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欣喜相逢,點擊上方「追蹤」了解更多名人故事。
第28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已以吳越、雷佳音、劉丹、丁勇岱分別獲得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最佳男配角獎落幕;
身為評審的王珞丹也發了一組九宮格動態告別,同時表示自己將回歸本職工作並向所有入圍者學習,深耕細作、篤行致遠。
這原本是一件很正能量的事,但我發現在這條動態的評論有許多質疑的聲音,其中最多的就是:
沒啥作品了,就當評審了!
你居然可以當評審!
以上雲雲,總結兩點無非就是說她沒資歷擔任如此重任。
對此,王珞丹自己也表示接到委員會的邀請時,她就說:“我不行,我何德何能。”
但組委會沒放棄,給她發了很長的短信,表示她不僅入圍過,還得過獎,她擔得起。如此,王珞丹才接受了這個新身份,同時也承擔了很大的壓力,她不想辜負觀眾和委員會。
其實,說王珞丹沒作品的,還真是不了解她,她出道19年,出演了六十多部影視劇,塑造的經典人物也不在少數。
例如成名作《奮鬥》裡對愛情執著,敢愛敢恨的女孩米萊;
《我的青春誰做主》裡個性張揚的叛逆女孩錢小樣;
《杜拉拉升職記》中直爽樂觀,工作踏實的杜拉拉;
《紅娘子》裡的紅軍女戰士王小紅;
《急診科醫生》裡的急診醫學博士江曉琪等等;
以上這些都是王珞丹,也不全然是她。
王珞丹為人低調,這些年她好像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但作品卻沒落下,跟她合作過的導演陳凱歌誇她有靈性,演員孫紅雷說她是一個把心思都用在演戲上的戲瘋子。
關於獎項,一部《奮鬥》就先後提名中國電視飛鷹獎、飛天獎,《我的青春誰做主》提名上海白玉蘭最佳女演員獎並獲得白玉蘭獎票選最具號召力女演員,之後《杜拉拉升職記》又再提名白玉蘭,電影《搜尋》獲得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等;
除了作品、獎項,王珞丹最讓人欣賞的是迎難而上的精神,她明知道自己坐上「白玉蘭」評審這個坐席會遭受許多的質疑,但她還是頂著壓力上,並完成了這項工作。
{不}01{/否}
其實了解王珞丹的人會發現,她身上還有許多優點值得學習。
王珞丹1984年生於內蒙古赤峰,上有一個年長兩歲的姐姐,姐妹倆都遺傳了父母的高顏值,但性格卻截然相反。
王珞丹與姐姐王楚函
姊姊從小喜愛舞蹈,溫婉可人,現是舞蹈演員、主持人,同時還是國家理財規劃師、空中瑜珈達人。
而王珞丹則從小就淘氣、叛逆、閒不住,母親對她就格外的嚴厲,但姐姐是她的保護神,無論家裡家外都會護著她,所以姐妹倆的感情一直都很好。
從小父母是對她們寄予厚望的,希望她們將來可以考上名牌大學,擁有穩定的工作,但偏偏姐妹倆在藝術方面都有很高的天分,當然她們也沒叫父母失望。
王珞丹的夢想一開始並不明確,小時候她在文工團唱歌班,報名時被舞蹈班的老師相中去學跳舞,但淘氣的她並沒有堅持下來。
她清晰的記得那一年她六歲,媽媽送她進舞蹈室的門,很用力的看了她一眼。
這一眼似乎在說「孩子,加油,媽媽相信你,相信你上小學期可以做一個知書達理跳舞棒棒的好姑娘,媽媽愛你。你要是不好好跳今晚就跟你爸一塊吃素菜,看完新聞就去睡覺,懂了嗎?
