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賢韓非子死的確實有點冤

2024-12-14韓非子

韓非(約前280年-前233年)後世人尊稱其為“韓非子”或“韓子”,戰國時期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人。戰國末期帶有唯物主義色彩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

韓非子韓非子

韓非師從儒家學派代表人物荀子,但觀念與其不同,沒有繼承儒家思想。 “喜刑名法術之學”、“歸本於黃老”,繼承並發展了法家思想,成為戰國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韓非身為韓國的公子,多次向韓王上書進諫,希望韓王勵精圖治。

秦王任用李斯之後,一面加強對各國的進攻,一面派人到離間各國的關係,配合武力的進攻。韓王見情勢對自己非常不利,便派公子韓非(這就是我們熟知的韓非子)去秦國求和,表面上願意成為秦國的屬國。

韓非和李斯是一個老師的學生,他見韓國一天天衰弱下去,內心十分著急。他三番五次向韓王進言,可是韓王根本不理睬他的建議。

韓非將自己滿腹的才華寫成了一本書-《韓非子》。他在書中主張國君要集中全力,加強法治。這部書後來被秦王嬴政看到了,他對此非常讚賞。

韓非接到韓王的命令來到秦國,當他看到秦王的強盛之後,便上書秦王,希望能夠幫助秦王完成統一大業。這份奏章使得李斯非常緊張,他十分擔心韓非來了會影響他的地位。於是他在秦王面前說:“韓非是韓國的公子,如果您想要滅掉韓國,韓非當然會為韓國考慮;如果讓他回國,也是後患,趁他現在在這兒,不如找個罪名把他殺了算了。”

秦王聽了李斯的話覺得有點道理,就猶豫要不要任用韓非,並下令將韓非關了起來。韓非進了監獄,連為自己辯解的機會都沒有。李斯趁機送來了毒藥,韓非無奈之下只得服藥自殺了。

秦王嬴政扣押韓非之後覺得後悔,想把他放出來,可是已經太晚了。

秦王感到非常懊悔。這時候魏國人繚來到秦國,秦王覺得他是個非常難得的人才,於是任命他為秦國尉,後來人們稱他為尉繚。

嫉賢妒能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賢才,不能否認的是,李斯確實有一定的才華,使秦王取消了“逐客令”,協助秦王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可是他嫉妒韓非並將其迫害致死的做法確實是小人行徑,令人不得不對其褒貶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