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8月2日,中華民族抗日女英雄趙一曼英勇。今天(2018年8月2日),是趙一曼烈士就義82週年紀念日,祖國網號發文以紀念。
趙一曼
趙一曼,四川省宜賓縣人。 1905年出身於封建地主家庭。依常理,出身天府之國的富裕家庭,趙一曼可以走另外一條人生之路:穿綾羅綢緞,什麼都不干,一輩子安怡舒適。但這個女子卻走了一條當時為許多人所不理解的路。
她13歲時父親過世,哥嫂對她多方管制。為了少惹是非,哥哥嫂將她收集的進步書刊付之一炬,並準備將她嫁出去了事。她激憤之下於1924年8月6日在《婦女週報》上用「一超」的名字發表了要求脫離家庭的宣言。她不但自己不纏足,還用菜刀剁爛了裹腳布和小尖鞋。母親想用做女紅的方法收斂趙一曼的心,讓她學繡花,然而她9個月內沒繡出一朵花,反而利用這個時間讀了很多革命的書。
「五四」時期,趙一曼接受進步思想,反抗封建禮教,謀求婦女解放,她衝破了封建地主家庭束縛,走上了爭取人民解放的道路。
1923年,趙一曼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6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就讀。 1927年9月,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就讀。隔年回國,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秘密進行黨的工作。 1929年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
「九一八」事變後,被派往東北部發動抗日鬥爭。先後任滿洲總工會秘書、組織部長,中共濱江省珠河縣中心縣委特派員、鐵北區委書記,領導工人進行罷工運動,組織青年農民反日遊擊隊與敵人進行鬥爭。她能文能武,機智過人。為了啟發工人、婦女覺悟,她不時創作一些文藝作品在地下刊物上發表。
在東北時期的趙一曼
1935年秋,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第2團政治委員。 11月間,第2團被日偽軍圍困於一座山間。她協助團長指揮作戰,與敵激戰竟日,連續打退敵軍6次進攻。團長讓趙一曼帶領部隊突圍。趙一曼果斷地說:「你是團長,有責任將部隊帶出去,我來掩護!」趙一曼為掩護部隊突圍,身負重傷。後來在珠河縣春秋嶺附近一農民家中養傷,被日軍發現,戰鬥中再度負傷,昏迷被俘。
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審訊。在獄中,日本人動用酷刑,她沒有吐露任何訊息。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中國人保衛民族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貞不屈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處化膿嚴重,數度昏迷,在她生命垂危時,敵人擔心她如死去將得不到口供,不得不把趙一曼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勳,女護士韓勇義,都是有正義感的青年。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勳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向他們講述抗聯戰士的事蹟,爭取他們逐漸由同情、羨慕到決心參加抗聯隊伍。受教育的兩人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
話劇《趙一曼》劇照
1936年6月28日,董憲勳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院送上了事先僱來的小汽車,經過輾轉後,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的金家窩棚董憲勳的叔叔家中。 1936年6月30日,趙一曼在奔往抗日遊擊區的途中不幸被日軍追上,再次落入日軍的手中。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後,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電刑等酷刑。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沒有吐露任何實情。敵人一再折磨了她一個月,趙一曼只是怒斥敵人:「你們可以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可以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共產黨員的信仰!」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
趙一曼在病床上,這是她留下的最後影像。
1936年8月1日,日軍將她押往珠河。 8月2日,日軍將其綁在大車上,在珠河縣城「遊街示眾」。這位紅槍白馬馳騁北疆的女政委,在她戰鬥過的土地上一路高唱《紅旗歌》:「民眾的旗,血紅的旗,收斂著戰士的屍體。屍體還沒有僵硬,鮮血已染紅了旗幟。
當趙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門外的草坪中央時,幾個軍警的槍口對準她。一個日軍軍官走到趙一曼跟前問:「你還有什麼話要講嗎?」趙一曼怒視著,把手中的字條遞過去說:「把這些話傳給我家鄉的兒子!」 日軍官看過字條,向軍警們猛一揮手,罪惡的子彈射進趙一曼的軀體,犧牲於珠河縣小北門外,年僅31歲。
母子分手前,趙一曼到照相館照了一張母子合照
趙一曼就義之前,最思念的就是自己的兒子。當年生兒子臨盆時,她正在宜昌做地下工作,把孩子生在一個好心婦女的半間磚房中。她背著孩子一路討飯,前往上海尋找黨組織,受盡了千辛萬苦,幾乎在上海街頭把孩子賣掉,在這麼艱難的環境中拉扯大的孩子,讓行將為國捐軀的母親如何不想念!這封充滿了舐犢之情、報國之意的遺書寫於趙一曼赴刑場的途中,讀來催人淚下。
趙一曼遺書
「寧兒: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 !國而犧牲的!你的母親趙一曼於車中 ”
在中華民族謀求自身解放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鬥爭中,趙一曼烈士堪稱巾幗英豪,也堪稱民族英雄。
新中國成立後,朱德為趙一曼題寫了「革命英雄趙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
陳毅評價趙一曼:“生為人民幹部,死為革命英雄。臨敵大節不辱,永記人民心中。”
郭沫若在紀念和歌頌趙一曼烈士的詩中充滿激情地寫道,“四海今歌趙一曼,萬民永憶女先鋒”,以家鄉四川巾幗英雄輩出而倍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