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政務記者 朱麗文)11月5日,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名單揭曉,戍邊烈士王焯冉當選全國敬業奉獻道德模範。
王焯冉,男,河南漯河人,1996年10月出生,2016年9月入伍,陸軍某部班長,下士軍階。 2020年6月15日奉命前出支援加勒萬河谷鬥爭,作為渡河先鋒,王焯冉率先跳入冰冷刺骨的河中。當有戰友被激流沖散時,他拼力救助4名戰友脫險,英勇犧牲。 2020年6月,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英雄雖已離去,精神永駐邊關!生死與共的堅守感天動地,以身許國的誓言氣壯山河。他們一直用自己的精神感染世人,國家不會忘記他們的事蹟,人們也始終會記得他們的身影。
當好先遣傳人
王焯冉所在單位,前身是「進藏先遣英雄連」。入伍後,王焯冉在這种红色文化薰陶下,時刻激勵自己要趙續英雄血脈,向英雄學習。他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逐漸成長為優秀班長。 「讓我來負責,交給我們班。」這是戰友常聽到王焯冉說的一句話。在王焯冉犧牲前,在家書中寫下這樣一段話:「身為英雄連的戰士,我應該把老革命的精神傳承下去。我是先鋒隊的隊員,我應該衝在第一線。」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找到王焯冉為什麼總有那麼一股子勁、總是把集體榮譽看得那麼重、總是沖在最前頭。
5份入黨申請書
2018年初,還是上等兵的王焯冉就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說起來,他入黨最初還是受母親楊素香這個老黨員的影響。他說:“鮮豔的黨旗如熊熊燃燒的烈火暖著我的心窩,我常常夢想著有一天也能站在黨旗下宣誓,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2019年1月,王焯冉因表現突出,被任命為副班長。在他看來,雖然已是副班長,但還不是黨員,一些任務就沒他的份。為此,他遞交了第二份入黨申請書。同年7月1日,全團官兵在李狄三銅像前宣誓,看著鮮紅的黨旗,他入黨的願望更加迫切了,回來後就寫下了第三份入黨申請書。
2020年1月,王焯冉在同年兵中第一個當上班長。當時,連隊9名班長中有5名是黨員,一些重要任務連隊往往優先考慮黨員班長帶的班,組成突擊隊也先選是黨員的骨幹。
王焯冉犧牲前向組織遞交了第五份入黨申請書。當時,中印邊境已多次發生衝突,連隊隨時可能奔赴一線執行任務,王焯冉再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寫道:“作為一名軍人在這個時候正應挺身而出,我申請上一線,我要和黨員並肩作戰”,“這個時候遞交入黨申請書,就是希望組織能在任務中考察自己,就是希望能夠以共產黨員的身份走向戰場」。
冰河中的永恆雕像
加勒萬河谷發生衝突後,遠在50公里外的團隊奉命緊急前出。經過約3小時的機動行軍,又徒步穿越3道冰河後,凌晨1點多,他們來到距離衝突發生地100多公尺的最後一道冰河前。
為保障部隊安全過河,需先拉一條繩子到河對岸,王焯冉、馬命、孔祥強3名士官和2名義務兵組成「渡河先鋒隊」執行這項任務。剛走到河中央,由於水勢太急,5人一下子被沖到下游5公尺多遠,還好被一塊大石頭擋住。險情不斷發生,洶湧的河水把他們一次又一次沖散。在岸邊戰友的幫助下,3名士官先把2名義務兵推上了岸,而後王焯冉、馬命又合力把孔祥強也推上了岸。
這時,王焯冉、馬命已在河裡泡了近半個小時,突然馬命腳一滑,河水立刻沒過了他的鼻子。王焯冉一把抓住他,兩人一起被河水沖向下游10多米,直到王焯冉的一隻腳卡在了水下巨石縫中才停下。此時兩人已近虛脫,王焯冉被緊緊卡住難以動彈。生死一刻,王焯冉大聲喊道:「前方任務重要!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顧好我老娘!」之後竭盡全力,猛地一下將馬命推向岸邊。
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王焯冉23歲的生命,永遠留在了祖國西部邊陲的冰河中。他在冰河中的奮力一推,定格為喀喇崑崙山脈中一座永恆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