和唱法都不一樣了。一個很妙的形容是,陶喆在26年後的今天,選擇把流沙的沙漏倒過來。
之後他又緊鑼密鼓地把真正的新歌上線──《全世界會唱的歌》。從黑暗到光明,有起有落,還有那麼一兩句旋律,耳朵說它聽過。看這架勢,陶喆想要回來好好唱歌了。畢竟華語樂壇幾代人,沒有誰不聽陶喆。如果真的有,那就請TA再重新聽一次這首神仙級的經典名曲。來,歡迎你的耳朵跟我一起從1997年跨越到2023年,聽聽這首新嶄嶄的老歌。 1997年的《陶喆同名專輯》裡,根本找不到《流沙》哪怕一句話的介紹。因為這張「神專」每首都是主打! 《飛機場的10:30》《愛,很簡單》《望春風》,哪首不是陶喆經典中的經典?正是在這個時候,陶喆大膽地為華語流行音樂開啟了一扇R&B的門。這1997年最「shock」的聲音,勢要徹底改變華人音樂的流行風潮與型態。當時還是小屁孩的我們哪裡懂,但只要戴上耳機就會為這樣流行又有靈氣的作品沉醉。我敢說,那時候課堂上單手從袖口掏出耳機偷偷聽歌的,100%都聽的是陶喆。
這一年,陶喆把《流沙》唱得細膩光滑,完美無瑕。那是一種不管不顧的陷入——在不知不覺中,愛情就在手裡慢慢流走,但自己早已深陷其中。甜過是苦,苦過之後…well,fine,move on。陶喆當年的真假音、轉音和滑音,至今無人能及。即便是他自己。而他此時期發行的作品大都經久不衰。就是那種即便是你說它昨天才發行,也會有人相信的程度。
所以26年後的今天,陶喆又把《流沙》重新唱了一遍。經過重新編曲的老歌,加入了藍調口風琴,像沙子一樣溫柔絲滑。這是陶喆2023年的第一首歌,他希望大家在聽這首歌的時候,可以回頭看到曾經的自己。
新版的《流沙》,旋律一響起,就感覺像是在當初的金字招牌上又重新鍍了金。它唱的是一種知天命的釋然。還是陶喆標誌的R&B,律動更溫暖,層次更豐富。聽得出來,陶喆是想要把這麼多年缺席的情緒和情感都鋪排到這首曾經把他送上王座的作品裡。只是陶喆確實也上了些年紀,那些初出茅廬時的技術到瞭如今顯得不再純熟。那年的意氣風發到了現在,變成了一個問號:你們真的認識陶喆嗎?
歌手們真的很愛“重現”,用自己舊時的高光,再次喚起一些驚喜和歡呼,哪怕只是零星半點。也是在本月,金海心也「重現」了她2000年的經典作品《那麼驕傲》。這是她今年返回老東家環球音樂之後的「重遇版」。
還是用以前那把好嗓子,唱的當年那出甜蜜的小雀躍。她一開口,年近四十的「老人」都破了防:啊,《都是天使惹的禍》!
新版的《那麼驕傲》沒有當初那般洶湧澎湃的小鹿亂撞,而是一種細水長流式的淡然優雅。有一些刻意不想跟原版一模一樣的尾音改得還蠻好聽的。
除此之外,歌手王傑在今年1月正式發行了自己出道35年的專輯《這場遊戲那場夢》,主打歌就是《一場遊戲一場夢(結束篇)》。類似「重現」的概念,但又藉著完全不一樣的一首歌,做了一個漂亮的續篇。同樣的概念,還有王心凌的《月光》和《2005月光閃耀》;張惠妹的《姊妹》和《姊妹2016(平行宇宙版)》。早在1998年,範曉萱也在專輯《Darling》裡同時收錄了《氧氣》「O1缺氧版」和「O2有氧版」兩首同詞不同曲的版本。
李健也是喜歡以舊換新的歌手之一。 2013年,他發行專輯《拾光》,就是把他過去十年的15首歌,用古典音樂重新編曲,重新錄製了一次。續集的歌就更多了。 F.I.R飛兒樂團在《我們的愛》大火之後又有了《把愛放開》;
陳慧琳的《記事本》唱遍大街小巷之後又用差不多的邏輯繼續《短消息》;偶像劇《薔薇之戀》讓S.H.E的《花都開好了》成為熱門金曲,多年以後,三姐妹又不免懷念-《花又開好了》;
還有周傑倫的《楓》和《彩虹天堂》、《聽媽媽的話》《聽爸爸的話》;魏如萱在懷孕的時候寫了《兒歌》,兒子生出來又緊鑼密鼓地唱出《變形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