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10句經典生存智慧,改變了許多人的一生,現在看還不晚

2024-12-23莊子

《莊子》十條經典的求生智慧,看破人間百態,漠然處世,瀟灑紅塵,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如今看來也不算太遲。

一、“適則夫子時,適則則夫子順。”《莊子·養生主》

當時機成熟時,智者應時而出;到了適當的時間,聖人就應該離開了。莊子認為,人之死,非人力所能為,聖人亦不能免俗,至於生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聖人之心,盡己所能,但又不能勉強,一切隨緣便好。

二、“君子適而不適,雖盜跖、伯夷,亦皆惡。”《莊子·駢拇》

對他人的一切,對自己有的不滿意,則盜蹠與伯夷,亦屬一類。莊子認為,無論地位高低,都要有自知之明,要克制自己的慾念,不然,只會給自己帶來生活上的麻煩。

三、「得其所,則得其所。」--《莊子‧齊物論》

把握住事物的本質,方能隨其變化而變化。莊子認為萬事萬物皆有其法,而矛盾也有其輕重緩急,把握了它,才能達到隨機應變的境界,所以,如果你能保持冷靜,那麼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都可以從容應對。

四、「與萬物為敵,一往無前,不可阻擋,豈不可悲?」《莊子·齊物論》

與外物碰撞,追逐,卻停不下來,豈不是很累,很可悲?莊子主張人活著不應是勞碌,要知道節制,要知足,不要被慾念所左右。

五、「知其所為,知其所為。」--《莊子‧大宗師》

知天道之理,以人之道,則可明其理。莊子認為,認識一件事情,既要從主客觀兩個角度來看,既要順應自然,又要盡力而為,只有這樣,才能領悟到人生的真諦。

六、「人有不可和者,皆有情。」《莊子·大宗師》

萬物之變,皆有其固有之理,有許多事,非人力所能干涉與改變。莊子認為,萬事萬物之變,皆有其客觀規律,不可憑主觀臆測,人之力量何其之小,多數情況下,你要學著去適應,不可強作干涉與改造。

七、「窮而不窮。」--《莊子·養生主》

前面那一句'我生亦有涯,而知之無窮',更是膾炙人口,世人皆以此為勉勵,勉勵自己,努力上進,但莊子最看重的,卻是後者,人之一生,終其一生,求之無窮,必致自身疲憊。莊子在此並非否定“學習”與“進取”,而只是強調“人不可為而為之,不可為而為之”。

八、「以命為經,能存而不死。」--《莊子·養生主》

莊子

順應自然,就能保存性命,保存本性。莊子主張人生不要過份苛求,隨緣而行,方能使身心愉快,幸福常相伴。一個人,在意的太多,就會失去太多,不要對任何人有任何的要求,也不要對自己有任何的要求,只有這樣,你才能在這個世界上,自由自在。

九、「人若不以喜惡而害己,則常為天性所害。」《莊子·德充符》

人不會因為自己的喜惡而傷害自己的天性,而順從天性則會使自己受益。人生好壞、悲喜交加,如潮漲驟落,或如不測之風,都不是人可以掌控的,只能由我們自己來掌控,因此,對於外界的任何事物,都要以平常心對待。

十、“吾有志而師,孰能不師?”——《莊子·齊物論》

莊子認為,對於事情,我們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能被別人所左右,不能隨波逐流,不能隨波逐流,要做自己的本心。你不需要去模仿別人,只需要做自己,就能享受生活的樂趣。