王珞丹似乎懂了,所以她的腳步顯得特別沉重,走到舞台中央,老師教她們轉,所有小朋友都可以按照軌跡旋轉。
只有我轉的跟個沒頭蒼蠅一樣,滿教室十來同學,快笑彎了腰。
這些笑聲一下子就砸碎了王珞丹對天賦的幻想,從那時起她就很清楚自己一旦跳舞都會聽到這些鼓掌似的嘲笑聲,於是她當時就放棄了學習跳舞。
但她有一個跳舞厲害的姐姐,在她的影響下,初中畢業時她報考了藝校,起初父母不同意,但她還是報考了赤峰幼兒師範學校的音樂專業並順利考上了,父母便沒在阻攔,她的藝術細胞也是在這個時期培養起來的。
{不}02{/否}
在這裡,她學會了鋼琴、舞蹈、鼓,也成為了校樂隊的鼓鼓手。
接近畢業,王珞丹發現自己不能去當老師,因為她覺得自己都還是個孩子,老師對孩子的成長太重要了,可能比父母都還重要,所以她做了一個決定,決定繼續讀書。
對此媽媽很支持,因為前一年姊姊考進了北京舞蹈學院,媽媽便陪她來到北京並選擇了北京師範大學,但她覺得自己之前沒學過音樂,沒自信,反而覺得考北京電影學院應該簡單一些,於是就轉投了方向。
一路考下來都很順利,在藝考展示環節,多數女同學選擇的都是舞蹈,不擅長舞蹈的王珞丹唱了一首搖滾,她當時覺得自己很酷,後面考試也順利過關。
王珞丹為自己的這個決定沾沾自喜,進了北京電影學院,王珞丹才發現這裡臥虎藏龍,而自己的成績處於中下水平,跟同學們比很差勁。
同時,她也才知道在三試的時候她差點被刷掉,是霍璇老師堅持把她留下的。
老實說,以前有一個跟我很像的學生,後來被分配到了煤礦文工團,一部戲沒拍過,她怕我也會這樣,所以堅持把我留下了。
為了爭一口氣,不給霍璇老師丟臉,王珞丹決心努力學習,在校期間沒有拍戲直到2004年實習的時候才開始接戲。
在戲裡,我們看到的王珞丹充滿靈性,感覺是上天賞飯吃類型,但實際上她說自己開竅特別晚,直到大學畢業排畢業大戲她才真正開竅。
2004年,在《蝴蝶飛飛》中,王珞丹飾演飯店高階主管麥樂樂正式出道;
同年在《陽光像花一樣綻放》中飾演冷酷叛逆的失足少女單鵑,接著又出演了《可可西里》《母親是條河》。
在這些劇中,王珞丹的表演可圈可點,但她自己卻不滿意,她覺得自己沒好好演,很慚愧,而且畢業兩年後她特別想回學校再深造,就算重新學習學過的那些東西都好,很遺憾的是一直沒機會。
{不}03{/否}
2006年,是王珞丹演藝事業的轉捩點,一部《奮鬥》讓她迅速走紅,成為全國觀眾都喜歡的“米萊”,她自己很高興的同時也表示拍攝的過程很痛苦。
每天都是困難。
因為在戲裡,其他人的角色都比較輕鬆搞笑,“只有我的米萊苦大仇深”,因為當時其他演員都能把一口很貧的京片子說得很溜,就她老說不好,她很苦惱。
當時,她的目標就是讓趙寶剛導演對她露個笑臉,拍了一個多月,趙導終於對著鏡頭前的她笑了,這是對她的肯定。
其實當時趙導是準備讓王珞丹演瑤瑤或是夏琳的,但看了故事大綱,她一眼就選了米萊。
還有就是米萊,她媽媽看了本子,覺得她演不出那種女人味來,於是她就演了米萊,最終呈現了一個陽光、積極向上的米萊,尤其她的笑容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米萊成就了王珞丹,同時王珞丹也在她身上學會了勇敢,以前王珞丹遇見什麼不開心的事,就會像「鴕鳥」一樣把自己藏起來,但演完米萊之後,她學會了不管經歷什麼都要微笑面對。
此後王珞丹繼續在演藝事業上發力,這次增添「白玉蘭」評為的新身份,也是對她多年來的肯定。
而關於那些質疑的聲音,她已然像米萊一樣會微笑著面對,這次擔任白玉蘭評審對她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上一次是拿獎,這次則是評獎,時隔12年,剛好一個輪迴;
再就是這次對她來說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因為有非常多優秀的作品要看,她看的非常認真。
就差一幀一幀地看了,看了很多遍他們表演的部分,這是非常不太一樣的學習過程,我一直在想,我會不會像他們這樣去詮釋。
其實委員會能邀請王珞丹來做評委,就足以說明她在某些方面是獲得權威認可的。
最關鍵的是她自己還那麼通透,對自我有非常清醒的認知,身為演員她堅持最重要的是初心和發心。
就是你是不是想去做這件事,以及你對待每個角色是否認真,愛這件事情,是你做一切事情的前提,無論什麼段位的演員,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在這趟白玉蘭評審的旅程中,她跟著眾多優秀的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前輩學習交流,受益匪淺,相信未來的王珞丹會更優秀。
回顧王珞丹這一路,從叛逆女孩到通透女人,她一路勇敢跟隨己心,追尋夢想,從差等生變成優秀演員,一路奮鬥用作品證明自己。
身為演員,她可以為角色百分之百投入與專注,被同行稱為戲瘋子;
為了生活,她也可以百分之百的熱烈和勇敢,演戲之外嘗試新東西,滑雪、打鼓、滑滑板,潛水射擊,挑戰一些極限運動。
同時,她還可以為了心靈百分之百的安靜和放空,「消失」一陣子去過自己想要的悠閒愜意的日子,這樣清醒通透有實力的她怎能叫人不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